于黎明 董 晶
编者按: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在国家层面上,通过开展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工作来积极推动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2009年初,教育部公布了2008年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名单,新一轮的申报评审工作也拉开了序幕。就此我刊特别采访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实验室处孙丽为处长,希望对高校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有所启示。
记者(以下简称“记”):“质量工程”包括六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要是针对哪方面的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意义是什么?
孙丽为(以下简称“孙”):“质量工程”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计划”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一项重要工程。“质量工程”,顾名思义,重点在质量,目的是提高大学教育教学水平。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张尧学司长说过,“人才的质量问题一直是学校最核心的问题,是大学的生命线。”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是根据“质量工程”关于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要求,围绕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着力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一项工作。
众所周知,实验室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知识创新的载体,实验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成才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方面承担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要转变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确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其次是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第三是建设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第四是建设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实验教学环境;最终是为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提供示范经验,全面带动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是一个抓手,目的是通过它带动和促进各高校落实实验教学在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地位,加快实验教学改革力度和实验室建设。经过四年多的建设,我们已初步构建起国家级、省级两级示范中心建设体系。示范中心所在的学校都率先做出示范和榜样,在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他们以示范中心建设为引导,积极带动学校实验室转变实验教学观念和模式,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进一步强化实验室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改变了大学教育轻实践的陈旧观念。重视实验室工作,重视实验教学、理论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的氛围正在形成。
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优质实验教学资源要想与全国高校共享,发挥示范作用,离不开信息化平台。信息化建设在示范中心评审中所占的比例如何,并有何要求;而对于全国范围内的示范中心资源共享信息化建设框架体系,又是如何规划的?
孙: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从2005年开始建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来,资源信息化建设和共享一直是我们衡量实验室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观测点。在评审指标体系的12项二级指标中,专门设定了实验室信息化的指标,用以引导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管理,指标内容包括了实验教学资源网络化、实验教学过程信息化、实验室管理智能化等一系列要求。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所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络信息化资源已达百万兆,这为构建示范中心资源共享信息化建设框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内涵。目前,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示范中心信息化的建设。
第一,实现示范中心申报评审过程的网络信息化。我们以“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作网站平台”为依托,示范中心申报、评审、公示过程都实现了网络信息化。有关的政策、信息、措施都通过网络进行公布,保证了整个评审过程公开、公正和公平。除此之外,网站平台还集合了所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的有关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的信息,高校教师及管理人员都能够通过本网站阅读和下载相关资料,实现了优质实验教学资源的共享。
第二,加强示范中心联席会议信息化建设。联席会议主要研究示范中心管理运行和资源共享机制,探讨与解决示范中心建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为教育部的相关决策提供意见和建议,保障示范中心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联席会分为学科组和管理组两部分,其中学科组又根据中心类型分为若干小组。联席会除了定期进行现场交流外,日常的交流和互动都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来进行。从目前来看,联席会的信息网络平台运行顺畅,各示范中心纷纷通过平台进行交流和互动,共同提高。
第三,示范中心自身的信息化建设,示范中心所在高校都积极开展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支持实验室开放运行。有的实验中心建立了包括实验教学资源信息平台、仪器设备信息平台、实验室信息平台、学生自主选课系统、仪器设备预约系统等一系列网上辅助实验教学系统;有的实验中心创建了实验教学全过程核心要素的网络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学生从预约实验到自助派位、操作现场评价、联机采集数据、实时提交报告的全过程的实时辅助和监控。
记:前不久,教育部公布了2008年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名单,对比2005-2008四个年度的名单我们发现,涉及的学科类别逐年增多(依次是4,11,16,19),建设单位数量也由成倍转为稳步增加(依次是25,59,135,141),这些数字是否能说明教育部实施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工作思路及部署,或者是否可以看成示范中心在发挥着示范辐射作用?
孙: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最先是《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一部分,当时计划是从2005-2007三年期间,分批建立100个左右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2005和2006两年期间,总共批准建立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4个。一系列高水平示范中心的设立,成为了实验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全国高校引起了积极的反响,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理念更是逐渐深入人心。2007年 “质量工程”实施以后,鉴于示范中心建设的良好效果,决定在原先建设100个左右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规划到2010年为止建设总量在500个左右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构建学科和实验教学中心类型齐全、区域和学校类型分布合理的实验教学示范体系。截至目前,已累计建设36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建设单位,包括理、工、农、医、文、法和经管等学科门类,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7所高校,其中部属院校71所,地方院校136所,这些院校中西部院校占51所,初步建立起了学科和实验教学中心类型齐全、区域和学校类型分布合理的国家级、省级两级示范体系。
目前,示范中心正逐步形成“三层次”的示范辐射方式。一是向校内各学科辐射,尤其文理实验教学的相互渗透越来越多。二是向省内高校辐射。有的省实行“牵手计划”,规定本省高校中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都要与一所本省的本科院校建立“一对一”的对口协作关系,对口指导省属高校同类别学科的实验教学改革,并积极承担全省同类实验教学中心的师资培训工作。三是向全国高校辐射,组织和提供形式多样的交流和帮扶活动,包括对口支援中西部高校,引导东部有条件的示范中心向西部院校实验中心传送经验,达到共同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的目标。
同时,在示范中心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各学科、各省也分别成立了多种形式的示范中心建设研究会,定期交流和推广建设成果,并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此外,示范中心还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示范辐射作用,如媒体、网站传播,同行参观,讲座与培训,校外课程,科普活动,联建合作等,不断巩固示范中心建设成果。据不完全统计,至2008年底,示范中心共接待千余所学校5.3万人次参观考察,承办各种类型培训1100余次,6.6万人次先后参与。
记:从上面的数字可以看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已经达到360个,这些示范中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所发挥的作用如何体现。
孙:总体来看,示范中心建设大力推动了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使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广大学生受益。示范中心建设成效在学校其他学科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和示范作用,全面推动了各学科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教学的深化改革。应该说,高校实验教学改革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等教育实验教学人才培养理念正在积极转变,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创新性实验项目建设为内涵,开放管理和个性化培养为模式的实验教学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
第二,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对实验教学条件和环境建设投入不断加大,据不完全统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示范中心的资金投入已超过20亿元。
第三,加快了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建设开放自主管理环境,实现学生自主实验和个性化培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截至2008年,示范中心累计设立教学改革项目2500多项,开发创新性教学项目5000多项,新编实验教材和讲义2800多本,自制创新性实验教学仪器1000多台件。
第四,推进了实验室资源整合优化、开放共享和信息化建设,据不完全统计,所有国家级示范中心网络信息化资源已达到百万兆。总之,示范中心的建设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革和创新,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氛围正在全国范围内形成。
当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示范中心建设推出了综合性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计划,营造了工业创新的工程实践环境,有力地促进了“构思-设计-实现-操作”工程教育模式的有效实施,成为学生了解现代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现代经营管理、掌握综合性工程实践、提高创新能力的实验区,对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起到了关键作用。大部分综合性工程训练中心的教学环境已经接近企业实际,成为校内学生生产实践的重要基地。同时,示范中心建设还极大地推动了人文经管类学科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高校充分认识到该类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普遍采取了积极的行动和有力的措施,使得该类实验室的快速发展超出了预期的目标,为文科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出有效途径。比如,有的院校建起了覆盖全面、系统完整的各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形成了实验教学体系化、综合化、多样化、信息化的特色,为文科类应用性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能力训练平台。
记:2009年度的申报工作也将开始,同时,高等教育司2009年工作要点指出,要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等为抓手,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您能否介绍一下2009年及今后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的工作重点。
孙:我想,今后示范中心建设将进一步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研究示范中心管理运行和资源共享机制,探讨与解决示范中心建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保障示范中心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其中也包括制定示范中心建设验收和评价方案;二是积极推广各示范中心之间的经验交流,促进示范中心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合作,发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示范与辐射作用;三是开展多种形式培训活动,推广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先进经验和实验教学成果。
从数据统计和各种渠道反馈的信息可以看到,开展示范中心建设工作以来,全国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获得了很多阶段性成果。当然,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如总体投入不足,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特别是在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和开放共享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继续探讨如何通过实验教学资源人性化、智能化等手段,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为此,今后要继续强化实验室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倡导教育新理念,使实验室真正成为高校学生掌握所学理论知识、训练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继续加强实验教师团队建设,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努力建设一支满足现代人才培养需要的高水平实验队伍;积极鼓励高校不断探索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模式,不断改革创新,探索建立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和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管理机制,创造学生自主实验、个性化学习的实验环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引导教师积极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同时要加强学习、广泛交流,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特别是加强与国外一流大学的交流,深入研究国内外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扩展国际视野。
在今年的示范中心建设工作中,除按计划建设外,我们将重点考虑人文社科相关类别,特别是文科综合类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以加强文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推进人文社科相关类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重点扶持中西部地区和地方所属高校和重点关注示范中心空白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重点支持国家重点领域和紧缺人才培养急需、行业和区域特色鲜明、交叉学科和新型学科领域建设成效显著、能有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身心素质的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同时也将大力推进示范中心的资源信息化建设和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