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义
德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由学校、社会、家庭及各部分所包含的许多要素组成的。为了更好地完成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对德育管理进行整体优化的研究,构建教育管理整体化系统,形成教育工作的良性循环。学校教育是这个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教育应通过与各个要素的相互配合,同步进行,形成合力,才能取得
最佳的德育效果。
一、德育常规的建立
1.确定目标。 每学期开学前,德育处都要依据《德育大纲》的规定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学期德育目标。
2.制定计划。 每学期初,德育处都要依据德育目标制定出工作计划,并指导年级组、班级逐级分层次地制定德育管理工作计划,将德育目标分解并落到实处,只有有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计划,才能使德育管理工作有的放矢地开展。
3完善制度。 为使学生的素质不断提高,每学期,应对原有规章制度中的某些内容作必要的完善修改,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出台一些新的相应的制度、规定,有助于形成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校风,从而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
4.组织实施。 目标、计划确定之后,德育处及时将总的目标分解为各班级及每个班主任、管理人员的分目标,使每个人明确自己的职责,并提出完成计划和任务的具体要求。
5.检查评价。 德育处依据班级、年级组的德育工作计划,定期进行检查、监督,定期总结经验,肯定成绩,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同时,定期对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情况通过量化评比的形式进行评价,对学生每学期进行一次综合评定,并及时公布评定结果。
二、德育常规的管理
不断加强和完善常规管理,是贯彻行为规范,强化行为习惯不可替代的重要途径。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坚持“三结合”的原则,即强制与引导相结合,集中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日常教育管理与专项教育管理相结合。
每学期,我们都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通过开大会的方式对学生集中进行教育,同时,加大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力度,建立后进生档案,确定帮教教师,明确责任,齐抓共管。另外,对一些特殊学生,德育处专门建立档案和跟踪记录,每学期,德育处要找这样的学生单独谈话百人次以上,以确保无严重违纪事件的发生。
在做好日常管理、检查考评工作的同时,德育处还要经常结合学生的思想、行为现状进行专项教育治理活动,并出台一些符合实际的专项规定,努力变被动管理为积极主动的管理,尽量将违纪事件控制在萌芽之中。
三、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1.建立值周制度。 通过值周活动,让教师、学生参与德育考评管理。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形式强化学生遵守《中学生行为规范》和校规校纪的自觉性,使其逐步内化为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使学生成为学校生活的主人。
2.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 了解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及时改进工作。
3.充分发挥学生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积极指导学生会成员大胆开展工作,各部在德育处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才干,得到锻炼,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在贯彻以德育为首的工作中,我们还十分重视师德建设,树立“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的思想,要求教师重视自身政治觉悟的不断提高,重视道德品质的修养,在教学和生活中,时刻以自己高尚的师德做学生的模范,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潜移默化地感染、熏陶学生。
作者单位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 田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