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009-05-28 07:48朱伟新
新校园·上旬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想象诗人笔者

朱伟新

诵读是我国古代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在文学作品教学中加强诵读实践和方法指导,能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美,加深对作品立意的理解,增强对作品直观的感受,丰富想象,是提高诵读水平的有效途径。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令人担忧。教学中忽视诵读,汉语言文字的独特美就无法被学生发现。

一、“万马齐喑究可哀”——诵读教学的现状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不容忽视,但它的现状却令人担忧。就中学语文教学而言,课上少朗读、不朗读的现象不在少数。国家语委检查团曾经对部分省市师范大学二年级以上的学生进行普通话检查,其中一项是朗读课文。结果,理科生能读得层次分明、表达清楚的为数不多;抽查的中文系学生,读的情况也不尽如人意。出现这种现象,中小学的语文诵读教学难辞其咎。诵读数量少,此其一;其二,即使有朗读,教师也多让学生一读了之,缺少方法指导,朗读成了走过场,长期停留在低水平上。

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悠久的传统

我国的语文教学有着悠久的诵读传统,诵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春秋时期的孔子教授弟子就用诵读法,《论语·子路》篇有“诵诗三百”的记载。唐代的韩愈和白居易也非常重视诵读。韩愈在《进学解》中说自己读书时“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白居易在他的《与元九书》中更提到他读书读到“口舌生疮”的地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古训更是妇孺皆知。

三、“四两拔千斤”——诵读的意义

关于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前人之述备焉。朱熹说:“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叶圣陶先生也有类似的看法。他在《认真学习语文》一文中说:“读文章、写文章最好不要光用眼睛看,光凭手写,还要用嘴念。读人家的东西,念出来,比光看容易吸收。有感情的文章,念几遍就更容易领会。”

四、“功夫在诗外”——诵读的方法

朗诵需要一定的技巧,要在语势、重音、停延、节奏等方面下功夫,这些被称为“外部技巧”。而外部技巧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对生活的感受,还有读者的想像力,这些也叫“内部技巧”。下面,笔者将重点论述内部技巧的培养。

1.加深理解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说话读文章时,假如对所说的话、所读的文章理解不深刻,会觉得自己不知所云。想“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是办不到的,更别说吸引人、打动人了。一段朗读材料拿到手后,首先要反复研读。而在研读时,抓住立意是至关重要的。杜牧认为,“凡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兵卫。……苟意不先立,止以文彩绕前捧后,是言愈多而理愈乱,如入阛阓(街市),纷纷然莫知其谁,暮散而已”。意思是说,写文章如果不先立意,只是堆砌辞藻,写得越多越混乱。就像来到一个熙熙攘攘的街市,谁也不认识,傍晚一哄而散,各自回家,毫无收获。

读文章也是如此。比如要朗读好杨朔的散文《荔枝蜜》,就要先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即借赞美勤劳的小蜜蜂赞美辛勤的劳动者。假如只把它理解为一般的写景状物的文章,朗读时就仿佛进入了一个语言的“闹市”:忽而荔枝,忽而蜜蜂,忽而农民,忽而自己,脑中乱作一团。读完后也不知道这篇文章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寄托什么感情。因此,朗读前抓住立意是朗读的根本。

另外,斟酌个别字句也是朗读中的重要一环。《荔枝蜜》最后一句话,“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在朗读时如果只是把它当作“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来理解,就很可能用一种轻快的节奏来朗读。显然,这样的处理太肤浅了。如果能理解这是作者由赞美蜜蜂转入赞美劳动人民,再产生了向劳动人民学习的强烈愿望,由物及人,由彼及己,就会用沉稳的节奏来读,这样就使朗读深刻了许多。

2.增强感受

朗读要以情动人,朗读者要用心去真挚地感受作品中所蕴藏着的丰富情感。著名导演陈颙说过,“一个演员要想在舞台上创造出一个火热的艺术形象感染观众,就必须首先是在生活中有火热般激情的人,不是冷漠的人”。确实如此,试想一个在生活中缺乏感情的人怎能演绎出作品中的情感?一个不爱祖国的人怎能读好《最后一课》?一个对父亲缺乏情感的人也很难把《背影》读好。

一篇优秀的作品,无疑是作者智慧与情感的结晶。要读好它,准确地表达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就应该用自己的心去体会作者的心,去体会作者在创作时心灵所受到的一次次的震动。这样,对作品的真挚感受就会油然而生,就能进入作者创作时所具有的那种精神状态中去。诗人徐迟在谈到诗歌朗诵时说:“不通过诗人的人格,不以诗人的代表自居来朗诵诗,是无法正确表达这首诗的。”他的意思是说,朗诵者要把自己定位为诗人的“代言人”,所朗诵的作品仿佛是自己的作品,是从自己内心深处发出来的。对此,笔者有切身感受。

两年前,笔者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朗诵比赛,朗诵的是现代诗人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获得了第一名。初读此诗,没有太多的感觉,甚至觉得前半部分太平淡。后来,笔者读了诗人的传记和他的另外一些作品,了解到他写作这首诗的处境——身陷牢狱,想象着诗人所受到的种种酷刑,感受到他对祖国无限的爱和对侵略者无比的恨。渐渐地,诗人的形象在脑海里清晰起来,那个饱经忧患、五内俱焚而又充满激情的诗人从笔者心中走了出来。笔者忍不住要倾吐:“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次经历让笔者深深感受到,要想读好一篇作品,必须花大力气,通过对作品的反复体会,对诗人创作心境的反复揣摩,以诗人的代表自居来朗诵,才能获得成功。

3.丰富想象

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用形象来表现社会生活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朗读者通过有声语言的描绘让听众感受到形象。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朗读者心里要有形象。用什么方法呢?运用想象。朗诵者要像作家创作时那样,通过想象去获得一个个形象。

读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得塑造好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的形象。为了丰富这两个人在读者心中的形象,除了反复朗读作品外,还可以到生活中去观察、去摄取。生活中有如少年闰土般天真活泼、口齿伶俐、聪明能干的孩子,有如中年闰土般忠厚木讷、自卑麻木的人,也有如杨二嫂般尖酸刻薄、自私自利的小市民形象。朗诵时,要把自己的观察所得与作者的传神刻画结合起来,就能在内心塑造出他们的形象,就能清晰传神地把这些形象传达给听众。

有些作品所描绘的场景、所塑造的形象与我们的生活有较大的距离,如神话科幻作品,历史、战争题材的作品,还有很多凭我们的直接经验无法体验到的东西。朗诵这些作品更要借助想象。

有经验的朗诵者在诵读前常常喜欢翻阅一些图片和连环画,为的是能找到适合作品的材料,以便在大脑中构建形象。这是非常好的做法。比如要朗诵苏轼的《题西林壁》,这对于脑中没有庐山形象的人来说是件难事。但如果去过庐山,或认真看过庐山的图片资料就不一样了。诗中“各不同”三字也许不仅仅只是白纸黑字,它仿佛化成了成千上万幅千姿百态的美丽图画了。那“远近高低”也不再是字面上的长度高度,而是包含了色彩、氛围、形象、境界。想象展开了,形象清晰了,再朗诵就与先前大不相同了。

朗诵是对作品的再创造。如果教师本人喜爱朗诵,且具备了较丰富的诵读知识、较深厚的朗诵功底,在教学中,重视朗诵实践,加强朗诵指导,那么,必能激发学生对作品、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教学也定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e]

(江苏省溧阳市别桥中学 213300)

猜你喜欢
想象诗人笔者
快乐的想象
老师,别走……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