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逻辑之殇

2009-05-27 06:16
新闻界 2009年2期
关键词:逻辑政治发展

周 煜

摘要本文通过回顾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互联网发展初期单一的技术逻辑随着社会化的过程逐渐受到商业逻辑、社会逻辑和政治逻辑的挑战这一现象,从而理清“互联网治理”概念的逻辑脉络,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互联网治理技术逻辑挑战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发展经历了独特的历程,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技术逻辑。互联网从产生之初,被预定为军事目的,后来随着冷战思维的日渐式微,科研逐渐成为了主要目的,再到后来被民间化、商用化之后,互联网逐渐的演变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范式,于是治理(或者说“监管”)问题就逐渐浮出了水面。

一、互联网的发展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大体而言可分为三个阶段,如图1所不。

图1:互联网应用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实验科研阶段(1969~1994年)

出于与前苏联争霸的需要,为了保证在核打击下军事通信的畅通,美国国防部于1969年建立了由4台计算机构成的、分布式控制的分组交换网——阿帕网(Advanced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ARPAnet)。1983年,为了满足更大规模网络互联的需求,阿帕网采用了新型数据封包和选路协议(TCP/IP),并被正式命名为“互联网(Internet)”。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出资在全美建立了全国性的互联网络(NSFnet),并在随后发展为互联网的主干网络。这一时期的互联网由政府出资建设,主要面向科学研究,网络开放给科研人员免费使用,网络规模和用户规模小、数据传输速率低。互联网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并逐步成熟,但应用技术相对单一,主要是文件传输和电子邮件,操作也较为繁复。

第二阶段:社会化应用启动阶段(1994~2001年)

1994年,美国允许商业资本介入互联网建设与运营,互联网从实验室进入了面向社会的商用时期,开始向各行业渗透。万维网(WWW)技术的发明大大降低了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技术门槛,为互联网迅速普及提供了技术基础。这一阶段,互联网的发展主要体现为网络的扩张、用户的增加、大批网站的涌现、以及VoIP和综合新闻网站等应用的出现和繁荣。同时,病毒和垃圾邮件等的泛滥导致用户间出现信任危机。由于商用初期的互联网没能找到合理有效的盈利模式,市场又存在过度的投机行为,因而最终导致世纪之交全球性“网络泡沫”的出现与破灭。

第三阶段:社会化应用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

进入2l世纪,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等技术的发展,为互联网应用类型的丰富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网络规模和用户数量持续增加的同时,互联网逐渐应用到金融、商贸、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IP技术以其强大的包容性和渗透力,促进了互联网与电信网、广电网等的融合。以博客、播客等为代表的具有自组织、个性化特征的Web2.0技术使普通用户可以轻松成为互联网内容的提供者,促进了网络内容的日益繁荣。

在不同的应用阶段,互联网表现出了不同的典型特征,如表1所示。

基于“端到端透明性”的网络体系架构有很多优点,是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同时也为互联网后来出现的很多问题埋下了几乎难以克服的隐患。根据美国墨西哥大学教授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新事物的发展通常呈现s形。当普及率在10%-20%之间时,扩散过程会加快,直至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会慢下来。因此伴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及其应用领域的持续扩张,在互联网应用场景发生巨变的情况下,现有体系架构使得网络缺乏可控性的弊端日渐凸现,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开始影响其可持续健康发展。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认为,互联网不可能再仅仅凭借自身的技术逻辑健康有序的发展了,而是需要治理,并且需要政府、国际组织、企业、民间团体和公民社会的共同参与,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互联网治理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

二、互联网的技术逻辑

与传统电信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坚持的严格控制和管理不同,互联网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自律”基础之上的“开放”、“平等”和“创新”,让人人都可以参与建设和发展的精神理念。在这一精神理念的指导下,互联网工程界提出了“端到端透明性”的核心设计理念(RFC3439)。它是互联网少有的、一直坚持的体系架构核心设计原则之一,互联网工程界将其概括为“端到端原则”(End-to-End Principle)。在互联网上,网络本身的职责仅限于尽可能高效地传输简单数据单元。而身份识别及编解码等更高层面的功能则是由应用软件或是连接网络的那些设备来实现的。换句话说,绝大部分智能性和职责性功能都是由互联网终端的设备来实现的,而不是网络本身。(即所谓的终端智能化而网络傻瓜化)因此,所谓“端到端原则”,就是在互联网的设计中,将互联网系统中与通信相关的部分(IP网络)与高层应用(端点)和下层传输技术分离,最大限度地简化网络的设计,使其尽可能地具有开放性。有些文献中也称这种体系架构为“沙漏模型”,今天所看到的互联网的所有特征(包括优点和不足,外部及内部的),几乎都与其“端到端透明性”的核心设计理念有关。图2概括了互联网的理念、体系架构及其具有的相关特性。互联网这种“端到端透明性”核心设计理念的具体体现为:

(1)互联网提供的是一种统一的“尽力而为(BestEffort)”的IP包传递服务,标准化了的开放应用开发接口(基于SOCKET)使得业务与承载分离,应用开发人员能够预期网络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极大地促进了技术和业务的创新,推动了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展。

(2)把复杂性推向网络边缘(终端设备),采用无连接的包交换技术,使得互联网的可扩展性得到极大提高。

(3)通信的可生存性。这种设计理念会尽量保持网络的“连通性”,使得网络中的故障不会彻底破坏端到端的通信,只有终端发生故障才会导致通信失败,提高了通信的可生存性。

(4)使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可以只关注于高效地传递IP包,关心路由和故障的恢复,不用关心对新业务和应用的支持。

这一理念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得到了延伸,在其内涵中包含了开放性和可靠性,被扩展为:TCP/IP协议设计中应尽可能地将状态信息维护在端点上,网络内部不维护与特定应用相关的任何状态信息,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在网络中的某部分发生故障时不会中断通信。

互联网“端到端原则”的设计基础(假设)是:

(1)互联网最初是由具有共同爱好的技术专家设计开发的,他们之间相互信任;

(2)互联网是由科研团体或政府研究机构管理下的非商用网络。

与互联网设计之初的30多年前相比,目前无论是互联网面临的技术环境、商业环境、社会环境或政策环境都发生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扩张,网络世界几乎涵盖了现实社会的所有领域,重新塑造了个人和组织的社会行动方式,成为人类活动的全新舞台。在政治领域,网络正在向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权力、政府治理、国际关系等诸方面渗透,为既往的政治活动规则增添了新的变数。由于网络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削弱了中心控制,为民众进行利益表达、输入政治意愿、参与政治决策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网络引发的教育革命使更多的民众能够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提升了民众政治参与的能力;网络的开发性和平等性也极大地激发了民众政治参与的热情,以至不少人乐观地认为,它也将改变权力关系,带来前所未有的民主,即所谓的“网络民主”。

互联网所具有的特性的确可以使网络成为民众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和手段,但也正是由于它本身固有的技术逻辑缺陷和随之而来的负效应使得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面临诸多难题,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的客观性。拥有一定数量的客观信息是民众政治参与的基础和前提,但是网络信息容量的无限性和网络信息的可操纵性都难以保证民众所获信息的客观性。

(2)参与的规范性。从政治参与的外延看,政治参与应是公民以合法手段,规范地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但互联网的虚拟性和开放性却促成了非常规参与,尤其是非法参与的扩大。

(3)参与的公平性。使民众广泛地、公平地参与政治生活是扩大政治参与的重要内容,但网络化发展所造成的数字鸿沟却导致了政治参与的不均衡状态。

互联网的政治逻辑是对其技术逻辑的第三重冲击。

六、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互联网发展经历了独特的历程。最初,互联网主要是在民间力量的推动下、经过自下而上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而发展起来的,并最终形成了平面化的开放式参与空间。

互联网的现有规则大多也是通过自下而上、非集中化(bottom-up,decentralized)的方式形成的,这种模式重视发挥民间团体、私营部门和个体的作用,注重不受传统现实社会约束限制的个性,鼓励创新精神,注重规则的效率、开放性和有效性,强调没有政府参与和限制的自由和平等。这种治理模式在互联网发展初期,对于全球互联网的繁荣和发展确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互联网的应用环境从发展之初到如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互联网的影响力也已远远超过教育和科学的范畴,它已经演变为重要的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并已经全面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关系到国家的主权和公众的利益,涉及众多公共政策,如应对和打击垃圾邮件、网络犯罪、消费者权益保护以至国家的政治与经济安全等问题。从互联网诞生以来所形成的私营部门和一国主导的互联网治理机制已经逐渐暴露出诸多缺陷,不再适应互联网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需求。以教育科研为应用目标设计的互联网,其技术逻辑(核心设计理念)在社会化的应用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面临着商业逻辑、社会逻辑、政治逻辑的严峻挑战。对互联网治理的讨论应该遵循这一逻辑脉络展开,在保持互联网持续发展和治理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猜你喜欢
逻辑政治发展
逻辑
办公室政治
我们还能有逻辑地聊天吗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