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合成
【摘要】促进我国农村体育工作的开展,有效、全面地开发农村体育人才的资源,已成为体育工作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农村学校体育是我国学校体育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农村体育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学校体育的质量。
【关键词】和谐社会 农村 体育教育 对策
目前农村体育教育的现状及原因
在我国,农村中小学占全国中小学总数的89%,学生占全国中小学生总数的74%。这意味着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状况直接影响到国民体质与健康水平,也直接关系到下一代农民的整体素质。农村体育教育是薄弱环节,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场地器材严重匮乏、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它的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及有识之士,对此问题都给予了很高的关注,并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观念认识落后,体育工作受到忽视。由于传统观念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农村,人们对学校体育的认识和理解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状态,表现为学校比较重视升学率,忽视体育工作。传统观念对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是经费投入不足的根本原因,许多教育工作者错误地认为体育教学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一项工作,特别是在农村中学,只要是高考范围之外的课程,一律不管,体育课被视为正常教学的附属品。以“体力劳动”替代“体育锻炼”已在诸多的农村父母心中形成了定势。在他们的心中,平时的体力劳动就完全可以代替体育运动。
体育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工作积极性不高,部分教师业务能力偏低。体育教师是一种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职业,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长期在条件简陋、环境较差的条件下工作。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开展学校各项体育活动都需付出辛勤劳动。但是,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师重视程度不够,社会上对体育教师的评价比较片面,体育教师付出的劳动得不到认可。体育教师职称评定,业务考核进修学习等方面,不能与其他学科教师一视同仁,这严重打击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学校体育设施不足,评价观念有误。农村学校体育场地普遍狭窄,场地形状极其不规则,学校活动范围小,达不到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人均占地面积的要求。体育器材严重缺乏,同时,器材的损坏和陈旧,保管的不善等人为因素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效果。
应对策略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包括农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领域,理所当然包括了农村体育在内的公共文体事业建设。农村体育是促进农村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
转变教育观念。在思想上、行动上要高度重视体育教学,真正做到德、智、体三育并重。要提高对学校体育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育体的基础,它的发展有利于全民体质的增强,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对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师资素质。在机构改革的前提下,根据农村生源现状,要合理地调整农村学校布局,使之合理化,能够配备专职体育教师的学校尽量配置专职教师。全方位、多途径地拓展农村体育教师的培训渠道,完善教师职前与职后的培训制度。
因地制宜,挖掘自然资源,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任何一个学校都有一定的校内外自然环境。自然环境资源的利用没有不变的模式,学生维持对某种活动的兴趣也需要不断地变换运动规则或活动项目。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利用这些资源的时候注意发现与创造。
加强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或者地方制订的各类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标准,有计划地逐步配齐。学校体育器材应当纳入教学仪器供应计划。新建、改建学校必须按照有关场地、器材的规定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
创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因为教师的行为将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愉快、宽松、合作、奋进的氛围能让学生精神振奋,活力激增,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掌握好自己的角色,创设一个能引起学生积极情绪的教学氛围,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体育课堂。(作者单位:鹤壁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