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应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广泛推行,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创新教育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解放思想,充分挖掘语文学科创新教育资源,从形式到内容,从课内到课外渗透创新教育。
一、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的前提是解放思想,而思想的解放是个系统工程,首先必须有教育主管部门的思想解放,然后是教师和学生观念的转变,再辐射影响社会的教育观念。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全新的能促进创新教育发展的管理评价制度,即进行制度创新。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积极探索创新教育途径。如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诵读、默读、唱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读书;鼓励学生发表阅读感言,提出阅读疑问,积极研讨;并告诉学生:尽信书不如无书,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在分析课文时,打破传统的字词扫障、熟读、分段、总结段落大意、提炼中心思想的陈旧程式,进行师生互动,泛读精读,自主质疑,在合作探究中学习。在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冲破思想藩篱,大胆作文。在内容上大胆突破,提倡“扬个性、抒心灵”的新型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思想活跃、情感丰富、个性鲜明,心中充满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我们要松开学生的手脚,引导学生“我手写我心”,让学生在思想的天空自由翱翔,在情感的大河放纵奔流!怎样想就怎样写,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即使写出偏激的思想,也应肯定他们能说真话的精神,不怕思想偏激,只怕文章没有思想。如一些学生大胆评说现状,写出了思想犀利的评论文章:《春节期间为何一票难求?》《语文课,让我欢喜让我忧》《标准化试题,下岗吧!》《学习,什么时候轻松起来?》等,我们都应该予以肯定。
二、充分挖掘语文学科创新教育资源,打造创新教育新平台
语文学科包罗万象,具有深广的创新教育资源。天文地理、人文风情、自然科学、情感世界、历史未来等,无不包含创新教育资源。在语文的世界,师生应该共同去挖掘创新资源。古代《诗经》被今人挖掘出人文主义精神,郭沫若的《科学的春天》肯定嫦娥奔月、龙宫探宝,由幻想到变成科学业绩是一种创新,杨振宁说过:“幻想也是创造性思维活动。”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想象思维也是培养创新意识。文学史的解读更能发现创新的曙光,如我国语言由单音节词为主发展到双音节多音节是创新;诗歌由四言发展到五言七言是形式创新;建安文学刚劲壮烈是对华丽空洞的汉赋的反叛和创新;初唐文学改革,其真情实感和朴实文风是对奢靡没落的五代文学的叛逆和创新;近代的新文化运动更是一种语言大创新:胡适一篇《文学改良刍议》横空出世,揭开文学改革的序幕;陈独秀一篇《文学革命论》杀出一条平民文学的大道!于是,有了中国现代文学,有了鲁迅的《狂人日记》登上新文学舞台,这是大刀阔斧的创新。
三、营造创新教育氛围,提供创新教育舞台
课堂教学氛围是师生即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是由师生的情绪、情感、教与学的态度、教师的威信、学生的注意力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良好的教学氛围是由师生共同调节控制形成的,其实质就是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关系的良性互动。真正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是良好教学效果的最终体现。因此,教师要善于调控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融合、合作、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学习,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探讨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才能活跃,只有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创新能力的舞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而获得。因此,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评价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不要把教师的意识强加于学生;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合作者,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意志对学习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其次,在教学方法上也要改变传统方式,即将注入式变为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正确处理所获取的信息,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满足心理上的需求,体现自我价值,从而进一步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提高创新意识。
四、训练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源于常规的思维过程,又高于常规思维,它是指对某种事物、某一问题、某些观点新的发现、新的解决方法和新的见解。它的特征是超越或突破人们固有的认识,使人们的认识“更上一层楼”。创造思维是创造能力的催化剂。问题教学法是启迪创造思维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出问题,还要引导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如教鲁迅的《风筝》一课,从小兄弟身受“虐杀”而毫无怨恨的现象来看,关于“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一句应如何理解?对这一问题的思索就可以体现创新思维:弟弟不觉得受了伤害。为什么作者对于小兄弟的回答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学生通过研讨了解到:弟弟麻木了,是弟弟的不幸,也是社会的不幸。这就打破了常规思维。
五、开展语文创新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是个万花筒,语文活动可谓丰富多彩。如主题演讲、阅读竞赛、文学社、当小记者进行社会采访、进行语文知识抢答赛、开展社会调查、开展研究性学习、问题辩论等都可以进行创新教育。笔者曾组织学生辩论:网络流行语应不应该提倡?令人兴奋的是学生对这一话题十分感兴趣,充满热情,积极参与。辩论中竟然发现:平时木讷的学生也有千言万语,思维的闸门一经打开,就像潮水般涌现,个个都能说会道。特别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初步展现,他们一口气列出大量网络新语言:粉丝、酷、886、菜鸟、网虫、粉领、银狐领等,并对此有自己的主见,如要求编入字典、推广使用。这是对传统的规范语言的发展,是学生对创新的诠释。以此为切入点,学生进而探讨QQ新语、博客文化。可见,只要给学生一个支点,他们真能撬动地球。
六、利用新的信息,触发创新灵感
现代社会,教师要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最新信息的能力。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技术、新成果的不断涌现,瞬息万变的信息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只有不断地获取并储备新信息,掌握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才能对事物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产生创新的灵感。否则,创新将成为无水之源、无土之木。因此,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新信息,如通过图书馆、电视、报纸、互联网、社会调查等获取信息,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这样才能在科学的高屋建瓴,运筹帷幄,驾驭科学发展的潮流,才能使创新能力结出丰硕的成果。
七、创新教育的基石是民主、和谐、探究的氛围
1.民主氛围
这一氛围形成的大前提是社会的教育观念要正确。随着经济的现代化,人才需求的多元化,这一观念而有所改变;而小前提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的更新,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生考出好成绩,而应该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应改变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重“教”,轻“导”的传统观念;改变已习惯了的“师道尊严”思想,给学生自由发展空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发展个性,营造群体创新的氛围,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干,在创造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2.和谐氛围
和谐应是现代教育的至高追求,它应涵盖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全体与部分的和谐、基础与提高的和谐、现在与未来的和谐、理论与实践的和谐等诸多内容。
3.探究氛围
探究,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