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美姿
一、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重要性
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是知识性、关联性很强,除了要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结论外,还要再认再现历史概念、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等。所以在历史学习中,不能把基本史实当作孤立分散的知识点,而要抓住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由基础知识、阶段特征、基本线索构成的多层次的历史知识网络体系。复习课上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加深,形成新的认识结构,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梳理和沟通,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所以,以课本为中心,整理并理解历史知识,构建历史知识结构体系,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复习中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也是学“活”历史的途径之一。复习中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就是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史实、历史概念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变成主干分明、脉络清晰、有条理的知识网络。如果能把一个个知识点连接起来,形成脉络清晰的知识系统,就能最大限度地、准确地发挥知识的效能,因为它反映着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有利于弄清各部分历史知识之间隐含的内在关系,并能升华到理性高度加以分析,最终得出规律性和本质性的认识。这样不仅可以把知识联系起来,便于储存记忆,还可以像网络一样随时调用,从而大大便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及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方法
1.提纲挈领
高三历史复习中,要以本学科基础知识为主阵地,夯实基础,要强调学生把握主干知识。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就是指那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复习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上,尽量做到点透、线通、面全,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历史复习时,要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历史主干知识进行联系构建和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从而使看似单一孤立的历史事件形成有联系的、有意义的知识体系。所以教师在复习授课时,要先将一堂课的内容框架设计好,也可以在课堂上以练习的形式训练学生。如“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活动”一节,可以整合为三点:①上书皇帝,请求变法;②办报兴学,宣传变法;③百日维新,实施变法。又如,“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可以整合为:①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组建团体和政党、阐述纲领与理论、武装起义与建立政权;②反对北洋军阀,捍卫民主共和:二次革命反袁世凯独裁、护国运动反袁世凯复辟帝制、护法运动反段祺瑞拒复约法,国民革命联俄联共反帝反封(封建军阀)。通过设计这样的提纲将教材内容变成了一个个大小不等的体系,并引导学生根据提纲阅读教材,并找到提纲的答案要点,教师根据提纲检查学生掌握教材的程度和问题解决的对错,同时进行重点点拨。这样既引导学生掌握了基础,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使其坚持不懈,学生熟能生巧,学科的能力定会大大提高。
2.理清线索
任何一段历史都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基本线索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进程的普遍联系,掌握了基本线索,也就把握了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理清线索就是利用这条主线引导学生把所学的各相关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概括,使之成网,以便记忆、掌握和理解。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把历史书中的有关知识以“线”带“面”,由“面”织“网”,使他们在最后复习阶段有章可循,有纲可依,使学习能有一个明确的方向、目标,以达到活记、活用各历史知识的目的。例如,可以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理出形成发展、民族融合、经济繁荣、继续发展、衰落等五条线索;把中国近现代史理出近现代经济、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等三条线索;把世界史理出资本主义的经济、资本主义的政治、民族解放运动、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国际关系等五条线索。
3.整合专题
历史高考试题多从不同专题的角度进行命题,强调对知识的重组,体现命题角度的新视野、新变化。所以复习中可根据知识特点设计一些专题,使知识更系统、更具条理性和科学性。这样,不仅可以温故而知新,还可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和网络,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识,更好地把握历史现象及其本质。这些经过改造整合后的专题,不仅学生学习实用,印象深刻,也易于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学科能力。如中国的对外关系专题复习,就可将中国古代历朝历代对外关系的知识或材料,如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玄奘印度取经、郑和下西洋及今天中国的对外关系等,整合到一起,从中去分析异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国共两党关系的嬗变专题复习,可以分为很多个小专题,其中国共关系发展(1924年—1929年)的四个阶段可以归纳为:大革命时期的“合作”,土地革命时期的“分裂”,抗日战争时期的“合作”,解放战争时期的“分裂”;近代史上的三次国共和谈可以归纳为西安事变后的谈判,重庆谈判,北平和谈,并联系现实,分析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的有利条件。
这样,既合又分,既分又合,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一定有助于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知识,并使其能灵活自如地运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