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民
摘要: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以文章为媒介发生心灵的碰撞和灵魂的问答。在这种意义背景下的阅读教学,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学会主动与作者对话。因此,在每教一篇课文时,教师要根据反馈的学情,时间的支配应该有更大的灵活的处理,充分发挥教材的文本价值,让学生学一篇课文后,触动内心深处的情感,在感受人物品质的同时净化和提升自己的内在品质;通过学情评估,能更准确地了解教师在处理教材时的定位及达成的效果,帮助教师提高处理教材和落实教学目标的能力。
关键词:激活;诱因;策略
一、“问”应该把握的准则
朱绍禹先生说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问题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基本保证,是‘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必要条件。”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引领和学生发现而提出的富有一定思维含量、切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需要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对知识进行加工重组,这应该是语文阅读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所以,课堂上的“问”应把握四个准则:
1.主次要分明
一堂成功的课,关键不在于所提问题的多少,而在于是否做到主次分明。如在执教《风筝》时,要设计一两个关键问题构成课堂的主框架,使得整堂课重点突出、要点分明。然后围绕这一关键问题,再设计几个子问题。这样的设计使课堂不仅重点突出,而且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学生接受起来也感到有梯度、有扶手,符合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2.虚实要相生
课堂“实”问题的设计决定着教学的基本内容、重点方向,因为它能体现教师宏观把握的功夫。“虚”问题的产生则可以体现出教师引领学生、点拨启发的水平,重要的是它能体现教师备课深入的程度。只有虚实结合,课堂才能既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又有随机的点拨,师生才能更好地产生共鸣。
3.高低要错落
有经验的老师在提问时,还会注意对高低水平问题的设计比例,力求使设计的问题兼顾学科各类能力要求,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切实使所提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起到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语文学习能力提升呈螺旋式上升的特点决定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课堂问题层级的复合性。
4.顺序有先后
无论是“虚实”还是“高低”,众多的问题要以一定的顺序呈现,但这个“序”并不是由低到高直线发展,因为问题的难度与高低水平并不是一致的。所以,教师安排问题的顺序时要做这样的考虑:一是问题排列要遵循文本阅读的规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如小说的阅读应紧扣人物、情节、环境三大要素组织问题,从感悟语言到感悟形象,最后理解主题;二要以实问题为主干,虚问题为枝叶,虚实穿插,高低错落,适当铺垫,环环相扣。
二、激活“问”的诱因的策略
著名文艺理论家乔治·布莱说过,阅读的过程“乃是一个主体经由客体(作品)达至另一个主体”(《批评意识》)的过程。可见,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以文章为媒介发生心灵的碰撞和灵魂的问答。因此,在阅读中,读者必须主动激活文章的全部话语因子,让它们能代表作者与读者说话,与读者交流,通过它们去发现作者给读者留下的问题以及对读者的问题的回答。
在这种意义背景下的阅读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学会主动与作者对话,尤其要让学生学会主动激活文章中全部的话语因子,通过这些因子,发现作者提出的问题,并就这些因子向作者提出问题,寻求作者的解答,从而发展与作者独立对话的能力。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去寻找并激活处于死寂状态的文本的话语呢?主要可以从几方面入手:
1.在平常处激活
文本中,有些看似平常的语句中往往蕴含丰富的内涵、深刻的题旨,对课文的主旨理解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我们应抓住这个“平常处”询问作者,再到文本中去寻找作者对它的或明或暗的解释,这样就可以与作者形成一种对话。
在讲习《风筝》时,笔者要求学生朗读第一段,在关键性语句中寻找关键词。学生很快找到了“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我顺势引导:“风筝是我们小时候很平常的玩物,在北京的冬季天空上有风筝浮动时,‘我为什么会惊异又悲哀?”有学生举手:
生:见到风筝“惊异”是因为,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温和的春二月,而北京却是肃杀的严冬。
师:也就是说季节的不同,天气的差异,引起了我的“惊异”。那为什么又会“悲哀”呢?
同学们陷入一片沉默……
于是,我要学生集体朗读课文5~11段,学生还是没有发现,我要求他们再继续朗读一遍,直到第三遍,有5位学生举手:
生:为小时候对弟弟“精神虐杀的这一幕”而感到“悲哀”。
师:仅在于此吗?
生:从第9段“有过这样的事吗?”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弟弟对我的“精神虐杀”毫无记忆,“我”对弟弟的健忘和毫无抗争而感到沉重,所以“我的心只得沉重着”,因而越发“悲哀”了。
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生:“全然忘却,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因为无法补偿所以悲哀。
师:读得很细心,想得很深入。
师:今天,我们学了《风筝》之后,已初步感受到了鲁迅的思想,想更深入地了解他以及他的作品,课后再去阅读他写的小说《闰土》和《祝福》吧,我们下节课一起来交流。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教育心理学要研究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了解学生到底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开展教学。《风筝》这篇文章里,哪些是学生已经了解到的,哪些是学生尚不完全明白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自己的感悟和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此外,针对“学生根据教参编制的教辅资料回答”的事实,及时修正教学内容,抓住“悲哀”关键性作用的词语,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做到深入,集体朗读三遍就是一个“深入”的过程。
2.在质疑中激活
现代教学论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学习也就只能是表面和形式的。在阅读《一曲友谊之歌》中讨论“抒情”时,有位学生提出:“我看文章最后一段写得不太好,特别是‘忽然想到一句话,似乎不太真实。”赞同声随之而来。“我也认为这个结尾有点虚情假意,不够自然,有‘矫情成分存在,下面请支持这个意见的同学动动笔,对这段文字进行修改。”老师顺势而说。学生开始用笔改写:①我望着师生们的背影渐渐在冷风细雨中消失,不禁感慨万千:人间自有真情在;②目送师生们在轻风柔雨中行走,风与雨丝将师生们的真情向四处发散,使得微风冷雨洋溢着甜蜜的温馨,久久不散;③那群可爱的师生们走了,细雨打在我脸上,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啊,入秋了!但我的心里却是暖融融的。爱因斯坦说过:“产生问题常常比解决问题具有实质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非但要教会、教懂学生,更要教会学生对文本的质疑。学生只有会问问题,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养成主动探索的态度和精神。
3.在比较中激活
“有比较,才有鉴别”。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比较历来就是认识客观事物的有效方法。文学鉴赏的“比较法”侧重于客观的理性评价。把一些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拿来,从不同的侧面,认真加以对照,或相近、或相反、或同中有异、或异中有同,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通过反复比较,学生学到的知识是完整的,而不是零碎的;是有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是灵活,而不是呆板的。
古诗词的鉴赏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这是因为语文教学鉴赏领域知识的贫乏与应有知识的长期缺席,以致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面临尴尬。记得,第一次教学《天净沙·秋思》时,我印象非常深刻:我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亦步亦趋地授课,而且是孤立地教,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是在冷清、孤独中被动地学习《天净沙·秋思》。课堂死气沉沉,毫无生气。这《天净沙·秋思》真是教“死”了!又到了教该诗的时候,我苦思冥想:如何上出《天净沙·秋思》的神韵?突然,文中的插图映入我的眼帘,激发了我的教学灵感。
“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诵品味全诗,然后仔细观察课文中为它配的插图,看一看这幅插图是否最好地体现了《秋思》的意境,老师非常希望同学们能给插图作者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此问一出,学生的思考自然就有了具体的对象,方向立即确定,他们的思想、智慧和思考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说什么和怎么说的问题迎刃而解。因为学生在生活中的表达是不需要别人教的,他们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清楚要怎么改,明白会收到什么样的效果。设置“图文比对”这一环节,学生的思维活动自然围绕着解决画画的问题转,课堂所调动的是学生的生活意识。在讨论插图怎么改的时候,生活意识已经在自然地支配学生思维,就是想退出去都不能了,因为所改的是明摆在那里的现实问题,学生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改什么、为什么改、该怎么改,鉴赏已经进入自觉状态。而生活意识强的人,几乎用不着别人指点,自己就能判断改动的是否切合实际需要,哪里需要修改、怎么改。他们已经成了诗歌鉴赏的主人。
可见,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到讲课的突破口。再次,多问一问,多作些比照,也许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中求得作者为文的意图,从而辨别出孰优孰劣。这样,通过设置参照物,进行比较学习,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逐步树立良好的大局观,又训练了学生细致的分析能力,使学生从中学会比较研究的方法。
总之,笔者觉得根据学生反馈的学习情况,评估教学的效果,是教师处理教材水平的体现。教师每教一篇课文,在时间的支配上应该有更大的灵活的处理空间,充分发挥教材的文本价值,让学生读完一篇课文后,能触动内心深处的情感,在感受人物品质的同时净化和提升自己的内在品质;通过学情评估,学生能更准确地了解教师在处理教材时的定位及达成的效果,帮助教师提高处理教材和落实教学目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江明主编.问题与对策——读中国语文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 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 包南麟主编.语文学习.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12),2007(1~12).
[4] 徐永平主编.语文教学通讯(A、B刊). 语文报社,2007(1~1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