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 馨
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王小峰。一日他的MSN签名上写着“谁想来三联实习?”“我去!”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应和,他倒也爽快:“来吧,我指导你。”顿时有被幸福击倒之感,忍不住憧憬,或许我因此而离成为记者的梦想更进一步?
初遇
我清楚地记得来到《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的那一天,天气清冷。偌大的办公室,所有记者都埋在自己的空间里工作,这个地方看上去充满希望。从他们中间穿行而过,印证了心中关于三联的想象,忙碌,积极。第一次开选题会,黑压压的人坐了一片,我在角落里听,带着粉丝般仰望的心情。报了一圈的选题,基本上都是各自负责的领域,有些选题是我一掠而过的标题新闻,更多的是我平时很少关心,或者根本不涉猎的领域。隐隐之中明白了要成为优秀的记者首先是具备好奇心,只有对世界怀有好奇,才有继续挖掘事件的冲动,这股冲动很可能就是支撑自己走下去的动力。
工作
采访远比想象中辛苦,尤其一天采访三个对象,最后一个采访做完,已是午夜十二点。一天之内,经历三种类型的采访对象,使我大开眼界,也深深感到自己的不足,沟通能力其实是建构在广阔知识面之上的,否则只能闲扯家常,这样就无法采访到有新闻价值的东西了。
如果说采访很有趣,那么接下来的录音整理就较为枯燥了。整理录音不仅需要打字快,还要听力好,反应快。也常有“卡壳儿”的情况,或者出现一些不确定的人名和专业术语,这时就要动用网络搜索引擎,尽可能地将采访对象有价值的语句一字不差地记录下来。所以采访的四小时录音,却用了十四个小时才全部整理出来,但听到的那些精彩对白跃然纸上,在整理的过程中自己的观点与思路也逐渐清晰,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投入地做一件事,无论多小,并能从中找到乐趣,发现不足,这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
要在六天之内完成三个采访与三篇稿子,工作量之大超乎我的想象。平面记者是通过文字来表达的,只有旺盛的好奇心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还远远不够,扎实的文字功底是必备武器。这期封面故事完成之后,我晃晃悠悠地回到办公室,为下周的选题会做准备。办公室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社会部的记者焦头烂额地准备新一期的封面故事。我被这种工作气氛深深感动,这些电话的反馈,很多时候是无果,然而久经打击的记者们会相视一笑,抱怨几句,再拿起滚烫的电话,拨通下一个号码……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记者,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约访,一个通宵又一个通宵的写稿,以公正的立场完成记者的使命,透过社会现象做出反思和质疑,才能如此敏锐地反馈时代、文化和生活,才能做出如此深入、有份量的硬新闻。
印象
主编朱伟是个上海人,一口江浙普通话,兼具北方的豪迈与江南的柔美。作为实习生,我与他的接触并不多。每周二的选题会,他都会拿着笔记本,慢悠悠地评点上一期的发稿情况,再展望一下杂志的未来,最后听各位记者报选题,不时在笔记本上涂涂写写,不时与记者对论几句。
副主编苗炜眼睛很大鼻梁很高,喜欢叼着笔敲键盘,对细节有着令人窒息的把握能力。开选题会的时候,常常手捧一本书,徐徐点上一根烟,在记者与主编此起彼伏的对话声中,看书或者思考。
由于回头眺望苗老师的缘故,目光总是会穿过苌苌,她写艺术和书评,偶尔在博客里写一些清淡的文字,或者一首诗,我由此喜欢她。苌苌的脸上总是倔强的神情,独来独往的感觉很神秘,或许这是她的保护色。有一次开部门小会,大家热火朝天地讨论完之后,苌苌才从工作格里幽幽地探出头来,一脸茫然地问:“我们部门什么时候开会呢?”在被告知已经开完之后,她旋即埋头读书,一副超脱世事的样子。在我再次回头窥苗老师的间隙里,她翕忽不见,于是更为增加了她的神秘感。
最后不可不提的是王小峰,作为三联的资深主笔,他是我这次实习的指导老师,经过这短短的二十天实习,他由光环围绕逐步变为一个具象。王老师虽然常在博客里“大放厥词”,现实生活中的王老师其实很温和,时常沉默,时常对我施以谆谆教导。他身体力行地告诉我,要做好一次采访,必须事先熟悉采访对象资料,以及即将展开的话题,还得保持清晰的思路不受对方影响。要做到这些,除了经验,更重要的是知识面的广阔,拥有充实的大脑是获得采访信息和独立思考的基础。
感受
我知道我无论如何也不会忘记这样一段日子,有兴奋,有期待,有梦想,也有失落,焦躁和惶惶不安。这些只是表面的触觉,是实习所获的冰山一角,虽然重要但很肤浅。学着去拥有强大的内心,学着去充实无知的大脑,在逆境中学会坚持、隐忍和勇敢,这是在实习结束时的自我期待。我试图找寻那个处于原点的自己,像一张白纸,满腔热情依然难掩其中的幼稚和软弱,虽然如今的我尚未摆脱这些,这毕竟需要时间和历练,但我到底是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和动力所在,这种收获远比课堂来得直观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