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与教育对策

2009-05-25 02:20徐明义
教育前沿·综合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中学生学校

徐明义 胡 芸

中学时期是人生发展与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了解并掌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保证,是贯彻落实“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体现。为了比较准确地把握中学生的思想脉搏,使思想道德教育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我们结合实际,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进行

了认真的分析,并对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

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

1、中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失序和混乱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由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推动了包括社会、政治、文化方面的深刻变化,西方的人权观念、自由思想、民主意识和主体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社会精神氛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们不再去追求那些完美的理想,而是回归常识,回归现实生活世界,而去追求现实生活的幸福和自我实现。在这样的精神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陷于了一个空前荒漠化的困境:一方面,这一代中学生对中国传统的以儒家为代表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彻底陌生,他们失去了对于以情感本体为基础的神圣事物的敬畏和尊重,失去了以情感的亲疏关系为基础的伦理道德观念,从而也就缺少了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行为的分寸感;另一方面,许多学生把金钱作为人生最重要的奋斗目标,对参加集体活动缺乏应有的热情,甚至于有的同学不愿意担任班干部,唯恐影响自己学业。对“大公无私”的观点难以接受,主张在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追求个人利益,强调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兼容,索取与奉献并重。否认劳动最光荣,他们不热爱劳动、轻视体力劳动乃至害怕、逃避艰苦劳动,贪图轻松、舒适生活。也有一部分学生盲目追求和祟拜港台歌星、偶像,热衷上网、玩游戏。所以,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缺乏真正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传统,当代中学生这种受到社会影响但是又是出于本能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选择并不能给他们提供完整的精神世界。

2、法律意识薄弱

当前的中学生虽已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基本上具有遵守法律和维护法律的观念。但仍有部分学生遵法守法的自觉性和目的性是不平衡的。尤其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处于矛盾状态时,这种自觉性往往大打折扣,不少学生法律意识还是很薄弱的,经常在不知不觉中做了违法的事情,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3、应试教育仍占居主导地位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体制下,高考、中考成为中学教育唯一的方向标。对初中来说,能有多少人升上重点高中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水平的标准。对高中来说,它的教育水平主要是由它的升学率和重点率来决定的。评价一个中学校长的政绩也是由他在任上对于本校的升学率和重点率的提高程度来决定的,而教师的工资待遇、奖金等等是由他所教的学生的高考分数来决定。这典型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待知识的实用主义态度和长期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专制主义一刀切的行为习惯。正是因为这种实用主义态度和一刀切的行为习惯,导致了在现行中学教育中以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的格局。也正因为这种对知识的实用主义态度使得国家在制定高考科目时没能把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或者说并不把思想道德课程纳入其中。这就使得学校教育行为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引导遭到忽视。如果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可能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增加一些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中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各种思想道德素质,比如说,吃苦耐劳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团结友爱的品格,积极向上的气质,如此等等。但是要想开展这样的活动和实践,需要时间。这就与应试教育发生了冲突。

4、父母溺爱、重智轻德、暴力教育充斥家庭教育

随着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加,相当一部分中学生从小到大都受到“呵护”和“优待”,使他们从小养成懒惰、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惯。生活中稍有不如意,便采取各种极端方式进行抵制反抗。另外,随着单亲家庭的增多,导致家庭关系的不和谐,家庭结构的不完整,使孩子从小受到心灵创伤。一些父母(特别是再婚家庭)对非亲生子女另眼看待,甚至虐待,迫使孩子离家出走。极少数中学生养成极端自私自利的性格,无法与别人交往,无法与社会沟通,最后走上犯罪道路。

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平等、团结、友爱、互助、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型的人际关系,这种新型的人际关系把队员组成了有机整体,使学生意识到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个人的力量很薄弱,个人的智图像大海中的一滴水那样微小,许多工作都要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完成,大到国家的建设,小到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是在与别人的交流合作中完成,作为学生应懂得尊重他人,团结同学,以谦虚的态度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民主的方式与他人合作,从小养成集体协作精神。

2、要把灌输与自主自律结合起来,力求知情信意行的统一。现代中学生勤于思考而不善于思考,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向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灌输,正面的东西不灌输,反面的东西就会侵蚀。

3、改进学校教育工作,讲究科学的德育方法。

(1)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应由“大”变“小”。思想道德教育应该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开始。一是对学生教育的主题要“鲜”,要体现学生的生活化,内容要广泛化,要坚持传统道德观念与现代理念相结合,比如把市场经济的一些理念(双赢,竞争与合作)贯穿到思想道德中进去进行讲解。二是对学生的行为训练要从“小”处抓起。从学生的着装到抓清洁工具的具体摆放,从“文明学生、文明班级、文明寝室”到学生综合素质的评定,倡导学生从拾起一片纸屑、少说一句脏话、节余一分钱、说一声谢谢做起,夯实做人的基础。

(2)在德育工作中运用暗示教育方法。如对于后进生,少说教,多暗示、多启发,经常关心表扬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后进生克服自卑、自负的心理,促进后进生思想道德品质的转化。自我暗示是学生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随着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的提高,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有一定针对性的自我暗示能力,但这需要教师、家长的提醒,帮助学生进行解剖分析。如可以要求学生写日记、观后感、读后感,进行自我教育。

(3)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应由单一走向多样化。推行“讲、学、练、评”模式。“讲”即通过升旗讲话、主题班会、宣传专栏等向学生宣传和讲解思想道德知识和要求,也要向学生灌输一些主流的价值观,使学生形成初步的道德知识和判断能力;“学”我们要通过树立身边的典型,倡导学生向榜样学习;“练”是将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践行过程,如开展社团活动,文体和科技活动,既活跃了校园,又增强了集体凝聚力;“评”即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教师和家长评价等方式,促使学生不断总结自己的成功与失败,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升华自己的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

4、重视校园文化和班级精神文明的创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而应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和文明班级的创建,这也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校园精神和文化氛围,具有潜在的渗透性。学校可以通过张贴名人名言、悬挂国旗、出好黑板报、开辟爱国主义专栏等,尤其是革命节日或开展活动时,更要精心设计教育环境,突出主题,使同学身临其境,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抓好仪式教育,创造一种庄严、神圣的教育氛围,如每周升旗仪式、十八岁成人教育仪式等。把培养良好的班风作为班级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形成奋发向上的班风,才能让学生在集体的氛围中感染,激发同学的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的思想道德情感;重视班级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形成“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班风。良好的班风是优良校风形成的基础,但优良校风又能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为了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品质素质,那么班级精神文明建设要形成浓厚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氛围。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育人气氛,使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各方面都能受到良好的熏陶。同时要大力宣传学校和班级取得的优良成绩,给学生积极向上的暗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所以创建健康高雅、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明,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和奉献精神,实现用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陶冶人、培养人、成就人的目标。

5、重视家庭教育,讲究教育方法。首先,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中要改掉过分溺爱、放任自流、家庭暴力等三种毛病,学会以平等的心态和子女进行心灵沟通,增进互相了解,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心理品质的孩子。其次,家长要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做诚实守信的人。再次,家长要强化防范意识,经常掌握孩子的消费来源,留意孩子结交的朋友,警惕孩子的谎言。对出现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应及早加以纠正,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6、言教加身教,充分发挥教师表率作用。实践证明,身教是无声的的教育,也是最民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不带任何强制性,完全是用示范作用影响学生,带动学生,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可以说,身教是一种最具体、最形象、最有说服力的直观教材。“打铁先得本身硬”,教师必须重视自身建设,坚持不懈地致于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以适应做好本职工作。

7、建立中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学校要积极和当地的派出所、交警队和法院建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逐步推进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将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纳入对社会各部门的工作评估和考核指标内,进行考核奖惩,切实督促中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积极坚持不懈地开展。

8、建立家庭、社会、学校相结合的教育网络。现在流行着这样一种观念:“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事”,孩子出了事家长找学校,社会上指责学校,然而正是这种学校在教育环节“跳独舞”的现象,影响着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校园环境是社会环境的缩影,和家庭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的校外活动丰富多彩,娱乐场所五花八门,良莠不齐,单凭学校的引导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在校一天不如社会上一看”,所以加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家庭、社会、学校只有携起手来,加大对社会上不良因素的治理监督,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及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才能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

总之,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要求学校、家庭、社会不断探索、不断努力,探求一条科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新路子,使一代代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中学生学校
甘肃陇西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及对策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学校推介
中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养成之我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