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彬
摘要珠三角第三方物流业发展具有良好条件,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市场份额偏小,供给质量不高,服务功能单一,企业规模偏小等问题。应加强政府部门协调,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物流网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人才战略。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现代物流珠三角地区
中图分类号F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623(2009)02-0077-04
作者简介杜彬(1966-),女,湖北武汉人,深圳市机场股份有限公司经济师。
目前企业面临的挑战来自于内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方面的约束,也来自于企业外部的准时交付及信息沟通等方面的制约,原有单一模式的物流运作方式已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第三方物流作为现代环境下的全新物流模式,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拟在考察珠三角地区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发展的局限性,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一、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及特征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3PL或TPL)这一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美国率先提出的。1988年美国物流管理委员会的一项顾客服务调查,首次提到“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词。
我国2001年颁布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将第三方物流定义为“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美国有关专业著作的定义更为具体,将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定义为“通过合同的方式确定回报,承担货主企业全部或一部分物流活动的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形态可以分为与运营相关的服务,与管理相关的服务以及两者兼而有之的服务三种类型。而无论哪种形态都必须高于过去的公共运输者(commonca Frler)和契约运输业者(contract carrier)所提供的服务。”根据以上定义,物流企业站在货主企业的角度,代替其从事物流系统的设计,并对系统运营承担责任。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即由货主企业以外的专业企业代替其进行物流系统设计并对系统运营承担责任的物流形态。
第三方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第一个基本特征是高端服务和组合服务。根据1993年对欧美500家最大工业企业的调查分析,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为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主要有“合同导向的系列物流服务”和“个性化的物流服务”,常见的物流服务有仓储、共同运输和车队管理、产品回收、订单履行、运价谈判、物流信息系统、报关、库存管理、承运人选择等近30种服务项目。在传统服务的基础上,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为企业提供供给、仓储、运输功能以外的商业经营和策划服务等高端服务,以及根据企业需求提供由不同服务所构成的服务集合,即组合服务。
第三方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第二个重要特征为第三方物流提供者与企业(委托人)是伙伴关系,二者之间形成的是长期的合作联盟关系,其利益具有一致性。第三方物流涉及的业务非常广泛,可能关系到委托方运营活动的方方面面,所以物流公司与委托人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需要以信任与合作为基础。
第三方物流的第三个特征则是第三方物流的实现高度依赖成熟的网络、电子数据交换等技术。由于第三方物流不仅仅简单地指由第三方提供的物流服务,更重要的是提供高端服务和组合服务,而这些服务的实现均建立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设计、控制、实施物流系统等技术高度成熟的基础上。否则,目前第三方物流领域所强调的一些服务目标,如服务的即时性、零库存、货物的跟踪管理等根本无从实现。
二、珠三角地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
珠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地区,货运业发达,运力充足,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众多的港口,大型的航空基地,良好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网络,可谓是发展物流业的极佳地区,世界上很难找到像珠江三角洲这样生产如此密集、交流如此发达的区域。依赖交通便利,外向型经济发达的优势,珠三角地区第三方物流业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发展水平居于全国前列。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珠三角地区的第三方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第一,市场份额偏小。根据毕马威针对珠三角地区企业的最新调查显示,从不同企业的物流执行情况看,生产企业原材料物流的执行主体主要是供货方,占46%,其次是公司自身,占36%,第三方只占18%。商业企业物流执行主体76.5%为公司自身,17.6%的企业由供货方执行,第三方参与比例仅为5.9%,说明商业企业物流社会化程度不高。第三方物流占整个物流市场的份额大约在2%,而美国是8%,欧洲是10%。
第二,供给质量不高。珠三角地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大多数物流企业目前只能提供运输、仓储等一般性服务,只有极少数企业可提供国际流行的物流网络设计、预测、订货管理、存货管理等服务。服务质量是影响企业是否愿意将物流进行外包的主要因素,直接制约物流需求的增长。对于有物流需求的企业来说,将物流外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固然重要,但是企业在选择物流供应商考虑最多的并不是价格因素,而是物流的服务质量。如果第三方提供的物流服务质量并不比企业自己打理的物流质量高,大多数企业便宁可建立自己的物流队伍。
第三,服务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是影响物流需求的原因之一,目前珠三角地区第三方物流服务商85%的收益来自基础性服务,如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而像货物拆拼箱、重新包装、测试和修理等增值服务,以及物流信息服务与支持物流的财务服务的收益只占15%。
第四,企业规模偏小。目前珠三角地区企业物流外包以“分包”为主,不同的供应商会采用不同的第三方,总代理比例很小,因此,在广东省仓储协会的调查中,没有一家被访谈的物流服务商拥有超过2%的市场份额。物流企业规模偏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物流服务功能的多样化,并影响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
从总体来讲,珠三角地区第三方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从事工商业的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泉”开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目前多数珠三角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因而,切实提高第三方物流产业综合高端服务能力,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成为珠三角地区第三方物流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三、珠三角地区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局限性
当前制约珠三角地区物流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第一,物流基础设施水平还不够高。
首先,现代化物流集散和储运设施较少,发展水平较低。广东交通枢纽、公共储运设施、各种现代化物流中心等物流集散设施的建设仍然滞后,能够有效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大型综合货运枢纽、服务于区域经济或城市内部的各种物流基地、物流中心还比较缺乏,这严重影响着运输效率的提高。
其次,各种物流设施技术水平较低,物流作业效率
不高。以货物运输设施和装备为例,铁路的货运重载、高速、自动化管理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沿海港口装备水平参差不齐,深圳港等部分码头的现代化程度较高,也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民航货运业不发达,以客运飞机搭载货物仍然是主要的航空货运方式。
再次,物流设施布局不尽合理,不能充分发挥其效率。运输设施的区域布局不尽均衡,粤北、粤西地区相对落后:各种运输方式布局欠佳,相互之间尚未形成合理分工关系,同类货源上进行的盲目竞争,使得各种运输方式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造成资源浪费。
最后,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一是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都还比较落后,条形码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物资采购管理和企业资源管理等物流管理软件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水平较低;二是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交流平台,以EDI、互联网等为基础的物流信息系统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第二,物流业发展政策和管理模式缺泛整体性和协调性。
首先,目前各地政府出台的政策缺乏宏观层面的整合,不利于珠三角地区第三方物流的长期发展。2003年4月底,广州出台《广州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纲要》,声称要在搭建物流信息和物流运输两个平台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黄埔、南沙、广州空港三大国际性枢纽型物流园区,规划建设芳村、白云、增城、番禺、花都5个区域性综合型物流园区,力争在2010年发展成为中国南方的国际物流中心。对此,香港有分析指出,广州此举的目的是要和香港争夺物流中心的地位。而早在2000年,深圳市就提出要把现代物流业作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并于2002年10月正式公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深圳现代物流业的若干意见》,计划于“十五”期间投资650亿元构筑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并规划了笋岗一清水河、龙华、平湖、盐田港区、西部港区、机场航空六大物流园区。此外,东莞也提出计划在“十五”期间重点建设常平大京九、虎门港和松山湖三大物流园区,佛山、珠海等地也有类似的规划。物流建设各搞各的,随意性较大,造成珠三角地区的整体物流竞争优势大为削弱。
其次,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对物流产业发展形成制约。我国实行的是按照不同运输方式划分的分部门管理体制,同时,从中央到地方也有相应的管理部门和层次。这种条块分割式的管理体制,一方面使得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权力和责任存在交叉和重复;另一方面各部门、各地区各管一块,将全社会的物流过程分割开来,实行一种分段式的管理模式。这种条块分割的体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物流产业的发展。
最后,传统的多头管理体制束缚现代物流业发展。广东现有的物流管理涉及发改委等多个政府部门,管理分散,部门与企业缺乏广泛沟通,综合性、社会性服务水准低。
第三,现代物流人才匮乏。
随着中央和地方物流发展战略、规划及政策的陆续出台,珠三角地区物流业发展迅速,物流人才严重不足79的矛盾日益突出。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1 2类紧缺人才之一。深圳将现代物流业(第三方物流)作为经济支柱,物流人才也紧俏起来,特别是国际物流人才尤显供不应求。有关资料显示,深圳注册的物流企业(包括运输、仓储、联运、代理、配送)近2万家,不包括工商企业内部物流人才需求,仅物流企业本身每年的物流人才缺口就达到3~5万人。
四、进一步发展珠三角地区第三方物流的对策
为克服珠三角地区物流产业存在的困难,使物流业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本文提出以下对策。
1、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为第三方物流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对运输、包装、仓储、配送、货运代理等各物流功能和要素的管理,涉及发改委、商务、交通、民航、海关、工商、税务等十几个部门,为避免政出多门,有必要建立政府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可供选择的方案,一是由政府综合管理部门牵头,负责协调各相关部门的政策;二是由相关政府部门组成促进物流发展政策委员会,专门负责研究、制定和协调各部门发展第三方物流的相关政策,其具体办事机构可由政府综合管理部门来承担。
2、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维护地区产业整体优势。要促进企业整合,控制企业规模,政府应尽量为企业合并或联合提供优惠政策,使企业从小而杂向大而专过渡。目的在于使第三方物流企业从当前繁杂的客户网络中解脱出来,其他企业部分承担物流企业的运营风险,从而促进各个产业链上企业及其他实体间的有效整合,形成较为稳定且共赢的产业体系。
3、优化地区物流网络,构筑全方位物流支持平台。珠三角地区现有公路、水路及航空设施发达,然而缺乏一定的整体性。各地方政府出于自身税收或其他利益需要,或多或少存在运营壁垒问题。为此,应强调市政道路及航运、水运设计规划的整体性,减少并消除物流配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附加成本,使物流企业得以重塑信心,致力于提供有效并完善的物流服务。政府应作为主要的环境支持者着力为物流企业提供安全、便捷的物流支持平台。
4、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第三方物流营运水平。首先,引导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加强条形码(Bc)、全面质量管理(TQM)、电子数据交换(EDI)、管理信息系统(MIS)、射频技术(RF)、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弹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企业资源计划(ERP)以及供应链管理(scM)等物流理论和技术在物流企业和工商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全面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其次,推进网上物流信息和商务平台的建设。一方面,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做到对客户的要求快速反应,必须及时接收和处理有关参与方的数据。因此,物流网络与平台的建设必须有工业企业、物流企业和系统集成商等方面的共同参与。另一方面,利用网络技术将第三方物流企业散布在不同区域的服务网点联结起来,改变有点无网、有网无流的状况,形成物流服务平台,提高物流营运水平。
5、实施人才战略,支撑第三方物流业长期发展。珠三角地区与物流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仅是装备、技术、资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观念和知识上的差距。面对珠三角第三方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的现状,各物流企业应考虑联合相关机构或高等院校致力于培养精通专业、擅长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第三方物流企业应着重制定人才战略措施,适时吸纳社会上具有丰富经验、专业技能熟练的人员,加大对业务人员的培养力度。
珠三角地区作为当前世界最大的出口商品加工区,具备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和辽阔的经济腹地。在当前国家有关建设“大珠三角”政策的背景下,第三方物流以其特有的优势,把握机遇,克服障碍,必将成为未来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责任编辑:垠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