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增长低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2009-05-25 02:20王仕军李向阳
开放导报 2009年2期
关键词:悖论劳动力经济

王仕军 李向阳

摘要本文从我国是否存在就业悖论、造成就业悖论的原因、如何化解就业悖论三个层面,对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探究我国就业悖论问题的文献进行了简要梳理。

关键词就业悖论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628(2009)02-0066-08

作者简介王仕军(1973-),山东高密人,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新制度经济学。李向阳(1979-),河南夏邑人,南京陆军指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新制度经济学。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高增长、低就业情况日趋严峻,与“奥肯定律”所反映的情形产生明显反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被人称为“中国就业悖论”。人们从不同角度开展研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我们将近几年国内研究此问题的文献进行了简要梳理。

一、中国就业悖论是否存在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就业悖论是不争的事实。郝春虹根据新古典主义所推崇的柯布一道格拉斯函数,引入英国著名学者希克斯提出的非物化的中性技术进步因素,并充分考虑时间因素,建立了分析模型。她用该模型对1952-2005年间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数据进行协整回归,并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Granger CausalityTest),从而得出结论:中国经济增长与名义就业之间并未形成双向增长。但经济增长不是引起名义就业数量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即经济增长不能带来名义就业水平的提高,这样就出现了“奥肯定律”悖论。即就业增长只是单方面提高了经济增长率,但经济增长并不同时对称地回报就业水平的提高。短期内,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基本是同步变化的,但长期趋势上,在现有增长模式下,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是对资本、资源投入的需求增加。

陈桢对1979-2004年间GDP的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1990年就业增长率异常,采用前后两年的均值1.5)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所得到的相关系数仅为0.1463,显示两者之间相关。根据同期GDP与就业人数所得到的相关系数为0.8663,显示两者之间相关性较强。这说明经济增长是决定就业总量增加的基本条件;受就业弹性的影响,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之间存在非一致性。在就业弹性下降的情况下以及受其他因素的影响,高经济增长率可能伴随着低就业增长率。我国经济运行并没有遵循“奥肯定律”所揭示的一般规律。

时晟蓉根据1981-2005年中国GDP增长与就业的数据,使用奥肯定律模型的数理方程,运用SPSS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了如下的结论:一是从就业增长的弹性看,我国奥肯定律的偏离现象明显;二是从失业率变化量和GDP增长率的相关关系看,我国奥肯定律偏离现象明显。

但蔡昉等学者认为,如果把在统计中遗漏的城镇就业包括在内,经济增长的就业效果仍然是乐观的,不能认为我国出现了明显的就业的“奥肯悖论”。在加总城镇全部注册单位就业人数之后,还有很大一部分就业没有包括在其中。即根据住户调查得到的真实就业人数,与根据统计报表制度汇总的单位就业人数之间,形成了一个差额,可称之为就业余项。这部分就业者占全部城镇就业人数的比重,在1997年以前只有10%左右,此后大幅度增加,2005年达到36%,接近1亿人。由于就业制度改革以来城镇就业继续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就在这部分,其就业的实现方式值得关注。有两个原因导致这些人没有在就业报表系统中得到反映。首先是部分单位的缺失。相当多的就业人员或者作为自我雇佣劳动者,或者在个体、私营企业就业,而这些自我雇佣和个体、私营企业没有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因此这些就业在报表制度的统计中被遗漏了。其次是部分劳动者的缺失。包括许多国有大企业在内的工作单位,不再把再就业人员以及一些新吸纳的就业人员统计为本企业职工,而是列入外包劳务项目,这也导致漏报和低估。

二、是什么造就了中国的就业悖论

1、经济增长方式缺陷论。吴淑娴认为,我国增长模式是就业排斥型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偏爱大企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第二,中小企业创业与发展成本高。第三,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2、劳动力供求失衡论。黎玉柱、周红梅认为是劳动力供求失衡造成了我国的就业悖论。从劳动力需求角度看:一是经济体制改革。进入转型期以后,随着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企业的效率意识不断增强,国有企业不再以“社会责任”作为用人目标,加上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和内部体制问题的逐渐暴露,大批国有企业被迫关、停、并、转,续存的国有企业纷纷采取“减员增效”、“下岗分流”措施,结果导致了占用绝大多数社会经济资源的国有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不增反降。二是产业结构调整。整个转型期内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靠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高速增长来推动。而相对于第三产业而言,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由于资本密集程度或资本有机构成要高得多,同量的资本投入所能推动的就业增长要小得多。三是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在我国转型期初期,出于赶超思想,政府将稀缺的资金大部分投向资本密集型的大型企业和产业,从而影响了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吸收劳动力强的中小企业的发展,结果在导致整个经济系统技术进步的同时,导致了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四是城市化发展不足。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相对于经济增长严重滞后,并低于其他同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2004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只有42%,低于正常标准13个百分点。城市化发展的滞后,严重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影响了就业的增长。

从劳动力供给看:一是人口基数大,劳动参与率高;二是很多劳动者的就业观念不正确;三是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吻合。

3、宏观经济政策缺陷论。张希君认为,我国1998年以来实施的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虽然显著拉动了经济增长,但由于其引导的投资方向,主要是资本密集度高、就业吸纳能力低的行业,从而导致反周期措施拉动就业的效果比较微弱。

4、“奥肯定律”适用的前提不具备论。孙敬水等人认为,奥肯定律的成立有其隐含的前提:发达的单一的市场机制;相对稀缺的劳动资源;失业的公开化形式;不存在大幅度的技术革新;人口按一个相对固定的速度增长。这些前提是理解和应用奥肯定律的关键。奥肯正是在这些隐含的前提下经过计算得出美国的失业率变动与国民生产总值缺口之间的比率基本是在2~3之间。中国的现实情况与奥肯定律适用的前提是明显偏离的。与发达单一的市场经济体制不同的是,中国经济正处于双重转轨时期,即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转轨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全面升级,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调整和变化,失业问题显得尤为复杂与特殊。

5、要素价格扭曲论。周天勇认为是要素价格特别是资本价格的扭曲导致了中国GDP就业弹性下降的趋势。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中国应该大量

使用要素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较少使用相对匮乏的资本资源。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应当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符合要素的禀赋结构,达到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双重效果。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延续了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并将绝大多数贷款投向国有部门,进而改变了要素的自然价格结构,出现了过度投资行为,资本密集型企业得到迅速发展,资本替代劳动的趋势明显,并对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直接导致了就业弹性的下降。

6、劳动保障法制建设滞后论。程连升认为,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事实上产生了对劳动力的旺盛需求,但由于劳动保障法制建设严重滞后,满足经济发展中劳动力需求的方式却发生了部分变异,即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并不是完全通过正常的增加劳动力雇佣人数的方式来满足的,有一部分是通过延长就业者劳动时间的方式来解决的。这也就是很多学者所说的“过度劳动”问题。因此,企业中普遍的加班加点行为,抵消了经济增长所创造出来的一部分就业供给,从而成为导致中国经济“高增长、低就业”的特殊模式的主要力量。

7、资本深化论。王艾青、杨兆兰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资本深化,也就是说,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是以资本投入增加为主,而劳动的投入增长相对来说并不明显。因此,资本深化导致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其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弱化,甚至不断“挤出”就业的结果。尽管资本深化与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具有一定的不可避免性,但其出现更多的是与人为因素有关,资源的政府配置机制对此起着关键作用。对这一点,刘晓英进行了详细阐述,她认为,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虽然抛弃了政府集中资源和行政导向的重工业战略,逐渐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体制却具有典型的转轨经济体制特征,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地方政府过度介入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事务。换言之,我国的市场经济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地方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这种模式以及这种模式下形成的资源配置方式,直接影响各地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就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一致的重要外生制度因素。

8、经济结构失衡论。项俊波认为,高增长、低就业问题是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必然结果。经济结构失衡对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结构失衡影响就业总量,导致经济增长不协调、不稳定和不可持续,进而导致就业总量不稳定;二是经济结构失衡导致就业结构失衡。而经济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这样五个方面:产业结构失衡、投资消费结构失衡、金融结构失衡、区域经济结构失衡和国际收支失衡。梁优彩专门就投资消费结构失衡对就业的制约进行了分析,在他看来,最近几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超高速增长、消费增长慢于GDP增长的趋势仍在继续。消费需求不足导致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是我国就业压力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

三、如何化解中国的就业悖论

梁优彩认为中央政府应确保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综合措施的实施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着力扩大我国的消费需求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失衡的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并逐步优化。这样经济的高速增长就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逐步从根本上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

孙敬水等认为,我国目前的就业问题包括总量问题和结构问题。总量问题需要通过经济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来解决;而结构问题则更为复杂,一方面劳动力过剩,另一方面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加强就业教育刻不容缓。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补贴、鼓励研发、知识产权保护等的力度,因为这些政策不只是作为一种外在的因素维持经济的长期增长,实际上更是经济增长的催化剂,是经济增长的另一种投入。这些强调教育、研发和知识产权的经济政策不仅强调了它们在经济发展和解决就业问题中的重要性,而且提醒我们注意到扩大就业应以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为前提,而不能只是单纯地为就业而就业。经济的长期增长才是就业增长的前提和保障,扩大就业只是经济增长的手段,同时我们绝不能为了扩大就业而忽视技术进步的内在需要。

程连升认为,政府要调整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把充分就业作为制定政策的优先指标,只有这样,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才能走向和谐。在当下的中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要尽快树立起劳动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尽快建立保护劳工利益的有效机制,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扭转“高增长、低就业”的模式,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王艾青、杨兆兰认为应大力改变政府职能,加强资源的市场配置作用。同时,鼓励各类产业增加吸纳就业的能力是今后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不仅要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还要鼓励各类产业包括技术密集的产业尽量多用劳动力,使经济增长对就业产生更加明显的带动作用。实现上述导向,基础性的条件是使生产要素价格体系能够反映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性,使劳动和资本这两种要素的比价符合我国的要素禀赋,改变资金成本不正常偏低、导致企业以资金替代劳动的行为,以使企业在选择要素投入组合时对不同要素的相对价格保持敏感,在可能的领域中更多地使用劳动力。为此,加快资本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和城市劳动力市场化改革,使我国各个产业领域的资源配置,更合乎资本稀缺、劳动力相对过剩的现实,在同等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更多利用劳动要素,增加就业需求。

责任编辑:垠喜

猜你喜欢
悖论劳动力经济
我国劳动力市场薪酬体系发展趋势研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美妆悖论
知足者常乐
经济
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