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平
由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教材《钢琴》(四册),在全国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艺术教育本、专科专业钢琴课程中广泛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应。《钢琴》的教学对象是音乐学、艺术教育学中没有受过系统钢琴教育的成年师范学生。通过学习能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获得钢琴演奏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
《钢琴》第二册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三升三降、四升四降大小调音阶、琶音和和弦的弹奏;弹奏初等水平的中外名曲;学习钢琴键盘和声练习;钢琴独奏、重奏、合奏和伴奏的演奏形式。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来安排教学时间。一般来说,《钢琴》第一册教材的教学时间为一到两学期,第二册的教学时间为两学期。以下为《钢琴》第二册教材教法的介绍:
一、 《钢琴》课程的授课形式
《钢琴》第二册的主要教学形式是:钢琴小课指导与钢琴集体大课教学相结合。
1.钢琴小课的教学
在钢琴小课中,教师应为学生进行演奏示范,指导学生对新作品进行和声、曲式的分析,使学生体会和掌握钢琴演奏的不同触键方法和基本技法;学会听辨和弹奏钢琴作品演奏中各种不同音色的变化;学会聆听和表现音乐旋律进行的气息起伏;学会聆听和弹奏钢琴作品演奏中的和声和力度变化;能感受和把握不同时代钢琴作品的风格。
2.钢琴集体课的教学
在钢琴集体课中,教师可对20至40位学生进行课堂钢琴教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是:①音阶、琶音、和弦的新授课指导;②钢琴键盘的和声练习;③练习曲、乐曲、复调的新授课指导;④进行中外钢琴乐曲的四手联弹、合奏、重奏的课堂练习。
在集体钢琴课上,学生通过投影大屏幕,可以清晰地观看和聆听教师的演奏示范,并在自己的钢琴上,及时进行练习。在新授课时,教师指导学生视唱乐曲与练习曲,在键盘上进行分声部的视奏与视唱,并可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多次练习;对于乐曲中的难点,教师可设计多种不同的方案,让学生在课内反复练习弹奏,直到能基本理解和掌握。第二周授课时,教师可以采用小课的教学形式,也可采用集体大课的教学形式,通过师生的合奏和重奏,对学生的弹奏进行进一步评价和指导。
二、 《钢琴》课程教学的新理念
新钢琴课程在指导学生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技能,学习弹奏中外乐曲的同时,还应注重的教学目标是:
1.音乐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钢琴技能的学习中,学生能获得音乐要素、音乐听觉的形成、音乐的记忆、音乐分析、音乐节奏感、音乐感形成的全面培养。在钢琴作品弹奏的学习中,学生能学会理解音乐;准确表现音乐的内容;感受不同时代、地域钢琴作品的风格,体验钢琴音乐文化的多元性,这些都是师范钢琴教学中不可忽略的培养内容。通过钢琴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热爱音乐、热爱音乐教育,为其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2.音乐教师技能的培养
培养师范生掌握中、小学音乐课与音乐活动的教学技能,是高校音乐教师教育的重要任务。歌曲的即兴弹唱、歌曲的即兴编配、歌曲的边弹边唱、钢琴的即兴创作与弹奏,都是现代学校音乐课堂教育不可缺少的专业技能。现代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师的培养模式,应做到音乐课程之间的融合,课程中内容应互相渗透,才能获得音乐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效应。
3.音乐创造力的培养
在高校的现代钢琴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应用现代多媒体科技,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即时地进行合奏、重奏,进行课堂的音乐创造性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弹奏、师生互动的聆听与评价、即兴创意的练习,有序地安排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钢琴键盘上调性与和声变化的弹奏、音乐主题与发展的即兴弹奏、歌曲伴奏的即兴编配与弹唱等课堂的创意活动,培养学生音乐思维的形成、音乐创造力的发展。
三、《钢琴》第二册教材应用的教学方法
1.音阶、琶音、和弦的学习
通过《钢琴》第二册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三升三降、四升四降大小调音阶、琶音与和弦,并能够在四个八度内,用中等以上的速度,流畅地弹奏。认识五升五降、六升六降音阶、琶音及和弦。可应用集体大课的教学方法授课,使初学的成年学生获得很好的学习效应。
2.乐曲与练习曲的教学
在第二册中,基本选用篇幅短小的中外练习曲、复调曲、乐曲与乐队、歌曲改编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要求学生能准确地按照乐谱视唱与视奏,分组、分声部地弹奏与合奏。把握和体验、、、、等不同节拍旋律进行的节奏韵律感。学习倾听和感受音乐进行中的和声、调性与力度的变化。学会分析单段体、两段体、三段体、回旋曲、变奏曲、古典小奏鸣曲、奏鸣曲等乐曲的曲式结构。学会连音、跳音、非连音等不同的钢琴奏法。了解中外不同时代的著名作曲家的作品。
在练习曲的弹奏中,学会双手能快速、均匀、流畅地弹奏四升四降大小调的音阶上下行旋律、琶音分解织体、带装饰音的旋律、多声部复调的练习曲。学会做到手指触键动作独立、准确而敏捷,上臂力量通过手腕均匀地传送至指尖,弹奏声音饱满而有颗粒性。弹奏多声部的旋律进行时,手指弹奏声音歌唱丰满而有层次变化。
在乐曲的弹奏中,学会运用准确的速度弹奏四升四降大小调的乐曲。在弹奏巴罗克、古典、浪漫、印象、现代的乐曲和乐队、歌曲改编曲时,学习倾听不同风格音乐旋律进行中的和声、调式、力度的变化。学会应用钢琴演奏中手指的不同触键方法,表达音乐进行中的各种情绪(忧伤、安静、宁静、热情、激动、欢快、诙谐),把握旋律歌唱进行的气息变化,表现多声部旋律流畅进行中的声部层次变化,聆听和寻求钢琴演奏中的音色变化,描述音乐旋律进行中的各种场景、人物和事物。
3.四手联弹
四手联弹的乐曲选自歌曲与乐曲的改编曲,旋律优美流畅、和声结构严谨、篇幅短小简洁,易于弹奏记忆。教师在教授四手联弹的乐曲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在课内进行集体弹奏,教学过程是:①齐奏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②分组分声部弹奏;③各声部进行交替合奏的练习。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做到:把握统一、适当的速度,在内心感应音乐进行的节奏韵律;能分析乐曲的结构、和声与变化织体,倾听音乐进行的和声色彩变化;能学会控制不同声部的力度变化,倾听旋律声部与伴奏声部的歌唱进行。通过四手联弹乐曲的课堂齐奏、重奏、合奏,培养学生稳定的演奏心理状态以及与他人合作弹奏的能力。四手联弹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学会对乐曲结构、主题发展的分析;学会倾听音乐和声、力度的变化;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全面的音乐感。
4.键盘和声练习
《钢琴》第二册中,每单元的最后安排键盘的和声练习(两升两降大小调):在不同音区上弹奏两升两降大小调上的正三和弦、属七和弦和终止四六和弦;在不同音区上弹奏和弦的连接;学习弹奏简易的歌曲伴奏并进行移调弹奏练习。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最好采用钢琴集体课的形式进行,在教师有序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调性与和弦的转换弹奏,进行和弦与音型的变化练习,这是钢琴课堂教学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能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理解力,学会聆听和分析音乐的方法,获得钢琴键盘的应变应用能力,形成推理、记忆、思维迁移、对比的学习习惯。
第二册《钢琴》教材每单元安排的教学内容较为丰富,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程度,为不同的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曲目,在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交流、聆听、欣赏和评议,有助于学生间的互相学习,获得良好的教学效应。学生考试的曲目可以在平时学习的曲目中挑选。学生通过第二册《钢琴》教材的学习,初步掌握钢琴弹奏的全面知识和技能,为第三册《钢琴》教材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