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敏 刘孝慧 朱训永 郭 荣 孙祥仓 金贵峰
摘要 阐述了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特点,分析其发生现状及原因,提出了综合防治策略,以供水稻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特点;发生原因;防治策略;江苏南京;六合区
中图分类号 S435.11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5-0127-01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媒介昆虫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现已成为六合区水稻生产上最为重要的病害之一。六合区在20世纪90年代末零星发生,2003年以后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发生程度逐年加重,到2005年全区发生面积已达9 100 hm2。但在 2006年以来,对该病采取了“控虫治病,切断毒源”等措施,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面积下降为833.3hm2, 2007年发生面积已控制在300hm2以下。现将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与防控情况浅析如下。
1 发生特点与症状
1.1 发生特点
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水稻苗期至孕穗期都可由灰飞虱传毒危害,最易感病的生育期在苗期至分蘖期;其发生程度与品种、播期、种植方式等因素有关。从品种上来看,粳稻发病较重,杂交中籼稻发病较轻;从播期来看,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发病较重;从种植方式来看,育苗移栽的水稻发病较重,机插秧及直播稻发生较轻。
1.2 田间发病症状
一是在苗期发病。心叶基部出现褪绿黄白斑,后扩展成与叶脉平行的黄色条纹,条纹间仍保持绿色。不同品种表现不一,粳稻和高秆籼稻心叶黄白、柔软、卷曲下垂、呈枯心状;矮秆籼稻不呈枯心状,出现黄绿相间条纹,分蘖减少,植株矮小,重病株提早枯死。其引起的枯心苗与三化螟为害造成的枯心苗相似,但无蛀孔,无虫粪,不易拔起。二是分蘖期发病。先在心叶下一叶基部出现褪绿黄斑,后扩展形成不规则黄白色条斑,老叶不显病;籼稻品种不枯心,粳稻品种半数表现枯心;病株常枯孕穗或穗小畸形不实。三是拔节后发病。在剑叶下部出现黄绿色条纹斑,各类型稻均不枯心,但抽穗畸形,结实很少。
2 发生现状及原因
2.1 发生现状
一是媒介昆虫灰飞虱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据2005~2008年田间调查表明,冬后麦田灰飞虱虫量分别为3.8头/m2、629.8头/m2、472.5头/m2、1 619.9头/m2;1代秧田灰飞虱虫量分别为420.1头/m2、184.5头/m2、234.2头/m2、480.1头/m2。二是发生面积在减少。在2005年六合区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面积达9 100hm2,但在2006年发生面积下降为833.3 hm2,2008年发生面积已控制在300hm2以下。
2.2 主要原因
一是近几年冬季气温偏高,对灰飞虱越冬有利,造成田间数量较高。据气象资料反映,近年越冬期气温比常年偏高2℃左右,因而对灰飞虱越冬有利,造成冬后基数大,1代虫量高。二是田间环境适宜灰飞虱生存和栖息。当前,农户种田的积极性还不高,他们不再重视农业生产,田间管理粗放,杂草丛生,适宜灰飞虱生存。三是农户不重视小麦田及秧田灰飞虱防治。部分农户主要在水稻发病后进行防治,不重视麦田及秧田防治,特别是不重视麦田灰飞虱的防治,致使发生基数大,虫量高。四是抗病品种大面积种植,致使发病面积在减少。水稻条纹叶枯病主要在粳稻上发生严重,近年来六合区大力实施了水稻良种补贴工程,大面积推广了粳稻抗(耐)病品种,实施面积达5 000hm2,占全区粳稻面积95%以上,基本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五是直播稻及机插秧面积在扩大,控制了病害的扩展。粳稻采取机插秧或直播稻的栽培方式,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2008年六合区直播稻和机插秧面积达2 500hm2,占粳稻面积35%。
3 防治策略
3.1 选择抗病品种
2008年结合江苏省水稻良种推广补贴在六合区实施,推广使用了宁粳3号、盐粳9号和南粳44等3个抗病品种,实施面积7 200hm2,占全区粳稻面积96.3%,全面控制了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
3.2 破坏灰飞虱的生存环境
主要是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破坏灰飞虱栖息环境,减少过渡寄主,降低发生基数,减轻对大田的危害。
3.3 加强麦田、水稻秧田及大田灰飞虱的防治
一是在三麦穗期病虫防治中添加乐斯本等配方药剂,兼治灰飞虱,压低基数,减轻秧田防治压力。二是在秧苗二叶期用高效农药锐劲特防治灰飞虱,移栽前2~3d再防治1次,坚持带药下田。三是在水稻本田期重视对2代、3代灰飞虱防治。在防治策略上,实施统防统治,做到统一时间、统一配方、统一施药,提高对灰飞虱控制效果,防止病毒传播。
3.4 大力推广机插秧,应用直播稻,控制病害的扩展
采用栽培避虫措施,大力推广机插秧技术和应用直播稻。利用塑盘育秧,推广机插秧技术;缩短秧龄期,错开灰飞虱在麦收后的扩散高峰期,以达到栽培避虫目的。
4 参考文献
[1] 郑立金,朱训永,叶如林,等.灰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21):169-170.
[2] 王凤立,贾韬.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8(2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