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挑战美元的地位?

2009-05-22 11:31
中国经济信息 2009年8期
关键词:欧元区欧元货币

美元的独大使美国有了绝对的印钞权,从而得以向全世界转嫁危机,这令美元储备货币的地位遭到众多国家的质疑。而随着美联储印钞机的开动,美元加速贬值,其它货币挑战美元的野心也逐渐升温。然而,环顾现在的国际格局,依然没有另一个能在各个方面都与美国同日而语的国家,更没有哪个国家的货币能够“单挑”美元。

近年美元汇价反复寻底,以美联储编制的美元兑主要货币指数来看,目前已经跌破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低位。美元汇率问题的发展颇受注目,并引起对美元地位下降的疑虑,尤其是近年来国际上已经时有各国中央银行增持欧元储备之说,石油出口国也在酝酿改变以美元作为石油贸易结算的长期做法。无疑,如果国际市场有另一种货币具备与美元相若的条件,那么美元的国际地位将面临实质性威胁。显然,在主要货币之中,最值得探讨的是欧元是否扮演更主要的角色,从而挑战美元的国际地位。

欧元:主要对手?稳定不足

参考欧盟和欧洲央行的研究,欧元在一些国际货币功能上已经有一定发展,其中尤以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以及国际债务证券的发行货币更为突出。随着欧盟继续扩充吸纳新成员,不少国家会以加入欧元为长远目标,这样欧元在欧盟成员国之间的普及程度不免提升,并助长其国际地位。与此同时,一些美元区国家也明显增持欧元外汇储备。

不过,如果更仔细分析有关数据,就会看到欧元的普及仍然不够全面。最主要的问题仍然是欧美的经济实力对比。欧元区经济增长潜力上升仍然只是一种估计,而且这种上升的程度也有待验证。欧元面世以来欧元区的数据显示,1999-2006年间平均经济增长水平为2.2%,仍然落后于美国,欧元区经济周期表现仍然较受美国带动。近期欧洲亦面对美国次贷风暴影响,至今欧元区经济的实际表现仍没有明显突破。另一方面,美国经济的发展也是关键,在缺乏实质证据时,国际市场估计不会轻易作出欧元区中长期经济实力将赶上美国的判断。

其次,新加入的成员,要达到欧元区一致性标准尚需时日。IMF指出,新欧盟部分成员因加入欧元而使利率大幅下降,从而引起房地产价格上涨,造成经济和通胀领域的压力,并且难以短期内消除。这提示大家,新成员将引起因资本流入形成的经济过热压力,从而成为区内货币政策相矛盾的导火线。即使参与欧元成员已满足欧盟定下的“一致条件”,看来也难以防范这方面的风险。

作为多个独立主权国货币,欧元含有一定潜在不稳定元素的问题。如果说新欧盟成员影响尚不足惧,那么尚未加入的主要欧盟成员如英国、丹麦及瑞典,往后部署加入欧元则可能令区内协调面对较大考验。当然,这些国家可能继续保持本国货币,但国际间如何看待这其中的隐忧,仍然颇难估计。

此外,欧元区金融市场的流通性,也可能限制欧元进一步普及。由于欧元成员仍然是不同的独立国家,所发行债券的信贷风险并不等同,这将对国际央行增持欧元作为官方储备形成制约。另外也有声音对欧元区内的金融监管分散表示出疑虑,虽然欧洲央行统一货币政策,并在最近信贷紧张局面之下表现出稳定货币市场的决心,但是银行监管还没有实现有效统一,这样就不能更有效保证成员国银行体系的稳健性。

人民币:代替美元任重道远

中国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人民币的坚挺由来已久,所以不失为美元的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那么,人民币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威胁美元的地位,以及其成为世界货币的可能性又有多大?

近日,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公开谈到港元与美元脱钩的可能,在姿态上打破了禁忌,虽然在立场上并无新意,但反映了人民币的“冒起”,日益受到国际金融界和投资者关注。

至于香港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方向,是与内地愈来愈紧密,与人民币的关系也愈来愈密切。现时日常买卖中,不少超市商店接受人民币付款;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逐渐增加;而香港和内地的庞大贸易往来,也将可以用人民币来结算。

不只在香港,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亦逐渐提升。金融海啸暴露了全球经济惟美元是瞻的弱点,以及中国成为罕有的不陷经济衰退体系的强项,国际对人民币日益关注。二十国峰会,已被认为是削弱美国在国际金融的话语权和增加中国等新兴国家发言权的场合。

继总理温家宝表示担心中国在美国投资的保值问题后,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发表文章,不点名地提出现时各国以美元为储备的缺点,建议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作为储备货币的角色,并由“值得信任的国际机构”把全球储备资金的一部分集中起来管理。这显然是对美元地位展开攻势。

贸易方面,内地不但与香港,与东盟也会推行人民币贸易结算,逐步减少对美元的倚赖,增加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流通,也是为人民币日后自由兑换试水温和铺路。

然而,这些长远发展,并非水到渠成。欧洲经过半个世纪才发展出“欧罗”,即使如此,也取代不了美元作为各国主要储备和贸易货币的地位。然而,随着香港回归,中国国力日渐增强和人民币认受性提高,在联系汇率维持不变下,亦大力增加了本地货币和汇率的稳定性。

卢布:改字当头?话语权尚不足

作为金砖四国之一,俄罗斯在世界经济与政治版图上,都有着一定的地位与影响,而其欲在重建国际金融新秩序中争夺话语权的目的当然也是题中之意。

在距G20伦敦金融峰会还有半个月的时候,俄罗斯高层就已频频发出信号,不断向外公开阐明其对重建国际金融体系的想法和建议。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表示:“伦敦G20峰会将是迈向改革世界金融制度的重要一步”。梅德韦杰夫强调:“G20峰会的日程包括必须组建新的金融体制,而这一新的金融体制能比现有金融体制更为有效和成功,能够在事实上成为依据国际法并考虑各方利益来解决最复杂问题的主要工具。”

俄罗斯总统官方网站此前公布了一份俄罗斯对G20峰会的一揽子建议,透露出莫斯科希望在重建国际金融新秩序中争夺话语权的决心。

俄版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涉及建立国际金融体系新架构的原则、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途径,以及实施宏观经济调控和金融监管的建议等。此方案称,为确保世界经济在全球化条件下正常运行,必须建立“稳定的、可预见的和按照既定规则发挥功效的”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

方案还明确指出,建立国际金融体系新架构的原则包括:各国与国际的金融调控机制标准协调一致;广泛参与的、负责任的决策过程,在国际协调机制合法化的基础上发挥实效;所有参与者的行动透明化;以及公平分担风险等。

其一揽子建议包括改革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在投资领域对发展中国家继续支持的为世界普遍关注的8方面建议。而就俄国本身而言,欲将莫斯科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则是其主要目的。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在当前形势下,这一发展战略设定的指标显得有些过高,但这充分表明俄罗斯对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期待和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争取更多主动权的决心。

日元:雪藏实力?觊觎亚元

近年来亚元出台的问题已经悄悄在国际市场升温,特别是在美国副财长亚当斯访问东京后。长期以来,市场一直认为亚元的出笼得不到美国人的支持,原因是美国人恐怕蒸蒸日上的亚洲经济会再借货币一体化的东风,对美元和美国利益构成威胁。

分析人士指出,亚元有成为市场“新宠”的可能性,原因是美国政府的代表发出了支持亚元的声音。美国财政部负责国际事务的一个副部长在东京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的一次闭门会议上透露,美国认为,过去所谓美国对亚洲货币单位的态度存在“一些混淆”,“我们不把亚洲货币单位视为是美元的一个竞争对手。”亚当斯的这一表态,对未来外汇市场的影响力巨大,因为这意味着华盛顿希望日元走强。

面对亚元,面对日元巨大的升值可能性,日本政府怎么想?从现在日本政府的态度看,日本在跟中国较劲。为了紧盯人民币,日元拼命“雪藏”日元巨大的升值空间,或者说,为了在未来的亚元中占据更大的份额,必须预留巨大的升值空间,以跟人民币展开“升值”赛跑。所以故意推迟结束“零利率”政策。

未来世界,将迎来货币体系的整合,而这个整合的前提是亚洲货币体系的整合,即必须在经济进步最快的地区——亚洲,形成统一的货币体系,然后组成以美元为中心,以欧元和亚元为两翼的货币体系。必须强调,这个货币体系是容不得“第四极”的,它绝不是世界货币俱乐部,而是经济实力和货币信誉的“准金本位”代表,谁有了这些货币,就等于有了发行基础货币的“金本位”,所以,它必须坚持“宁缺毋滥”和少而精的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币要走向世界,必须先与亚元组合成为世界货币或亚元的“领导者”。对日本而言,它先放出“烟幕弹”的目的就是为了麻痹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这就是日本政府的如意算盘,也是日本政府为什么一再推迟结束“零利率”政策的主要原因。

猜你喜欢
欧元区欧元货币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三欧元淘得百年玉
欧元二十年
古代的货币
The Euro Turns 20欧元20年
欧元20年
古代的货币
钱荒遇上货币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