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

2009-05-22 11:31贲维松
广西教育·A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住宿生寄宿生寄宿制

贲维松

农村小学寄宿制,是调整学校布局,高效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而采取的有效之举。

我校是地处边远山区的一所农村中心小学,从2008年春季起,我校合并周边5所村级完小、教学点,创办成寄宿制学校。学生来自全乡6个村委近30个自然村,离校最远的有70里,上学路远且难走。全校现有教职工25人,学生390多人,寄宿学生由30多人发展到125人。

笔者在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方面有一些心得,浅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对走读生来说,寄宿生有四个方面的优势:

(一)寄宿制有助于学生形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从周一到周五,寄宿学生都在学校生活,在校时间长,学习时间充裕,学习精力集中,学习情绪稳定,学习氛围浓郁,学习环境良好,有助于学习习惯形成。学校对学生管理到位,教师对个别学生指导及时,同学之间互帮互助方便,有利于学困生补漏补缺,优等生拓展延伸,中等生提高学习成绩。一年来,寄宿生与自己以前相比,在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方面都有所提高。

(二)规范集体生活管理,有利于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寄宿生在校过集体生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在学校大家庭中生活,有集体舆论导向,有激励机制,有校园文化熏陶,有统一作息时间的安排,有不同时段活动形式,有教师言谈举止影响,有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宿舍管理员全方位的指导、督促和管理,为农村小学生形成良好行为和提高竞争意识而创造比家庭更优越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养成关心他人和互爱互助的品质。

(三)加强生活锻炼,有利于提高学生自理能力。现在农村小学生80%以上是独生子女,离开家庭、离开父母,过寄宿生活,生活自理,有利于克服自身娇惯任性、不合群、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意志脆弱等缺点。保管财物、统筹开支、刷碗倒水、洗衣叠被,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的困难自己克服,是生活压力,更是对自理能力的锻炼。在群体共处中学会关爱、学会合作,在自理中学会生存、健康成长,寄宿生与在父母关心呵护下成长的走读生相比,其自主、自理、自律能力都强得多。

举办寄宿制学校,初期也出现一些问题。以我校为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基础设施建设不太适合使用,后续建设未有及时跟上。举办寄宿制学校初期所建的食堂、厨房、餐厅、厕所显得比较小,学生宿舍床位比较少,后期又合并几所村级小学,增加寄宿生,床位就不够用了。每间宿舍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学生洗澡不方便。特别是冬天,学校没有条件为学生提供热水洗澡。

(二)教师住房紧张,不方便管理学生。举办寄宿制学校后,住宿生增多,教师住在学校才方便管理住宿生。学校住房紧张,大部分教师离家较远,早出晚归,只能成为“走教老师”。中午教师没有休息的地方,只能伏在办公桌上打个盹,这样影响教学。全靠几个生活老师管理近百名住宿生,工作负担比较重。

(三)住宿生花费较多,家长的经济负担有所增加。学生周末乘车往返需用10~20元,在学校食堂用餐平均每顿2~3元,每天最低消费需6元左右,不包括零花钱。这样一个学生平均每月消费近200元,一年需用1600元左右。国家每学年补助每名住宿生500元,相对以前就近入学,家长感觉经济负担有所增加。

(四)学生健康和安全成为困扰学校的最大难题。寄宿制学校不仅关注教育教学,还要对学生吃、住、安全和防治疾病等方面投入很多的精力。有人说,校长和教师现在已不是以教学为主,而是以学生的安全为主。寄宿制学校校长、老师身上承担的责任很大。

一是交通安全问题。学生每周上下学基本是由家长用自行车、摩托车等接送。有的家长租用农用三轮车、“柳微车”,经常出现严重超员现象,存在着交通安全隐患。

二是学生身体健康问题。寄宿制学校实行封闭、半封闭式管理,校长也想组织学生登山、野炊,但怕出现安全问题。如果学生在活动中受伤,学校承担责任,负责赔偿,往往会“倾家荡产”。目前,我校文体设施不齐全,学生锻炼条件和时间不够。有些家长反映学生体质下降,对疾病抵抗能力比较差。

三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生从六七岁就离家住校,缺少父母亲情关爱,造成对父母的疏远和冷淡。许多学生刚住校时因为想家而哭闹,过一段时间后逐步适应集体生活,随之也产生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五)寄宿制学校教师工作压力过大,生活教师不适应。寄宿制对农村学校管理提出新的挑战。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都比较差,每周五天时间吃住在学校,教师既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又要管理学生,其工作艰辛可想而知。如果遇上学生半夜生病等情况,就更加辛苦。可以说,为职业道德,为肩上的责任,寄宿制学校的教师苦苦地支撑着。

目前,生活教师大都由任课教师担当,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他们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但缺乏少管理住宿生的经验,常常手忙脚乱。另外,生活教师住校时间增多,照顾家庭和孩子的时间相对减少,有些不太适应。实行寄宿制管理之后,专任教师们不仅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还要管理学生的住、行等事项,加大了工作量。

以上是我校在举办寄宿制学校遇到的这些具体问题,有一定的普遍性。

我认为,解决上述问题,应从三个层面寻求策略。

(一)政府层面应进一步加大对寄宿制学校的投入。一是经费的投入;二是增加贫困寄宿生生活补贴费。国家每学期拿出大笔资金作为贫困寄宿生生活补贴,可谓雪中送炭。然而,这些资金平均到每个学生身上就显得少了。每天补助2元,少数寄宿生勉强度日,大部分寄宿生不够用。三是应当配齐足够的生活指导教师。建议:小学每30名住宿学生配齐1位生活教师。农村学校缺编,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只有配齐生活指导教师,才能让家长放心、学生舒心。教师编制应适度向农村寄宿制学校倾斜,为学校培养一批责任心强、敢抓、会管、会管的专业生活老师,使学校对寄宿生管理工作正规、稳定,减轻任课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工作压力。四是每所学校应配备一位心理疏导老师。寄宿生远离父母,有些是留守儿童,他们心理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障碍,学校配备心理老师很有必要。五是搞好寄宿制学校配套建设。建设足够的教师住房,教师才能“安居乐教”。将学校危改资金、维修经费、寄宿制建设经费集中统筹使用,进一步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的建设力度,配备功能室、会议室、图书室、电教室和文体活动器材,丰富校园生活。为寄宿生提供磁卡电话、电脑视频等联系方式,保证学生和家长之间交流有畅通的渠道。

(二)教育主管部门层面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对寄宿生管理包括组织管理、思想管理、纪律管理、餐饮管理、安全管理、住宿管理、学习管理等。教育部出台了《国家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管理暂行办法》;本地教育主管部门应做出更加具体的规定,比如制定《生活老师管理制度》等。加强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联防机制,消除寄宿制学校各种安全隐患。为离家较远的寄宿学生补助交通费,杜绝乘坐“三无”车辆和农用车,有条件学校学生配备校车。

(三)学校层面在寄宿生管理上狠下功夫,重点抓好“吃、住、行”。“吃”就是解决好吃饭的问题。学校在“微利保本”的原则下,搞好对食堂的经营,确保学生食品卫生安全。把“微利”返回到学生,每月会餐一次,既改善学生的生活,又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学生在集体会餐中学会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住”就是要创造宽松和谐的住宿环境,使寄宿生感受到集体生活的温暖、温馨。学校建立“住宿校行政领导——生活指导教师——班主任——寝室长”管理系统,促使宿舍做到物品摆放有序、地面干净、纪律良好,保证学生生命财产安全。“行”就是加强寄宿生往返学校交通安全的管理。

做好上述工作,才能发挥寄宿制学校的最大效益,体现寄宿制学校的优越性,让家长、学生感受到国家以及各级政府的温暖。

猜你喜欢
住宿生寄宿生寄宿制
农村寄宿生有效管理对策分析
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
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初中寄宿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疏导
寄宿与非寄宿初中生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比较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初探
农村小学住宿生安全管理
如何做好住宿生的管理工作
农村寄宿制初中实施特色音乐教育的实践研究
每天给“小小寄宿生”一个香甜的梦之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