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寿克
[摘要]高校贫困生存在着自卑感重、心理焦虑、敏感孤独、精神抑郁等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自我不和谐、社会不和谐、家庭不和谐、学校不和谐等因素造成的。对此,应采取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提供适当方式的经济帮助、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等措施,帮助贫困生走出心理困境。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的迅速推进,社会竞争日趋激烈,高校贫困生因经济等方面的压力而在心理上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了贫困生身心和谐、家庭和谐。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已引起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应加强研究,思考对策。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自卑感重
贫困生与一些大学生在经济背景及某些特殊生活阅历方面存在着较大反差,一些刚刚进入高校的贫困生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他们往往觉得自己先天不如别人,在他人眼里地位低下,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什么都干不成,由此导致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可以说,自卑感重是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普遍表现。
(二)心理焦虑
贫困生承载着家庭和个人对未来更多和更高的期望,希望通过自己发奋成才来彻底改变自己和家庭的贫困境遇和现实命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现实问题难以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和拼搏得到解决,例如,为维持生存奔波打工而没有足够的学习时间,造成更加沉重的身心负担。这就使他们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焦虑的状态。
(三)敏感孤独
贫困生具有融入群体、得到别人接纳和认可的强烈愿望,具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不希望别人看到自己心理上的自卑和脆弱,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帮助。一些贫困生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出现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常常让周围的同学感到难以与之相处,难以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久而久之,贫困生很容易使自己陷入敏感孤独的境地。
(四)精神抑郁
贫困生是一个非常自尊自爱的群体,他们有着与其他同学一样的强烈求知欲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经济压力和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尤其是他们对市场经济中所带来的一些社会不公平现象认识不足,会让他们对大学生活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不愉快和压抑。长时间的不愉快和压抑,容易使一些贫困生的心理慢慢转向精神抑郁。
二、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自我不和谐因素
自我不和谐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内在原因。也是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一方面,贫困生往往对自我的认识不正确。有的贫困生因贫困原因,过于自我否定,不敢肯定自己的成绩,不敢展现自己的能力。对于挫折和失败的原因,他们常错误地归结为自身能力的缺乏,难以理智地评价自己,这就加剧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贫困生对贫困的认识态度不正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不良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也对贫困生的思想产生了影响,造成部分贫困生产生贪图享受的心理。但现实状况的贫困和目标的追求之间的矛盾性,非常容易导致贫困生心理失衡产生自卑感、焦虑感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二)社会不和谐因素
概括起来,社会不和谐因素主要体现在来自三个方面的压力:一是来自弱势群体身份的压力。根据社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身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归属。作为弱势群体的贫困生,因为自卑而导致种种心理问题,如有的贫困生因过度的自卑而形成过度敏感的自尊,以致对接受学校的困难补助都感到羞耻。二是来自择业就业的压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就业竞争越来越大,加上社会转型期间就业市场中存在的不正之风,都使贫困生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三是来自资助方式的压力。当今社会越来越关注贫困生的问题,并通过各种方式对贫困生进行资助,这本身是件好事。但由于我国的慈善事业尚不发达,机制尚不健全,再加上贫困学生的心理不够成熟,如果资助方式不当,善意的举动也会造成贫困生的心理失衡。
(三)家庭不和谐因素
在人格发育过程中,早期的环境和家庭教育被认为是大学生早期人格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吉登斯认为:“在正常的环境中,儿童投射到父母上的信任。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抵御存在的情感疫苗,这是一种保护、以抗拒未来的威胁和危险,这种保护使得个人在面对让人消沉的境遇时还能抱有希望和勇气。”然而,当前有不少贫困生的家庭因各种原因处于不和谐状态,在这样的家庭,父母往往以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教育孩子,甚至粗暴地干预孩子的自由和选择,这对贫困生早期的人格发展形成扭曲。
(四)学校不和谐因素
贫困生在进入高校后即处于新的群体中。将与外部环境形成强烈的互动性。一般来说,贫困生在进入大学以前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生活中的心理反差均没有进入大学之后明显,贫困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因学习成绩优异常常受到老师、同学呵护。而进人大学之后。家庭经济问题逐渐凸显,特别是相互攀比的不良之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校园文化,贫困生因为自己在经济上的困窘很难找到心理归属感,进而容易导致心理上的失衡,把同学交往中的一些正常行为加以误解,或是把一些小的误会加以放大,从而形成心理障碍。
三、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
高校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正确的贫困观,不少贫困生将贫困归咎于父母的无能、命运的不公。然而,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发达国家的一些大学生上学的费用都是依靠自己打工资助,与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父母的收入无关,同时,大学生自筹经费上学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全面实施和学分制的普遍推行,大学生勤工助学更是势在必行,且具有可行性。因此,高校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也应以同样高度的责任感加强对贫困生的人格教育,强化他们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意识,克服自卑情绪,鼓励他们在困境逆境面前不低头,正视困难,积极进取。树立正确的贫困观。
(二)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改善贫困生的心理状况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全社会都应关心和爱护贫困生,营造宽容和谐的心理氛围。各级政府可与高等学校一起探索建立与整个社会联系沟通的机制,关心贫困生的成长,支持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使他们充分发挥作用、密切配合,积极营造促进贫困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努力解决贫困生及其家庭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如就业、经济帮助、勤工助学、心理辅导、技能提高等。社会媒体可充分运用高校贫困生中顽强拼搏而获得成功的优秀
代表,抓典型,树榜样,进行及时正面宣传,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贫困生发奋成才的自信心,使他们以健康上进的心态面对人生的挑战。
(三)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
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对每个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校园内应提倡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鼓励通过自身的艰苦奋斗、靠自己的双手来换取劳动报酬,摆脱虚荣心理的困扰;可多开展一些增长知识、调剂生活的文化活动,进行一些深入实际、适应竞争的社会活动,多组织一些发展能力、健康身心的社团活动,以全面提升贫困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贫困生的健全人格;应注意加强班级、宿舍的管理工作,倡导同学之间树立相互关怀、真诚接纳、共同成长的理念,让贫困生能够得到经济上帮助、生活上关心、心理上支持,为贫困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兼容并包的的成长环境。
(四)提供适当方式的经济帮助
贫困生面临的经济困难是他们最大的心理压力。目前,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机制一般由奖学金、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和“减、免、缓”交学费等制度组成。困难补助和“减、免、缓”交学费目前都难以解决根本问题,而奖学金只与学习成绩相关。因此,高校一是应充分利用政府当前重视和推进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帮助贫困生得到完成学业所需要的最起码的经济保证,从而使贫困生基本上消除单纯因经济原因而导致的绝望性心理焦虑;二是应开展各种形式的勤工助学活动,合理、优先安排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校园和社区参加勤工助学和公益劳动,既获得报酬、解决经济困难,又得到锻炼、促进学习,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让贫困生在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救助和自我教育,实现自尊自信和自立自强;三是应采取适当方式对贫困生进行经济困难帮助,既使贫困生得到经济帮助,又不伤害贫困生自尊心。
(五)建设美满和谐的家庭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存在有其深刻而复杂的家庭背景,建设美满和谐家庭是解决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贫困生父母应从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出发,互相体谅,互相鼓励,形成良好的夫妻关系,为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牢固的家;应克服“等、靠、要”和“破罐子破摔”思想,为孩子克服困难发挥表率作用,提供坚强的精神支柱;应努力工作,为建设美满和谐家庭奠定经济基础;应经常与孩子联系,加强沟通,与孩子交流情感,及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尽可能帮助孩子解决一些能够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社会特别是政府应关心贫困生家庭,为贫困生父母提供就业、心理辅导等方面服务,使孩子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园,确保贫困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六)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应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工作。多数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属于心理失衡,可以随着诱发情境的消失或经过同学的帮助或自我心理调适而恢复正常,只有少数人属于心理失常或心理疾病。因此,高校应当开设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各种专题讲座,开展心理卫生知识普及活动,使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掌握心理调适以及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其次,应加强对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咨询辅导。对于刚刚发生或程度轻微的心理问题,应进行及时的针对性的咨询辅导,提供必要的行为指导,尽快把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再次,应加强对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诊断治疗。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一旦形成,就应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诊断治疗。在必要情况下,应与社会上专科医院的心理医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尽早加以矫正。总之,应采取种种措施搞好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把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内因作用与外因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自我调适来建构身心和谐的自我。建立积极适宜的生活行为模式。
(责编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