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建珠
今年4月15日,是胡耀邦逝世20周年。在他离开我们10周年的时候,也就是1999年的春天,我有幸在中共中央原总书记胡耀邦的家里采访了他的夫人李昭。10年来,李昭那朴实、平和、奶奶般慈祥的笑容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她对共青事业的关注、关心,对共青人的谆谆教诲、殷殷厚望,依然激荡着我的胸怀。
1984年,我大学毕业自愿到共青城工作,和共青人民一道经历了辉煌,也经历了困难和磨砺,深深为共青人屡挫屡奋的创业精神感染,更为共青人民对胡耀邦的一片深情所感动。多年来,我一直想写一本书纪念这位共青人民的垦友、“棚友”,书名初拟为《胡耀邦与共青城》,计划在1999年4月,也就是胡耀邦逝世十周年之际出版。这是个重大题材,为了获取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更好地把握书稿的内容,1999年3月初,我拟了一个提纲,托人呈送给胡耀邦夫人李昭,请老人家多多指点。
李昭,1921年生于湖南宁乡,与耀邦是老乡。16岁时,她放弃高中学业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8岁那年,她冲破重重险阻奔赴延安进入中国女子大学深造。1940年,李昭成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转入延安大学学习。延安大学的对面就是中共中央所在地王家坪。当时耀邦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常到延大作报告或参加学员的一些社会活动,他俩就这样认识了。共同的革命理想和追求象月老的红线一样把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1941年的冬天,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胡耀邦和李昭喜结连理。从此,她与耀邦风雨同舟,荣辱与共48载,没有谁比她更了解耀邦了。可是,她非常低调,多年不接受采访。
《提纲》送出后,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着北京的消息。两天后北京办事处的同志打来电话:李昭奶奶看了《提纲》,愿意接受你的采访,你赶快进京。
1999年3月12日,我和共青城团委书记黄惠华、驻京办主任江晓安找到北长街会计司胡同25号。这是北京千千万万胡同里的一个普通的四合院,要不是驻京办的同志做向导,我真的以为自己走错了门,难以想象曾经的总书记胡耀邦就住在这里。这座小院前门连着平民百姓的胡同,看上去院门已有好长时日没刷过油漆了,部分红漆剥落,所不同的是小院的后面连着中南海。李昭同志的秘书把我们领进客厅。厅堂上方悬挂着新华社记者杜修贤拍摄的耀邦那幅忧国忧民的遗像,画面上的耀邦显得清瘦,但双目依然闪着智慧之光。黑纱环绕着遗像,遗像的下方簇拥着杜鹃花、马蹄莲、百合和金灿灿的菊花。我们一行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耀邦三鞠躬。
“谢谢,谢谢你们想着他。”衣着朴素的李昭从房间出来迎接我们。“从共青来?什么时候到的?共青的同志们都好吧?”李昭象看到家乡人一样高兴,她一边让座,一边指着小圆桌上的水果说:“这是新疆带来的香梨,你们随便吃吧。”她转身又到房间里忙乎什么去了。趁这个时候,我细细地打量这个客厅:面积大约三四十平方米,竖立着4个大大的书架,书架的样式简朴,客厅的陈设也简朴,我们坐的沙发还是老式的布沙发,唯一“豪华”一点的摆设就是那个一米多长的金鱼缸,里面有一群红色、黑色、红白相间的金鱼在鲜绿的水草中游弋……过了几分钟,李昭从房间出来,手里拿着几个食品袋,一个个全部打开,有白瓜子、枇杷、香菇等食品,一个劲地叫我们吃。看到白发中少有青丝的老奶奶忙进忙出,我们实在不好意思,忙说:“奶奶,我们自己来,自己来,”李昭说:“随便吃,你们要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团委书记黄惠华代表共青城青年向奶奶问好。
我当时任共青开发区党委主办的《共青城》报的社长。我挑选了几份刊有纪念耀邦的诗歌、散文或图片的《共青城》报呈送给李昭,请她指教。李昭一看报头是耀邦的手迹,十分高兴。我向她介绍了《共青城》的出版、发行情况,特别介绍这是当时全国唯一的以耀邦总书记手迹为报头的报纸。
“谢谢你,谢谢你们费了不少心!”李昭紧紧握住我的手。
“前天江西省领导来了,修炎同志(时任共青开放开发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也来了,谈到了纪念活动,我们纪念的目的就是通过纪念活动把光辉的历史回忆一下。现在共青正处在困难时期,在困难之时如何振兴共青?这个我跟修炎同志说过,与省领导也说过:你们是不是以大庆为对象,北有大庆,南有共青,把共青的成长和大庆的艰苦创业精神相对应表达出来,长期发展下去。在困难的时候,对困难的态度有两种。一种是畏难不前,一种是迎难而上,你们要迎着困难上。共青的老垦荒队员对历史是有贡献的。共青是在困难中成长起来、以朴素的共产主义理想建设起来的,我们纪念耀邦就是要把共产主义理想扩展起来。”
我向李昭汇报了《胡耀邦与共青城》一书的运作计划、采访内容,并列出7个问题向她请教。
“奶奶,您能给我们说说耀邦同志青少年时代的故事吗?”
李昭拉开了话匣,她向我们讲述了耀邦的家世、父亲、母亲。她说耀邦从小爱学习,14岁投身革命,长征途中负过伤,在参加长征的8万多名将士中,幸存的不到8000人,他是幸存者之一。
“耀邦同志的归宿为什么选择了共青城?”我问。
李昭凝视着厅堂上方相知相爱了近半个世纪的革命伴侣的遗像,陷入了深沉的回忆之中:“我们没有想到他会死,没有想到。”“他退下来后下决心通读马列、学写诗、写字,有时与朋友谈谈,生活有规律,我们真没想到他会走得那么突然。更没有想过身后去哪里。我记得有一次他半开玩地说过,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都去八宝山。他去世后,我就想跟他有关的事情,从后往前想。”她说,之所以提出让耀邦的骨灰安葬在共青城,有三个原因:
一、耀邦在共青团的岗位上工作多年,他在共青团的工作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肯定。共青城不仅仅是江西的一个地方,而是他多年关心下开创的一项事业,是年轻人把伟大理想变为现实的事实。他和共青城的感情很深。凭着共青与他的感情,共青人是欢迎他的。还有一个就是共青城比较偏远,环境幽雅、清净,他可以回归大自然的怀抱。
二、耀邦从小参加革命,是大家熟知的“红小鬼”,他在江西战斗过多年,江西是革命的发祥地,也是他走上革命征程的第一站,江西苏区的几年锻炼,使他从一名少年成长为坚定的革命者。
三、哥哥耀福说:江西还是我们祖辈最早居住的地方。我们的祖先曾居住在江西,后因兵乱、饥荒迁到湖南浏阳。
当时,我把自己的想法向中央报告后,中央很快就同意了。1989年4月22日追悼大会后,新华社发布消息:胡耀邦同志的骨灰将深葬在他亲手创建的江西共青城的绿林之中。1990年12月5日,耀邦骨灰安放仪式在共青城富华山举行。李昭接着说:“耀邦生前就十分热爱自然,酷爱光明,他从大自然中走来,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祖国、人民、事业,他最终又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共青城正是我首选之地。”
李昭还对我提出的其他问题一一作了回答,对《胡耀邦与共青城》一书的提纲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她说:“你的那个《提纲》写得好,我觉得思想性强、感情也强。我说几点意见:一是突出主题,体现思想性。有伟大的理想,并一步步把理想变成现实,这是建场的指导思想,你们把理想变成了现实,在咱中国知名,不仅事业有了发展,而且走出了一条方向性的道路,所以我觉得这个可以写。当年共青很困难,出路在哪?就是放鸭子。加工板鸭,羽绒。当时大家努力去做,没想到这就走出了一条路,你们这一段摸索、创造出来的事业是非常可贵的,这一段经历和精神也是非常可贵的,老垦荒队员刚来江西那个时候没饭吃,吃黑豆,生活艰苦到了最低限度,但是我们凭着努力,开动脑筋,艰苦劳动,让地图上多了一个红点,荒野变成了城市,不毛之地变为了良田。当然,前进的道路上有坎坷、荆棘,所以我们全场上下要进行发扬优良传统和加快改革开放的学习与宣传,你们要多做点研究,通过宣传把大家干事业的心劲唤上去,大家心齐了,很多好的办法就能想出来,困难也就能克服。”
第二,可以写写机遇。说到这,李昭认真地问我们几位:“机遇是什么?”然后,她笑着自问自答:机遇是一个无情的情人,她微笑着急急忙忙地向你走来,你抓住了,她就是你的情人,你不去抓她,她就头也不回地走开了。你们那个高尔夫球场本来都解决了,又碰到一个新问题,当然,我也在跟你们争取。你们要抓住机遇。
再有,要收集资料,反复充实。《提纲》内容不错,但要真正写出来没有十几、二十几万字是不够的。如果今年出的话就写成一个简单的纪念文章,几千字就行。如果写的更完整些、篇幅大些的话,那就不一定要赶时间,大篇幅的要收集资料,反复充实。这就是咱们的历史的回忆,对艰苦奋斗建设共青城的回顾。
富华山上的胡耀邦陵园是李昭梦牵魂绕的地方。她看到《提纲》中有相关内容动情地说:“你们给他(胡耀邦)建墓没有花国家的钱,完全出于真实的感情,大家利用业余的时间,通过自己的劳动种树、采石等等,大家共同分担责任,有的根本不收工钱,有的只花了少量的钱。雕刻师、工人六月天没有加班费,却连着加班,这些让我们非常感动,这也可以看出领导与群众的关系,的确是众志成城啊!这些表现出了共青人的志气,真正的奋斗精神、艰苦创业的精神!这不是一个号召,一个动员的结果,完全是共青人出自内心的一份真情,这是很感人的。我看《提纲》绝对没问题,怎么衔接?你再想一想,前面加一段历史的回顾,后面加一段建设共青城的过程,再写新的历史时期共青城的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怎么发展?共青是个大家庭啊,有几条要进一步总结:一是要进一步把共青的光辉事业发展下去,要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的共青精神,不能大手大脚。要考虑考虑是一个钱当几个钱花?还是几个钱当一个钱用。二是要抓住机遇。你们原想在北京搞点事业,搞点经济贸易服装等等,结果总是谈呀谈的,总下不了决心,机遇失去了,大家也就没了积极性。哪里没有困难?大家团结一心抓住机遇就好办!三是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昨天李瑞环同志的报告很不错,胜利了,有成绩了要总结,遇到困难,失败了,怎么办?原因是什么?也要总结,我觉得他讲的话很有辨证法。失败了,就要上级给钱?那不可能!要群众少吃少喝?那也不行!”
说到这,李昭又从食品袋里倒出了一堆香菇、豆角,叫我们吃。我想这生的香菇、豆角怎么吃呀?她看出了我的心思,告诉我说:“这是熟食,朋友从台湾带来的,你尝尝,味道不错的。”每样我都尝了点,的确不错,味道独特,原汁原味,原形,原色,象新鲜的一样。李昭嘱咐:“你们也要想办法,让农业产业化,这香菇、豆角一加工吃起来方便,味道又不错,保持了原汁原味,又增加了产值,你们是不是可以想想办法,你们的许多农产品都是可以加工成熟食、旅游休闲食品的。所以这第四点就是:你们处在农业大省,要把农业的转化做好,农业深加工是很有前途的。当然大工业、高新技术,我们将来那是要争取上的。”
1998年,共青城夏遭洪魔,秋遇旱魃,直接经济损失3亿多,灾后重建,困难重重。李昭曾多次打电话问水情、雨情、旱情,如今她的心里依然牵挂着这件事。她仔细询问了生产自救情况,关切地说:“你们自己要发奋图强,恢复家园,大家捐了的钱要用在重建家园上。要发挥养殖作用,把堤修好,要疏通河道、清淤,可以以工贷赈。清除的烂泥可以堆到陵园后面或把路面加宽再种上树。这样一可增加风景,第二可以种点经济林,还有收获。耀邦是热爱自然的,他一直都提倡种树、种草,既可美化自然环境,又可以增加财源。”
老人思维清晰,谈起共青的创业历程如数家珍。她语重心长地说:“小陆啊,我这想一想理一理,觉得咱们有东西可写。你们奋斗了40多年了,近半个世纪的一些活动、创新都可以写。我们想想共青的振兴、繁荣会到来的,真有东西写。写的事情可由小到大,结论归结到共产主义理想。”
两个小时过去了,李昭谈兴犹浓,但她毕竟78岁了,不能太劳累,我们只得依依不舍地道别,请她抽空一定要到共青城来走走。“等等,把这些吃的东西带回家去,让孩子也尝尝。”她硬是把几个食品袋子塞到我手里,我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脑海里瞬间闪过孩提时代到奶奶家给奶奶拜年的情景,我们一行异口同声:“谢谢奶奶!谢谢奶奶!”
“我要谢谢你们啊,你们这么努力为他去做,这么远为他而来,充满感情,谢谢!”李昭与我们合影留念后,还要送我们出门。北方的三月室外春寒料峭,我们请她留步,送她进门,她老人家又再次把我们送到门口,表示有机会再到共青城来看看。
北京之行,受益终身,我牢记李昭的教诲,更加勤奋地工作。2005年8月,《胡耀邦与共青城》一书脱稿,经中央党校《理论动态》原主编沈宝祥教授审阅后送到江西的一家出版社。2008年4月,年近九旬的李昭特为此书作序,其中写道:
“共青城是在困难中成长起来的,以朴素的共产主义理想建设起来的一项事业,我们怀念耀邦就是要把共产主义理想扩展开来,并一步一步地把它变成美好的现实,这就是胡锦涛总书记指示的‘把我们共青城建设成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开发区。”
可惜的是因种种原因,《胡耀邦与共青城》至今未能与读者见面。面对李昭奶奶满头如雪的银丝、面对李昭奶奶深情的嘱托,我感到十分愧疚,有时甚至寝食难安,但愿好事多磨、多磨能成就好事,但愿李昭奶奶有生之年能看到她作的《序》成为出版物。这也算是笔者为共青城,为这项伟大而美丽的事业,出一点力,尽一份心吧!○
责任编辑 梅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