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利琴
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读”的能力就是阅读能力。作为能力总是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前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是一种综合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思维的活动。这就从两方面规定了阅读的一般要求,即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同体裁的文章所采用的表达方式、写作方法、表达中心的途径等是不同的,因而阅读的方法也就各有不同。下面我来谈谈一般记叙文阅读中的有关问题。
一般记叙文是与文学性记叙文相对而言的。它如实地描写、叙述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一般没有虚构和典型塑造。这类记叙文在写法上很少采用文学手段,如环境渲染、联想想象等,主要是通过对具体事件的叙述和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等的描写来表现时代的精神风貌。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一件珍贵的衬衫》、《老山界》、《任弼时同志二三事》等都属于一般性记叙文。
一般性记叙文中心思想的表达是通过事件的叙述、人物的描写来实现的。因此,一般性记叙文的阅读重点,一是分析事件的起因、发生、发展过程、结局;二是分析对人物的描写,如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等。所以一般记叙文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叙事为主,二是以写人为主。它们有着各自的阅读方法:
阅读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要抓住记叙文的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也就是要弄清楚时间的先后、地点的转换、人物的关系、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因此,阅读以叙事为主的一般记叙文首先要分析文章结构,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找出线索。其次是在理清结构的基础上弄清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抓住文中的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出文章的中心。最后再从结构和语言两方面思考它在叙事上的特色。
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事件的发生是“我”骑自行车不留神进了快行线,被总理的车剐了一下。事件的发展是总理派工作人员送“我”去医院检查并亲自打电话询问伤情和检查情况。结局是总理送“我”一件衬衫。从人物关系看,一位是普通工人,一位是国家总理,“我”被剐是由于自己造成的,而总理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还挂念“我”。文中最后写道:“从这件小事上,我们看到的是周总理那平易近人的高贵品质,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本色。”通过以上分析,本文的中心就十分明晰了。
阅读以写人物为主的一般记叙文,首先是弄清楚文章所写的主要人物。作者写这个人的意图是什么?对它的态度是褒还是贬?用第三人称写的文章,主要人物比较清晰;而用第一人称写的,就要辨别一下:“我”在文中大多只是起穿针引线或烘托对比作用,而主要人物往往是第三者,但有的文章中“我”就是主要人物。其次,写人与记事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人的品质、思想、才能、贡献,必须通过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不同的典型事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因此,阅读时就要研究:文章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作者把人物放在了怎样的背景中来表现的?再次,阅读时,还要注意揣摩文章的人物描写方法。写人的记叙文,要对人物进行描写,以表现人物的性格。“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是描写的主要手段。因为人物的思想、品质等总是要从它的言行中表现出来。他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他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这个“怎么说”、“怎么做”是最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的。最后还要注意,有的记叙文是写一个“群体”,用一群人去反映一个共同的主题。这时,我们就要看作者是怎样处理不同人物的详略的。一般地说,写人物群像,少数人可以不惜笔墨地具体刻画,对其他人物则可一笔带过,以免文章臃肿拖沓。所谓的“少数人”即是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代表,而“其他人”往往说明这一类人的群众性、广泛性。
如《我的老师》中写的主要人物是蔡老师,通过写蔡老师的几件事,表现出蔡老师温柔、慈爱的品格,而“我”夜梦中去找蔡老师。又是对蔡老师温柔、慈爱的衬托。
总之,记叙文中描写人物或记叙事物常常交织在一起,相辅相成,是很难截然分开的。因此,我们在阅读一般记叙文时,一定要注意把阅读写人的记叙文的方法和阅读叙事的记叙文的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方能理清文脉,把握思路。探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