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繁威 卢仁强 王韵博
摘要文章通过将测定的结果与运动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发现更适合测定我国优秀女子马拉松运动员最大摄氧量的方法,这对于准确评定我国女子马拉松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推进我国女子马拉松更快更好的发展就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家女子马拉松 有氧代谢能力 最大摄氧量
中图分类号:G822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2007年日本大阪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周春秀获得女子马拉松的银牌,实现了我国马拉松项目在世锦赛上的历史性突破。有研究指出:同一种方法对不同项目的测试结果也存在着误差。文章仅仅抓住这一关键性问题,对测定有氧代谢能力指标之一(最大摄氧量)的两种常用方法进行了对比性分析,以发现更适合女子马拉松项目的测定方法,为科研人员判定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制定训练计划提供理论依据,促进我国女子马拉松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选取国家女子马拉松队运动员6名,均为国家健将级。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针对本课题研究的需要,在吉林体育学院图书馆、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资料室及吉林体育学院资料室查阅大量有关文献;并通过网络大量查询和检索期刊来收集有关信息,全面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为研究提供帮助。
2.2.2 实验法
应用选定的方法进行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的测定,每人在同一指标和负荷结构下测定三次,并进行10公里及25公里成绩测试。
2.2.3 数理统计法
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kendall′stdu--b相关分析,p﹤0.05为显著性相关。
3 最大摄氧量测试方法的选择
3.1 场地测试法的测试
场地测试测试又称为“嘀”测试。是由著名法国运动生理学家PALIER发明的用于实地测试运动员最大摄氧量的方法。测试原理设计为一种场地递增强度运动,但强度递增的节奏是由录音机发出的“嘀”声来控制的,运动员每跑一定的距离便会听到一“嘀”声。
准备工作:
在标准400米的田径场地上,每隔50米做一标记点,用来让运动员用来找准负荷节奏。然后根据负荷速度表(表1)的速度要求进行测试。优秀男运动员一般从16km/h或17km/h开始,优秀女队员一般从15km/h或16km/h,根据运动员的水平适当做出调整。在测试前让运动员熟悉负荷规律。在电脑上输入每级负荷50米所需要的时间,电脑会自动发出笛声,运动员听到笛声时,身体应处于相应标志点。发现与相应标志点不相吻合时,应尽全力与相应标志点重合。每级负荷以此类推。一名科研人员在场地准备进行采血并进行乳酸测试。
开始测试:
测试前30分钟受试者开始做准备活动,心率控制在135左右的运动强度或400米场地每圈1分40秒的速度慢跑至测试开始。在测试过程中,每一级负荷速度要求匀速完成,在接近采血点时看到科研人员手势时逐渐减速至采血点停止。第一级负荷结束后立即采血,并记录心率。待运动员出发后立刻做乳酸测试,结果记录在表1上,以此类推。
注意事项:
在采血期间要提示运动员下一级负荷的强度情况,以保证能够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测试。最大摄氧量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进行测试和分析时要注意:
(1)测试时运动方式接近受试者的运动专项者所测及的值较高并更能反映出实际有氧能力。
(2)运动员在不同的训练阶段和机能状况下,最大摄氧量值有所不同。机体处于疲劳状态时值下降。
(3)VO2max测试结果受受试者主观努力程度的影响,未尽全力者测得的值较低。在运动员测试的时候要不断口头鼓励运动员努力坚持完成每级负荷。
3.2 跑台测试法的测试
跑台测试法是实验室测最大摄氧量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因其测试的快捷,所获数据的直观性深受广大科研人员的青睐。
测试步骤:
(1)录入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年龄、身高、体重。
(2)测试者将三通阀的气管连接,受试者佩戴好POLAR表继续做准备活动,同观察仪器连接气管后运(下转第186页)(上接第184页)行是否正常。
(3)受试者休息片刻,待心率恢复值120次/分时,受试者戴上三通阀嘴罩,POLAR表,测试开始。
(4)运动员按照运动跑台输出的负荷,全力运动,实验期间一直鼓励运动员尽力坚持。直至不能坚持为止。
(5)记录所需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
4 讨论与分析
场地测试法实验中,最大摄氧量与30公里运动成绩的相关性系数r=0.775,双侧检验的概率值p=0.000(p﹤0.005),呈显著性相关。与10公里运动成绩的相关性系数r=0.843,双侧检验的概率值p=0.000(p﹤0.005),呈显著性相关。最大摄氧量速度与30公里运动成绩的相关性系数r=0.188,双侧检验的概率值p=0.332(p>0.005),无显著性相关。与10公里运动成绩的相关性系数r=0.025,双侧检验的概率值p=0.900(p>0.005),无显著性相关。这说明:最大摄氧量与运动成绩的相关性高,呈显著性相关,最大摄氧量速度与运动成绩无显著性相关。最大摄氧量与运动成绩的相关性反映了随着跑的距离的增长,最大摄氧量与运动成绩的相关性有下降的趋势。
跑台测试法实验中,方案一最大摄氧量与30公里运动成绩的相关性系数r=0.748,双侧检验的概率值p=0.000(p﹤0.005),呈显著性相关。与10公里运动成绩的相关性系数r=0.817,双侧检验的概率值p=0.000(p﹤0.005),呈显著性相关。最大摄氧量速度与30公里运动成绩的相关性系数r=0.098,双侧检验的概率值p=0.801(p>0.005),无显著性相关。与10公里运动成绩的相关性系数r=0.057,双侧检验的概率值p=0.461(p>0.005),无显著性相关。方案二最大摄氧量与30公里运动成绩的相关性系数r=0.654,双侧检验的概率值p=0.001(p﹤0.005),呈显著性相关。与10公里运动成绩的相关性系数r=0.791,双侧检验的概率值p=0.000(p﹤0.005),呈显著性相关。最大摄氧量速度与30公里运动成绩的相关性系数r=0.094,双侧检验的概率值p=0.401(p>0.005),无显著性相关。与10公里运动成绩的相关性系数r=0.017,双侧检验的概率值p=0.743(p>0.005),无显著性相关。这说明了和场地测试法同样的问题:最大摄氧量与运动成绩的相关性要高,跑台测试两种方案测得的最大摄氧量与运动成绩均呈显著性相关。而最大摄氧量速度与运动成绩无显著性相关。最大摄氧量与运动成绩的相关性中反映了随着跑的距离的增长,最大摄氧量与运动成绩的相关性有下降的趋势且负荷结构也会对测定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最大摄氧量的两种不同测试方法与运动成绩的相关性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场地测试法要比跑台测试法测得的最大摄氧量与运动成绩的相关性要高,这说明,在最大摄氧量的测试中,场地测试法所获得的最大摄氧量要比跑台测试法测得的结果相对准确。两种测试方法都显示出了最大摄氧量速度与运动成绩的均无显著相关性。
5 结论
在最大摄氧量测试中,场地测试法则得的结果较跑台测试法准确,这说明对同一测试指标,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也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测试环境的不同也会影响测试结果。
在应用跑台侧最大摄氧量试验中方案1所测的结果精确与方案2,这说明在同一种测试方法下,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案也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缪素坤,尚文元等.不同无氧阈测定方法比较及其在中长跑训练中的应用.[J].体育科学.1992,(05)
[2]向剑锋,刘无逸.最大摄氧量速度研究进展(综述)[J].体育科研.2004,(01)
[3]罗兆章,刘建平.论中跑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
[4]刘善云.不同项目耐力运动员无氧阈的测定与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