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听途说的绩效考核

2009-05-21 10:09
人力资源管理 2009年5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部主观参与者

谷 逸

前几天跟一个国内知名500强企业的非HR人士聊起他们正在推行的绩效考核,感受深刻。据这位既是考核者又是被考核者的中层管理人员介绍:作为这家知名企业的HR部门,绩效考核让直接上级得到了充分授权,即上一级的绩效得分与下级的绩效得分无关,上级掌握了下级的生杀大权,理论上可以给下级绩效打“0”分;同时为了平衡上级这种优势,也进行了无限制的下级评估,造成了空降这家公司的部门总监生存周期没一个超过1年,原因是这个部门的下级连成一气对上级评估时打低分;同时业绩考核的制定,未考虑客观因素和过程调整,致使没有人能全部完成全年目标,为主观评估提供了基础。

这位非HR人士在讲述时可能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情绪、描述事情本事不客观,但我觉得这家知名企业的HR部门应负更大责任,至少在“绩效培训和执行”方面未到位,甚至与目的背道而驰;这家拥有以北大博士为HR总监的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对这种现象和员工的感受负责任,但因各种原因在几年时间内一直延续这种现象,让我深有感触。

现在绩效考核的工具很多,大多数企业都在实施绩效管理,这也被HR从业者认为是体现人力资源部门价值的机会,但“绩效结果”如何?值得从业者思考和反省。工具很重要,但绝不是拿来主义,十个人有十个用法和解释,而HR人士应该是用正确工具做出符合企业的解释。大部分的工具在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使用,但得看是谁在用?怎么用?如果HR为了体现专业,设计出来的计划、表格、流程、考核名词……都很专业,让非HR部门不懂,这正是最大的不“专业”。绩效的重点在“过程”,而过程的参与者是非HR部门,所以要让他们专业,才能为良好的结果提供基础。

诚然这家企业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考核参与者的感觉应该得到HR部门的重视,或者应该有一种机制来倾听参与者的声音,毕竟问题显而易见:

1.主观评估未设置“警戒线”?

2.指标制定与整体目标未紧密联系?

3.可考核指标无效或不够?

4.无过程管理和根据客观变化提前调整?

……

在HR工作中,首先把本部门的绩效管理做精、做通,然后在熟悉业务和部门参予的前提下复制HR部门的成熟案例,多一些实干精神,相信结果会变得更好。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部主观参与者
后印象
企业中人力资源部如何协调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
有主观小量倾向的“数+量/名+之+形/动”格式
谈谈人力资源部为核心的企业人才供应链模型构建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如何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当心,说谎会上瘾!
享受生活的老人活得长
想象拥抱能减轻疼痛
对立与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