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智林
摘要:具有行业背景的院校如何科学定位,发挥优势与特色,是实现学校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突出重点,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走非均衡发展之路,是提高地方院校科研能力和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是行业院校的优势所在,为行业服务、为地方服务是行业院校的发展之根本。
关键词:行业院校:特色: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
我国具有行业背景的院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传统优势和办学特色,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许多原行业院校划归以地方管理为主以后,学校的管理体制、服务对象、资金投入体制、办学环境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少院校在办学实践中出现了追大、贪全的现象,使行业的优势与特色受到不同程度的弱化,甚至出现了去行业化现象。因此,如何科学定位,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特色,不断提高办学实力与水平,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区域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承担责任与义务,是具有行业背景的院校面临的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一、保持行业优势与传统,走特色发展之路
具有行业背景的院校主要是指那些曾经归口相关行业部门管理、面向某一行业服务的高等学校。这些院校常常保持行业的名称,如农业、林业、水电、畜牧、地质、煤炭、石油、冶金、建筑、邮电等,其基本特点是秉承专才型人才培养理念、学科分布相对集中、科研重点是行业共性技术、具有密切的行业领域产学研合作的历史。经过长期的实践与发展,具有行业背景的院校都形成了鲜明的办学优势与特色,在某些学科专业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在行业内部具有重要的影响。特色是行业背景院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宝贵财富。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许多传统行业如农、林、地、矿、油等受到明显的影响;不少行业院校出现了招生难和就业难现象,于是部分学校开始了专业结构调整与改造,增加新专业,拓宽专业范畴,使传统学科专业在一定程度上相对淡化。这种情况在1998年扩招以后由于办学规模的迅速增大、学科专业数量随之急剧增加使得进一步延续。少数院校采用了去行业化的做法,对传统学科和专业采取了限制的办法,有的甚至连原校名都没有保留。这种做法的弊端进入21世纪在某些院校中已经逐渐凸显出来。总之,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行业背景院校与原行业系统之间的沟通在不断弱化,行业背景院校行业特色优势在不断退化,为行业服务的空间在不断缩小。
目前企业的人才市场已经向所有院校开放,企业的用人观念发生很大变化,企业的行业观念越来越淡化,那种“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面对此情此景,行业背景院校应该树立一种危机意识,要想巩固其行业优势和影响力,必须重新科学合理定位,注重内涵建设,保持行业优势与传统,树立扎根行业、为行业服务的思想,一旦离开行业,行业院校的传统优势与特色会不再光鲜或不复存在。
特色是行业背景院校的生存之基、发展之基。保持行业优势和学校特色的核心是做好学科建设、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只有不断从行业中汲取养分,密切关注行业的发展动向,始终了解行业对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需求,加强与行业部门的深度合作,把学校自身的发展和行业发展结合起来,把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方向与行业发展的兴奋点结合起来,把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的需求结合起来,才能彰显自身的优势与特色,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巩固在行业中的影响力,使学校在为行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二、凝练学科专业方向,走非均衡发展之路
学科建设是大学事业发展的平台,它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任何一所院校很难保持所有的学科专业水平都处于一流,行业背景院校更是如此,行业背景院校由于长期受到行业部门的管理,在某些与行业相关的学科领域能够保持优势,甚至绝对优势,但是一般缺乏综合大学那种多个优势学科群,这也是行业背景院校的一个重要特征。许多行业背景院校划归地方管理后,随着办学规模的急剧扩大和学科专业数量的增加,普遍遇到了经费紧张的窘迫局面,尤其是西部院校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因此,地方院校由于资源和财力的限制,学科专业均衡发展十分困难,必须保持特色,扬长避短,凝练学科专业方向,将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保证优势学科研究方向在国内或国际上的领先性,并将这种优势转化在本科专业建设上,使特色专业更“特”、优势专业更“优”,以此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西安邮电学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一所以工为主,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工、理、管、经、文、法多学科相结合的多科型大学。但是由于恢复建校时间较晚,发展基础较薄弱,经费投入十分有限,学科专业建设与科研工作在总体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按照“重点突破,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走出一条非均衡发展之路。几年来,学校根据国家对信息产业的战略需求,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将有限的资源相对集中,将财力、人力、物力优先保障传统优势学科专业的发展,在集成电路设计、通信网络管理与信息安全、信息产业经济等研究方向上形成了特色。由于学科研究方向得到优化,学校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大大增强,每年都可以承担一批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并培养了一批中青年科研骨干教师,形成了几支较为稳定的科研团队,使学校的科研水平整体上了个台阶。
三、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重视实践与应用、重视与产业和企业的结合是行业背景院校的另一传统优势。行业院校与行业结合紧密,形成了与行业有关的学科专业体系。不仅科学研究与行业联系紧密,应用性强,科研成果转化率高,而且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在工作中常常表现出较好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行业特色型大学大多在专业人才队伍、行业技术攻关、高新技术推广和应用等方面具有相当的实力,长期以来为行业、产业的发展提供着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是行业原始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
目前,在国家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的过程中,行业院校要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主动把握机遇、积极参与、强化创新、提升服务内涵,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提高服务地方、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建立以自主创新为目标的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发挥自身的科研和人才培养优势,围绕企业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开展科技合作,联合攻关,推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是行业背景院校的优势所在。产学研结合一方面需要学校内部有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团队和合理的科技创新机制,有一个良好的科技研发、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环境;另一方面需要在企业与学校之间建立一个互动机制,根据企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共同关心的“兴奋点”。
产学研结合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平台。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学生一方面熟悉了企业的生产流程,掌握了实践技能,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另一方面可以置身于企业和高校科研合作的创新项目中,直接了解到了企业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也了解了研发过程中创新价值和研究工作方法,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提高社会影响力,走服务地方之路
为行业服务是“根”,为地方服务是“本”,“根”不能动摇,但“本”需要不断加强,随着主管体制的变更,一方面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另一方面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高校积极主动参与。通过主动参与,实现与地方的深度合作和良性互动,从而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以及社会的广泛认可。
作为地方性院校需要不断调整工作思路,积极寻找为地方服务的途径,从面向行业服务转变为面向行业和地方并重服务的方向上来。首先,作为应用型的地方院校要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力度,强化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其次,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特色,以地方行业性企业为窗口,通过产学研结合,建立互惠共赢合作机制,实现与地方企业的深度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从而达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目的。
[责任编辑:余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