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了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生学习和课堂教学状况,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并就该课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生学习;课堂教学;调查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2007年开设以来,已经经过了两轮教学,当前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今后这门课程的教学应该如何进一步改进与提高?为了解教学的基本情况,以促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2008年对开设这门课程的2007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采用集中填答式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7份,回收率为91.8%。在本次问卷的调查对象中,文科类学生104人,占28.3%,理科类学生197人,占53.7%,艺术类学生66人,占18%,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收获与自我评价、课堂教学状况几个方面,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学习“纲要”的目的与收获
在这方面,我们共设计了三个问题:一是关于高校政治理论课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必要性;二是“纲要”课学习的收获;三是通过学习“纲要”,你对近代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的认识。学生回答情况及分析如下:
文科类学生中只有22.9%的认为开设“纲要”课程有必要,理科类学生中占61.4%,艺术类学生占15.7%。可见,不同专业学生对于课程开设是否有必要持不同态度。部分学生所谈的理由可以反映这些学生的一些思想:(1)有开课必要,但很多内容中学学过。(2)对历史学习有必要,但老师对思想方面的教导很少。(3)课时太少,中学都学过,考试也只需硬性记忆,应多引导学生思考。(4)所学的专业不需要用到这门课,但了解一定的历史也是需要的,(5)有强迫要学的感觉;考过后,大家基本上都会忘,对以后没多大的作用。
关于学习“纲要”课的收获,选择最多的是“增强了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和认识”,占77%;“增强了对中国走社会主义必然性的认识”,占46%“增强了对祖国的热爱”,占62%,其他还有25%的学生选择“了解了许多历史知识”,13%的学生选择“了解了一些基本理论”等。在具体填写“通过纲要课学习了解的基本理论和历史知识”中,填写较多的是:新民主主义思想;历史的必然性;中国社会性质及其特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落后就要挨打;耻辱的《南京条约》;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对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作用的新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时代和国际背景;新中国成立及其历史。
对于纲要的主线“三个选择”,有57%的学生选择清楚,但也有6%的学生认为对三个选择仍然不太清楚。其中一些同学列举了他们认为还不够清楚的问题:(1)社会主义也出现了一些矛盾曲折,会不会因为变化而选择别的发展道路。(2)是什么样的规律决定了现在的状态?感觉很深奥。(3)我们是不是真正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还是假的马克思主义?(4)中国为什么不能多党共存,轮流执政?(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必然还是偶然?(6)既然选择了它们,为什么还会走这么多的弯路?如十年文化大革命、大跃进等。(7)不清楚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什么,对哲学没有研究。
从上述调查可以看出,在大学生中开设“纲要”课是十分必要的,“纲要”课得到大多数同学的肯定。从“纲要”课开设的目标看,基本目的是达到了,许多同学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增强了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增强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有的学生在问卷上说:虽然中学学过中国近现代史,但重新学习,又有许多新的体会和感触。但总的来看,文理科学生之间对课程的感受是有差距的。理科学生因中学过早分科,对历史知识相当缺乏,因此对“纲要”课的开设持欢迎态度。他们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课时太少,进度太快,有些问题一带而过,影响了对问题的理解;二是觉得有些理论不好理解。而学生所填的不够清楚的问题,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思想中的困惑,其中许多是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的问题。
二、学生学习状况与自我评价
就阅读教材而言,大多数选择“有时读”,完全没读过的只有6%。对于参考书,则有92%的同学选择没有读。原因是:(1)教材还没阅读完。(2)把时间花在了其他事情上,本身对阅读不是很感兴趣。(3)理科专业没有太多的课余时间。(4)老师没有建议我们读参考书;或老师没有推荐过、没有注意到老师有推荐书。(5)更喜欢记录片形式的。(6)这学期课有点多,学习比较紧。(7)历史太久,没有兴趣,历史只能是历史。(8)没有明确的目标,时间不太够。(9)没兴趣对那些理论性很强的东西,没有那个时代的感觉,无法体会作者的思想。(10)不经常光顾图书馆;不太喜欢看书(文科)。(11)精力不够。(12)专业课程多,没有时间。(13)参考书过于政治化,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兴趣,(14)认为没有多大用处。(15)太死板,不吸引我,(15)对该课程不够重视,而且课时太短。
从对教材的阅读和课外阅读来看,学生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列举的理由虽有客观的(如时间紧、课程多等),但主观原因是主要的,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学习目标和兴趣。
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没有积极主动向学生介绍和推荐参考书籍,也是学生课外阅读量少的因素之一。
br>选择最多的是“课外阅读和实践不够”,占调查总数的22.3%。其余的根据选择人数的多少,依次是“学习兴趣不浓,只是被动的上课”、“学习主动性不够,很少寻求教师的指导”、“知识积累不够”、“缺乏独立思考和研究的能力”、“懒于思考,没什么想法”、“不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选择“经常缺课”的只有0.9%。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总体评价中,最突出的原因是学习主动性不够,虽然经常缺课的学生并不多,但一般同学都是抱着“公共理论课是必选课,必须要通过考试”的想法来上课的。从另一方面来看,公共理论课具有与专业课程不同的特点,其主要教学过程都是在课堂内完成的,大多数学生不会把很多时间用在这门课上。因此,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尽可能提高教学效果,也成为任课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课堂教学状况与建议
从课堂教学来看,大部分同学对教师的教学是肯定的。这说明,只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重点难点,并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针对学生把握好讲课的深浅度,适合学生的理解水平,就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调查也表明,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方面受到学
生欢迎。
而有些项,则是“一般”大于“较好”,说明教师的课堂教学在“讲课方式灵活,课堂气氛活跃”、“老师能够提出参考书并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老师课后能通过多种方式与学生交流”方面还不能达到学生的学习要求,这些问题的提出,说明学生存在着通过课外阅读以扩大视野的愿望,希望课堂教学气氛能更加活跃,而这正是我们教学中的弱点,是应该积极加以改进的。
从学生的回答来看,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进度太快”。“纲要”概括了从1840年至今160多年的历史,而学分则只有2学分,因此必然带来两个问题:一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面临内容多,课时少的困难;二是学生则因内容多而感到不易消化,但是,如果从公共理论课的设置来看,要增加很多课时是难以做到的,因此要解决上述问题,不能靠增加课时来解决,而只能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入手。
此外,“缺少师生互动”、“课堂讲述太多,缺少实践活动”、“考核方式单一”也是学生们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都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一定的目标。
从调查来看,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教学类型是“课堂讲述与实践结合”,说明学生并不喜欢被动听课的教学模式,而是希望自己能参与一些教学活动与过程。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喜欢“教师系统讲授”,但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便于记笔记和考试”,反映了部分同学还沿袭高中的学习习惯,也不否认有些同学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上公共课就是为了考试过关”的被动学习思想。
学生喜欢的实践形式一是观看电影;二是参观历史遗址;三是查阅资料撰写小论文,对于实践活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还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1)多进行历史遗址的参观;多观看影片,通过声音和图像使学生更易理解和记忆;增加教学实践活动和增加其多样化,(2)搞演讲比赛,锻炼口才,结合实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让学生自己查资料,制作相关专题PPT,互相展示,(4)多布置一些学生独立思考的灵活论题,并进行小辩论。(5)播放一些名家学者讲的近代史,(6)也可以多提供些专题,每个小组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分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7)老师找一些课外读物给同学们看,多给学生介绍一些史实资料;许多课题让学生自己查资料后与同学们交流,(8)多开展一些讨论课;多给一些时间,进行更充分的调查分析。(9)进行社会调查。
四、调查后的思考与建议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既受到鼓舞,同时又感到责任的重大。受到鼓舞,是因为大多数同学对“纲要”课的开设和教师的教学持肯定态度,责任重大,是因为要把这门课讲好,还需要我们在教学改革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为此,我们有如下建议:
1抓住主题、主线,突出重点和难点,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纲要”课程的时间跨度大,内容多,课时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事实证明,只有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实施的教学,才能让学生感到有收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次问卷调查中,我们要同学们列举在学习纲要过程中还有哪些感到困惑的问题,结果同学们列举了上百个问题。归结起来,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包括: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为什么中国只能选择社会主义?如何理解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为什么还会犯错误?到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虽然这些问题不能涵盖当代大学生的全部思想,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思想中困惑的问题。现在的大学生的信息来源比较广,社会上的各种问题都会反映到他们的思想中去,所以简单的说教并不能真正解决他们头脑中的疑惑。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如果老师能把问题讲深、讲透,学生也是能够信服的。所以我们认为,要提高纲要的教学效果,必须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根据调查和我们教学的体会,应注意以下两点:
(1)摸清学生的思想实际,讲课时不回避矛盾,注重以史实说明问题,有时候,学生的思想会触及到一些敏感问题,这时候,教师如果回避,或只是简单的说教,就会给学生造成学习没有收获的印象,影响他们的积极性。如在设计“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个问题的教学时,学生必定会产生“如何看国民党的正面战场”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处理好,学生必定不会信服前一个论点,因此,教师在讲述时可以采取比较的方法,通过国共两党在抗战的策略方针、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在抗战前期和后期的作用与战果等问题的比较,用史实说明问题,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加强教学内容的前沿性,注重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在学术繁荣的今天,近现代史中的许多问题都有不同的学术观点,与此同时,随着学术交往的扩大,许多外国学者的观点也被介绍进来,学生都可以通过媒体和其他渠道了解它们。一般来说,作为青年人,他们比较容易接受新观点,但这种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信息往往是点滴、零碎、不系统的。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正是各种不同的信息来源,使许多同学对“纲要”教材提出的问题产生疑问。比如有同学提出,为何大陆和台湾的教科书对同一件事说法不同?我们如何辨别历史的真假?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能采取简单化的方法,在一些重点和关键性的问题上,应该主动介绍国内外的学术观点,同时告诉学生,有的不同观点是分析角度的不同,有的则是由于各自立场的不同而导致的史观和评价标准的不同,并注意分析我们应该采取的立场与角度。有比较才有鉴别,只要把道理说透,学生就能心服口服地接受。
2积极建构“研讨式学习”教学模式
调查表明,一部分同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原因,从学生方面而言,是他们不清楚为什么要上这门课,或本身就对历史不感兴趣,而从教师方面而言,则是课堂讲述太多,不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而言,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起主要作用,我们可以通过“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建构,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首先,强调主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从教育规律上看,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只有有了充分的学习兴趣,才能产生探究的愿望。所以,教师“引导”的目的归结到一点,就是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对学习和探究的内在驱动力。在这方面,最好的方法莫过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即把问题区分为不同的层次,从不同层次的教学需要出发提出问题。
第一层次是基础知识性的问题,即为了促进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基本理论而提出的问题。这类问题可以是基本的知识性问题,但就大学生而言,更应该是一些具有综合、归纳性质的问题。这类问题的提出,实质是突出了一些关键点,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基本知识有
深一步的了解,而且也锻炼了他们归纳和表达的能力。
第二层次是具有分析和启发精神的思考性问题,这是为了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基本理论、更加有效地提高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而提出的思考层面的问题。提出这类问题需要越过一般的知识层面而揭示其深层次的本质,也就是需要我们进一步说明“为什么”和揭示其深层意义的问题,只有把问题深入到这个层面,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
第三层次是学生感到困惑的、或因思想方法的片面而产生的问题。这类问题最有针对性。有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的形式发表意见,但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度”,要善于用事实和道理引导和说服学生。
其次,要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参与是一系列过程,包括:(1)课前学习参与,即预习。教师要在每次课结束前介绍下次课要讲的内容,并提出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在阅读教材和有关参考书籍时思考,(2)教学过程参与,即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问,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有些教学内容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有关资料的查找与准备后在课堂上讲述。(3)教学研讨参与,即通过随堂提问讨论、专题讨论、辩论、演讲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思想活力,使课堂讨论成为师生共同研究问题的过程。(4)课后学习参与,即教师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参考书籍和论文,鼓励他们课后阅读,扩大视野。教师还应鼓励他们带着批判的眼光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与作者对话,发现新的问题,指导他们写读书报告,(5)科学研究参与,即鼓励学生阅读文献资料,进行科研训练,并在研究课题的选择、文献资料的查阅、研究方案的拟定、研究思路的形成和论文的写作方面进行具体的指导,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
3树立“大实践”观念,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结合
调查表明,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学生普遍欢迎的教学方法。但实践教学如何进行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现在,讲到实践,多数教师与学生都会想到参观历史遗址,固然,组织参观是实践教学的重要方面,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有近现代史的历史遗址。况且,“纲要”课面对的是全校几千名学生,很难组织惠及每一位学生的参观活动。因此,必须从“大实践”的观点出发来建构实践活动。具体而言,“实践”可以有三个方面:
(1)走出校园的相关活动。如参观(可以包括历史遗址、经济开发区、新农村建设等)、访问、社会调查等。这些活动,可以结合教学过程进行,可以把部分教学内容放在参观活动中进行。在组织这类活动时,教师应注意做到参观前有要求,即让学生设计参观计划,提出问题;参观后有总结、交流,这样才不会使参观活动流于形式。
(2)立足校园组织的活动。如讲座、演讲、知识竞赛、观看有关影视片、社区调查等。校园内的活动具有广泛的参与性,能够很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这些活动也可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有助于扭转学生忽视公共理论课的倾向。
(3)“虚拟实践”活动。所谓“虚拟实践”,就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在网络上完成一部分学习实践活动,如访问网上博物馆、访问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网站、观看网上有关影视剧,还可以组织学生在网上进行有关调查。但要强调的是,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虚拟实践”时,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学习要求,并要有一定的检查手段。比如,我校有一位年轻教师在讲抗日战争一章时,把“日本侵华罪行”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为此设计了一个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调查问卷,要求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调查,然后写出调查心得,另一位教师则选择了一个同学们都关心的题目,要求学生在网上调查资料后制作成课件,在班上讲述和评比。此外,高教社建立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学习平台”,包括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问题解答、学术综述、历史文献、原著导读、影视资料、网络课程等各方面的内容,教师应充分利用。除积极推荐外,还应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以补充课堂学习的不足。“虚拟实践”可以为教学提供广阔的空间,它具有参与广泛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有利于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的结合。
4实行文理分班教学
现在高等学校对公共理论课实行选课制,往往一个课堂来自不同专业,调查表明,文理科学生对“纲要”的感受是不同的,文科学生之所以对纲要课的认可度不高,就是他们认为在高中已经学过。因此对文科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要在理论分析上进一步加深。而对理科学生来说,由于过早分科,导致他们历史知识的不足,所以他们希望在更多了解历史史实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这个角度看,实行文理分班教学,是有利于分别施教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
[执笔人:刘伟张屹]
[责任编辑: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