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礼平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教师不仅要“授业”,传授给学生基本的语言文字知识,还要“传道”,传授做人之道。
在一堂作文讲评课上,我发现平时写作较好的一位同学又写出一篇佳作,也没细究,便把它当作范文拿来宣读。
“这文章是抄来的!”我刚读完这篇作文,一个学生就举起手大声地说。他的话音刚落,全班哗然。大家议论纷纷,目光齐刷刷地扫向那个抄袭的同学,她羞愧地低下了头。
面对这突发事件,我停顿了一下,转过话头问大家:“同学们,这篇文章写得好不好?”
“好是好,可是……”
“我问的是这篇文章好不好,不管其他。”
“太好了。”
“那就请同学们谈谈这篇文章好在哪里,请发言的同学到台上来说。”
结果,有十多位同学发言,大家高度评价了这篇文章。我接着说:“同学们,这样好的文章我以前读得不多,可能同学们也读得不多,以后多给同学们推荐一些优秀的文章,在班上宣读,你们以为如何?”
“太好了!”
“那么,对今天第一个给我们推荐优秀文章的同学大家说应该怎么办?”
“谢谢!”“非常感谢!”此时,同学们对教师的用意已心领神会。
“从今天开始,每周推荐一篇作文,全班同学轮流推荐。可以拿原文来读,也可以写到自己的作文本上。不过,别忘了注明作者和出处。”
同学们会心地笑了,那个抄袭作文的同学也舒心地笑了。
抄袭作文或许是一时偷懒,这是学生常见的惰性;或许是想赢得老师的重视,这是要求进步的表现,只是做法不妥而已。如果教师因此当众“揭穿”,将她狠狠“教育”一顿,那么,那位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就会受到严重伤害,产生的后果也许不堪设想。因此,在突发事件面前我以理智驾驭情感,以真诚肯定学生,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果断而巧妙地保护了学生幼稚的童心。作为教师,只要有了博大的胸怀,有了真诚的感情,就能够包容、理解甚至赏识学生认识上的“谬误”或行为上的差错,就能溶解师生角色隔阂的坚冰,搭建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打开学生求知欲望的阀门,点燃学生智慧与灵感的火花。从这一角度讲,师爱远远超越了情感的固有意义,成了一种高尚的教育教学智慧,成就了教育上无数的爱的风景。
课堂,是静态的物质存在,因为有了学生——这活生生的不同个体,才焕发出无限的生机,才充满着成长的气息。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教育智慧必定出自善良的心,出自教师对教育、对学生真诚的爱意!学生崇拜老师,并不仅仅在于教师的职业,他们更敬重教师的爱心,教师的智慧,也就是教师为人的正直,坦荡的胸怀,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办事的胆识,处事的干练,敬重的是一颗永远真诚、热情、年青、宽容的心。让我们一起努力,做一个有智慧的教师吧!在平和中执着,在宽容中坚定。莘莘学子在成长路上渴望着教师的智慧,期待着教师的引领!
(作者单位:湖南省永兴县高亭中学)
(责任编辑:刘福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