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主流文化形成机制初探

2009-05-19 07:16吴尚全
魅力中国 2009年34期
关键词:万国传统思想

吴尚全

◎吴尚全

(凯里学院,贵州 凯里 556000)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2-018-02

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经历了儒、释、道、法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斗争又相互吸收而此消彼长的演变过程,儒家文化在不断修正自身的过程中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而一枝独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根源得从中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中去寻找,在这种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各阶级、阶层力量的矛盾运动、各种政治势力的分化组合与各种思潮的相互碰撞中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笔者认为其形成机制主要源于以下三大要素。

一、大一统思想

原始社会解体的三皇五帝时期,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就提出“万国和”的主张,万国和含有天下一家,万国一统的意义在内。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1]这种“万国和”的思想就为周公到孔子建立起来的大一统思想打下了基础,所谓“万国和”即“和万国”,让万国一统于德者、道者、仁者,实现天下大同。

“万国和”的主张,为实现夏商周天下共主的局面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成为三代各民族共同心声、愿望和追求目标。进人春秋,周天子地位的衰弱,争夺天下共主的战争爆发,人们盼望一个新的统一,新的共主,期待着天下—统。然而这时的条件不成熟,历时三百余年的春秋只有霸主,没有共主,数百个小国和无数的民族在战争中消失与融合,华夏族因汲取了无数的新鲜血液而发展、壮大,实现了局部的全国一统。春秋三百年的争霸战争最大的收获就在于一个崭新的华夏族形成了,民族大融合完成了。实现全国大一统的时机因民族融合的完成而终于成熟了。进入战国,“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2]大势所趋;人们企盼一个统一的新时代出现,并结束战乱,实现和平、安宁。这一强大的内聚力不仅是当时诸子百家的共识,也是指导各国君主行动的准绳,更是千百万平民百姓的愿望,不同的仅仅是他们采取的方式不同而已,正是大一统思想这一强大的内聚力,才使得我国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实现了当时世界上空前高度的大一统局面。

大一统思想自产生以来就成为中华民族强大的内聚力,在这股力量的作用下,以夏商周为主体的华夏民族形成后就不断与周边民族融合,华夏族及后来的汉族对境内外各民族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其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向四周辐射,使无数的周边少数民族不断地被同化、融合,而周边少数民族也不断地影响着华夏民族。这种民族融合正是在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与指导之下产生的。大一统思想正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强大的凝聚力,正是中国的这种大一统思想,经过千百年的洗礼、陶冶和改造,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精髓,或者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可见,大一统思想乃中华民族之共同心愿,并形成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精神。儒家则从理论上进一步阐述和提升这一思想,使之得以发扬光大,而儒文化也因之得以深入人心并广为传播。

二、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政治思想理论与统治集团的利用并强制推行互为条件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文化空前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治国方案,并为秦汉以后封建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西汉建立之初,由于长期战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以致人口锐减,经济凋敝,府库空虚。鉴于这种形势与秦亡之鉴,汉初统治者便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生产力,以巩固其统治。与这种形势相适应,“黄老思想”①也就得到广泛流行,成为西汉前期起主导地位的治国思想。其核心是清静无为,因循而治。实践证明,这完全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起到了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的作用,从而出现了著名的封建盛世“文景之治”②。 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董仲舒吸收了道、法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也利于社会的稳定,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纵观两千多年来儒家之所以能独领风骚,一方面是因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都有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因素。另一方面儒家能够随时代的变化和统治阶的需要而不断改变面目。同时统治阶级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董仲舒等改造过的“新儒学”正是西汉统治集团寻求的治国良方 。

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谢,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趋势。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在一定条件下以道家无为而治与民休息为手段的治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成为历代统治集团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

三、民众的广泛接受与认同

中国古代统治者从历代的统治中悟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要实现长治久安,就必须得民心顺民意,违背这一规律,再强大的统治最终都会被推翻。孟子“民贵君轻”思想,唐太宗“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警言,皆表明统治与民众的这种对立统一关系。然统治阶级倡导的这种民本思想,并非民主思想,其实质只是要求统治者必须遵循一定的统治规律,不仅仅是靠压制的办法,更要从思想文化方面来麻醉人民、欺骗人民,以文“化”民,使人民大众从心理上接受其统治。考察孔子的“仁、礼”观,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说教,一方面存在明显的逻辑错误,另一方面却是对人性的扭曲,更不能解释暴君统治;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更不能自圆其说,也无法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然而,这种传统主流文化不仅化掉了人民大众的怀疑与反抗心理,而且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披上了合法的文化外衣。千百年来一直蒙蔽着人民大众,并得到广泛的接受与认同,这种接受与认同有着久远的社会历史渊源,也有积淀深厚的民族文化心理因素。

(一)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

群体压力(group pressure),指群体对其成员的一种影响力。当群体成员的思想或行为与群体意见或规范发生冲突时,成员为了保持与群体的关系而需要遵守群体意见或规范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它使成员倾向于作出为群体所接受的或认可的反应。趋同心理,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和压力而产生的一种合群倾向,这种心理使得个体产生放弃自己与群体意见或规范相抵触的意识倾向,作出与自己本来意愿相反的行为,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3]研究表明,人都有趋同心理倾向和行为习惯。人们从孩童时代起,就一直摸仿他人的语言、行为并形成习惯,很少问一个是对还是错,别人怎么做自己照着做,由此形成文化。另一方面,社会却以这种共同的行为作为评判人们言行的道德标准,违背这一行为规范都会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而遭大众攻击或受到惩罚。反而一些明显不合理的事物,大家都认为天经地义。“家天下”,这一明显不合理现象,在中国奴隶、封建制时代,很少有人怀疑,大家都以为这是正常的,只有服从才是合理的符合道德的,反之则是不道德的以至非法的。

(二)民主观念的缺失与民众的驯服奴性

民主本应是人类的一种本性。历史唯物主义表明,人之所以成为人,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共同的合作与劳动而组成了人类社会,这种原始的合作就是民主的根源,可以说民主是人的一种本质特征。人类发展史进一步证明,人需要共同合作共同劳动才能生存,因此无论哪个民族,人在原始时期都具有原始的民主性。到了阶级社会,专制取代了民主,民众渐渐成了被驯服的工具,而且也形成文化。在中国,这一奴性文化至今还深深地影响着国人的思想意识,在许多人的眼中没有民主被认为是合理的,西方的那一套民主在中国行不通。

(三)社会封闭性与思维狭隘性

大一统思想有其双面性,一方面它促进了中华各民族的融合与统一,另一方面却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封闭性与狭隘性。“夜郎自大”,原本是古代大汉族嘲笑西部少数民族古国自以为大,然从整个世界范围看,华夏古国亦如夜郎古国,窃以为中国就是世界的中心,中国传统文化才是正统文化,而外来文化被视为异端邪说。尤其统治阶级,更不愿意改变原来的文化范式,以维护其思想政治统治,因而对外来文化采取一概排除的态度。这种社会的封闭性与狭隘性,既排除了外来文化,又形成了本族文化的僵化性与顽固性,以儒文化为主流的传统文化长期在国人的血液里循环,失去了造血功能。

(四)信仰的缺失与宗教的无耐

国人信神不信教。信仰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心灵的寄托,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悲的也是可怕的。宗教信仰是文化的一种高级形式,各民族大都有其宗教信仰,泱泱华夏也有本国自创的道教及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更有众多的佛教徒、基督徒、伊斯兰教徒等,可是有几人能晓其宗旨、知其教义、通其精髓?千百年来国人大都热衷于求神拜佛,却没几个是真正信佛明道,大多只为祈求平安、消灾降福或升官发财。为此有人说中国没有宗教也没有信仰,除信鬼神(鬼神与宗教既有联系又相区别),就是“三纲五常”。中华民族之所以缺乏信仰与宗教,其直接原因就是统治集团的封锁与压制,既阻止了外来宗教的传入和广泛传播,更不允许国内产生与统治阶级有不同观点的社会团体。即使出现了,如不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也会被禁止、封杀。而儒家理论有利于特权统治,并不断改头换面,以更好地维护封建秩序,因而无可争议地成了统治阶级的工具,并逐步演变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五)思想统治与文化专制

历代统治者深知,最有效的统治莫过于思想统治。国人为什么迷信三纲五常?一方面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更重要的却是统治阶级长期推行的结果。二战恶魔希特勒何能欺骗了半个世界?他的秘密武器是:“谎言重复千遍成了真理”[4]。由于事物的多面性、认识的差异性以及认知的趋同性与盲目性,人们不管其对与错,思想上接受,行动上照做,这就成了世俗文化,不接受者则成为异类,以至被认为精神异常。封建社会里,中国农民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方面被统治数千年,除实在活不下去而爆发农民起义外,都老老实实地服从着,除埋怨其命运外,不再有任何怨言。反之,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凡有不服从、不顺从的思想和行为,被视为大逆不道,为统治阶级严惩外,更为社会所不容。另一方面,中国历代统治阶级大都极力宣扬有利于其统治的政治文化,而与之相对立的文化则极力封杀,甚至斩尽杀绝,更谈不上有什么学术自由与百家争鸣了。历史上累累出现的禁书,并非就有什么毒、害,而是为统治阶级所不容。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子百家主要形成于战国时期,之后百花凋敝、万马齐喑,直至“五.四”运动。

综上,国人大一统思想、政治思想家的提出与统治集团的利用并强制推行和民众的接受与认同这三大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中国传统主流文化,而这三大要素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的形成机制。©

注释:

①黄老思想: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名。黄老之学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史记·乐毅列传赞》称其代表人物有河上丈人 、安期生等 。黄老之学继承、改造了老子“道”的思想,认为“道”作为客观必然性,“虚同为一,恒一而止”,“人皆用之,莫见其形”。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之学强调“道生法”,主张“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上述主张在汉初产生了一定影响,出现了“文景之治”。东汉时黄老之学与谶纬迷信相结合,演变为自然长生之道,对原始道教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

②文景之治:指西汉文帝、景帝两代40年左右的时间,采取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措施,其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这便是历史上所称的“文景之治”。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 史记·五帝本纪[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 陈桐生.不是六艺,胜似六艺[J].孔子研究.2004.1

[3] 章志光,金盛华.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4] 阿道夫·希特勒.我的奋斗[M]. 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万国传统思想
咏月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少年力斗传统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万国鹏:跟着梦想的方向去
阿吾(一首)
清明节的传统
眼开眼闭查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