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触摸诊断慢性软组织损伤

2009-05-19 07:16钟达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实例方法

钟达运

【摘要】 针对慢性软组织损伤诊断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临床触摸诊断的方法,阐述了临床触摸诊断的依据,并结合临床病例详解了具体诊断方法。

【关键词】 慢性软组织损伤、触摸诊断、依据、方法、实例

【中图分类号】 R782.2+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143-01

1 慢性软组织损伤诊断现状

慢性软组织损伤日前具有诊断难、治疗难的问题。在诊断方面,可运用的现代医学检查设备只有X光、CT影像设备,只能检查出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病症。慢性软组织损伤的陈旧损伤、劳损和风湿损伤就没有这方面的检查设备,只有靠患者主诉或临床医生经验判断,往往容易漏诊、误诊,使患者走弯路失去治疗信心。由于现代医学设备检查的局限性,除了给医生诊断带来不便外,更多的是导致慢性软组织损伤在医生、患者眼里展现的只是骨质增生和椎间盘突出。于是颈椎和腰椎是否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就成了医生诊断、患者看病的焦点,而这些并不是慢性软组织损伤症状表现的全部。因此,慢性软组织损伤全面、系统的诊断就成了难题。针对诊断难的问题,笔者通过临床实践总结了一套系统的临床触摸诊断方法,这套方法简单直观、准确实用、容易掌握,具有推广价值。

2 临床触摸诊断依据

慢性软组织损伤是由陈旧损伤、劳损和风湿损伤组成,三者损伤究其起因是瘀血凝结、气滞血凝,虽然它们潜伏于筋骨膜上,但瘀血、血凝会在患处肌肤上反应。通过临床触摸肌肤会出现多种肤色,这些肤色的瘀血反应就是临床触摸诊断的主要依据。过去中医伤科运用眼结膜、指甲床诊断法诊断陈旧损伤,也是依据瘀血反应在眼结膜、指甲床上来诊断陈旧损伤所患的大概部位。

3 临床触摸诊断方法

慢性软组织损伤临床触摸诊断方法,第一步由患者主诉疾病症状和反应的大概部位。第二步依据主诉症状和反应部位,以及反应部位的相关部位逐一进行临床触摸,经过触摸肌肤有瘀血反应的部位会出现红色、淡红、暗红、深红,同时用手按压患处有酸痛、酸胀痛、酸痹痛和牵拉等异常的感觉,然后按照肤色的种类可以分析病患大概时间、程度。

慢性软组织损伤形成的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如何诊断呢?

骨质增生指慢性软组织损伤骨膜肿胀增厚较明显的,用手触摸有粗隆或增厚,手按压有酸胀痹痛,左右部位比较有异常的症状。除此之外筋膜也会肿胀增粗(变硬),形成筋膜增生。因为明显或不明显的筋骨膜增厚增粗是慢性软组织损伤肿胀变硬的病症结果,所以慢性软组织损伤或多或少都有骨膜筋膜增生。

椎间盘突出指慢性软组织损伤后关节松动造成椎间盘滑移突出的现象,突出部位还有肿胀增厚的感觉,当椎间盘突出挤压神经时就会形成腰腿放射性牵拉(痹)痛。但是,经CT影像检查显示有椎间盘突出时实质上有三种现象,第一种是椎间盘突出,用手按突出部位有剌痛,弯腰患侧有顶撞感;第二种是椎间盘增厚增生,用手按“突出”部位有酸、胀痛,弯腰患侧没有顶撞感;第三种是椎间盘突出的生理现象,用手按“突出”部位无异常,

腰顺畅。所以椎间盘突出要正确区别诊断。

4 实例诊断分析

4.1 主诉部位诊断 某患者,男性,70岁,行政退休人员。

[患者主诉] 行走约10米右侧臀腿牵拉酸胀痛不能走,做下蹲抱膝活动后可以行走一段路。去几家医院诊断CT显示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治疗症状仍存在没有减轻。

[触摸诊断]患者俯卧,按照患者主诉部位及相关部位从腰部、骶髂、臀部、大腿依次触摸。①腰部触摸没有明显的瘀血反应,腰椎没有增厚,手按没有痛异常,患者站立弯腰顺畅,患者自我感觉没有过异常。②骶髂触摸没有明显的瘀血反应,按压骶髂关节没有痛异常。③臀部(包括髋关节)触摸,坐骨部位肌肤暗红色的瘀血反应,手按压有明显增厚和酸胀痛还有上下牵拉感。④大腿后、外侧(坐骨神经线路)触摸没有明显的瘀血反应。

[诊断结果] 患者坐骨慢性软组织损伤——陈旧损伤。

[病因分析]①腰部既没有瘀血反应又没有腰椎粗隆增厚,也没有剌痛、酸胀痛,说明腰部正常。腰椎间盘突出属于生理现象。②臀部的坐骨部位有陈旧损伤,肤色暗红色说明时间日久骨膜增厚形成了气血(经络)受阻,加上患者年老气血欠旺盛致使患处酸胀发作痛,坐骨神经紧张,上下牵拉影响髋关节活动,所以行走使髋关节坐骨神经受累(紧张)不能走远,做下蹲抱膝活动后又可以行走是因为做了牵拉松解坐骨神经活动,从而减轻坐骨神经紧张与牵拉。③患者回顾,曾在50年前的一天过山坳时木桥霉断跌落山下挫伤坐骨,因治疗不彻底留于旧患挫伤产生的瘀血潜伏凝积坐骨膜上50年后发作。在50年后发作说明当时留下的旧患不重。

4.2 主诉部位的相关部位诊断 某患者,男性,21岁,高中毕业待业。

[患者主诉] 颈项活动受限牵拉,平时不舒适,背上部感到沉重。曾去几家医院CT检查尚未发现病症,按颈椎综合病症治疗没有得到缓解。

[触摸诊断] 患者坐位,按照患者主诉和主诉的相关部位从颈部、头部、背上部依次触摸。①颈部触摸没有瘀血反应,颈椎脊柱没有粗隆增厚,手按压没有痛的异常。②头部触摸首先按压风池穴没有酸胀痛,说明头部相关部位没有影响。背上部触摸胸椎及两侧膀胱经周围部位有瘀血反应,两侧膀胱经反应尤为明显。

[诊断结果] 颈椎相关部位背上部慢性软组织损伤——陈旧损伤和风湿损伤。

[病因分析] 背上部是颈椎的相关部位,背上部胸椎和两侧膀胱经有瘀血反应肤色呈偏深红色说明病症程度一般,手按压酸痛,膀胱经轻微肿胀缰硬。为此,背上部症状会牵拉颈项活动使颈部受累。

4.3 骨质增生诊断 某患者,男性,50岁,管理干部。

[患者主诉] 右脚跟底部疼痛不能着地,去医院X光检查说是长骨剌。

[触摸诊断] 患者坐位,按照患者主诉长骨剌部位和相关部位从右脚踝关节、脚跟、脚盘、脚底触摸。①踝关节触摸没有瘀血反应和关节松动。②脚跟、脚盘触摸没有瘀血反应。③脚底后部触摸肤色有深红色的瘀血反应,手按压有难忍的酸胀发作痛。

[诊断结果] 右脚跟骨底部慢性软组织损伤——陈旧挫伤——增厚(骨质增生)。

[病因分析]右脚跟骨底部触摸有瘀血反应肤色呈深红色说明病患程度偏重,手按部位疼痛难忍并有增厚感觉,疼痛难忍属于慢性病急性发作的酸胀痛,增厚感觉是骨质增生而不是长骨剌,长骨剌手按是剌痛是一种剌肉的痛,患者作进一步的X光检查确实没有长骨剌。笔者认为“长骨剌”不应该例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范围。

4.4 椎间盘突出的诊断 某患者,女性,36岁,从事医护工作。

[患者主诉] 腰腿痛半年多,伴有放射性牵拉,CT检查显示L4-5突出9㎜。[触摸诊断] 患者俯卧,按照患者主诉及牵拉部位从腰部、骶髂、臀部、大小腿依次触摸。①腰部触摸有肤色的红色瘀血反应,腰脊椎L4-5有增厚的感觉并手按有剌痛。②骶髂部位触摸没有肤色的瘀血反应,骶髂关节手按没有痛感。③臀部、大小腿部位沿牵拉线路依次触摸没有肤色的瘀血反应。[诊断结果] 腰部慢性软组织损伤——陈旧损伤,并患腰椎间盘突出症。

[病因分析] 腰部触摸有瘀血反应肤色呈红色说明病患程度一般,并触摸腰脊椎L4-5有增厚的感觉手按有剌痛,这就说明腰L4-5“增厚”的是椎间盘突出不是骨质增生。慢性软组织损伤不仅会导致患处肿胀增厚,还会使关节(椎体关节)松动造成椎间盘滑移突出挤压周围神经,从而使受挤压神经气血不畅形成放射性牵拉(痹)痛。

参考文献

[1] 喻德元.武当伤科[M].江西: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实例方法
就地沥青热再生应用实例探讨
学习方法
Catalan数及几种应用实例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