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翠玲
【中图分类号】 R457.1+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045-01
采供血机构的各业务工作环节始终离不开血液,献血者中HIV、HBV、HCV的感染率较高,有逐年上升趋势。因此,采供血机构的血液医源性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尤为重要,应有针对性解决血液医源性感染预防和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建立适合采供血机构业务各环节的操作程序、血液污物、污水的无害化处理。
1 建立医源性感染控制机构和管理制度并贯彻实施
与医院相比,采供血机构医源性感染控制工作在管理上易出现漏洞。所以,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采供血机构应成立医源性感染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法人担任,分管业务领导负责具体工作,并设置2~3人组成的医源性感染办公室,负责规范和监管医源性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同时,采供血机构应制定和完善医源性感染的各项管理制度,探索适合采供血机构可操作性的工作程序。制定和完善制度主要依据有《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等,具体包括安全卫生制度和操作程序、疫情报告制度和程序、检测不合格血液及血污物无害化处理制度、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紧急处理方案、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和意外处理制度等。在制度建立过程中,应结合采供血机构的工作的实际,建立具有可行的操作程序,操作部门可做到有章可循,对日常采供血工作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2 建立适合采供血各环节的技术操作规程
采供血机构医感控制有其独有的特点,采供血如体检化验、血液采集、血液分离、血液检验、血液储存、血液发放与运输等各工作环节的全过程都是是针对血液。由于操作环节多,工作人员极易因意外接触到血液而受到医源性感染。所以采供血机构医感控制的关键除采供血区域布局及各类通道流向等设施符合要求外,内部各岗位各环节的规范技术操作以及操作人员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非常重要的因素。做好采供血各岗位、各环节医源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尽可能避免操作中意外受到血液的污染,应严格要求采供血机构各岗位、各环节的操作人员都应认真严格地按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管理部门应按照新的相关规定,结合采供血技术操作流程进行修订。具体应做到[1]:(1)个体防护用品控制。使用个体防护用品大小要适中,穿戴舒适。首先要正确穿着防护服。防护服应吸水性强,有一定厚度,以防血液浸透伤及身体。防护服要定期清洗、消毒,污染时及时更换。其次,要戴合适的手套。美国CDC建议采血员应戴手套,戴手套可减少70%~80%的污染。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可能减少50%以上。(2)洗手、擦手。每采一位献血者,用消毒小毛巾擦手一次是一种既保护献血者又保护采血者,防止交叉感染的有效措施。注意在采血结束后应立即洗手。(3)针头的使用和弃置。正确使用和妥善处理针头尤为重要,HBV、HCV、HIV等多种病原体可通过针头刺伤接触感染,对于经常接触采血针的护士危险性大大增加,特别是当一名护士同时为两位献血员采血时,一定要先夹住一个采血袋的导管,放松止血带,再给另一位献血员拔针并立即减掉针头后再处理第一位献血者,因为竖立在桌上的针头无论对献血员还是采血护士都是一个极大的威胁。所有污染的针头必须及时处理,丢入贴有标签的、不能穿透的、防漏密闭的、易于消毒的锐器收集容器内,收集到容器容量的3/4时应停止使用,并及时更换,送到指定地点统一毁形。(4)清除血迹。
3 感染性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理
采供血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试管、分离杯、转移袋等器材以及检测不合格血液等均属于感染性废弃物,应做到严格毁形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回流社会造成重复使用或疾病传播。采供血机构用后的一次性采供血器材多以含氯消毒液浸泡方法进行处理,该方法有一定缺点:一是密闭性血液分离杯等器材消毒难免有不彻底的情况,毁形时血极易污染操作人员;二是含氯消毒液刺激性强,用后大量排到外环境,对长期接触的操作人员有害,环境也会受到污染;三是操作中实际存在各种不利因素,难以保证毁形或消毒符合无害化处理的标准要求。因此,感染性医疗废弃物应由专人到科室收集,先集中高压灭菌,再集中处理。若采供血机构排出未经消毒的含病毒危险物的血污水,易造成环境污染或引发相应疾病。此时,应常规投入次氯酸钠消毒剂方法进行处理,除接受相关部门监督外,医感办公室应专人负责加强监管,污水处理效果均应达到《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GB18466-2001)的标准。
4 强化相关法规和知识培训,强化管理部门的监督职责
做好医感控制工作必须掌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强化采供血人员的法制意识,自觉规范采供血的职业行为。针对采供血医源性感染中存在的突出环节或突出问题,应及时制定相应对策,及时对员工培进行培训并付诸实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血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医源性感染管理部门常规监管的主要内容是按照国家采供血机构疫情报送管理规定,及时报送疫情信息,监督感染性医疗废物的分类存放、回收、数量和交接手续及无害化处理操作记录,监管采供血消毒器材或物品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这些监督内容都是目前采供血机构最易忽视的薄弱环节,因此进一步加强采供血机构医源性感染监督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确保献血者和采供血人员的身心健康,也直接关系到血液质量和临床输血安全。
参考文献
[1] 卢志红.采血护士的职业暴露和安全防护[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12):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