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的国王

2009-05-18 02:41宋思康
西安社会科学 2009年4期
关键词:伯克彼得

宋思康

摘要:《制造路易十四》试图通过研究17世纪法国政治人物的自我塑造,揭示出这种历史现象,更准确地说是文化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史学在经历了“新史学”的沉寂之后,出现了“文化的转向”或称“语言的转向”,迎来了新文化史学的时代。彼得·伯克作为走在新文化史前沿的学者,最初致力于运用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试图找到“文化”和“社会”之间的联系,识别一些文艺复兴艺术所传达出的信息,把新文化史研究推上了新的台阶。

关键词:彼得·伯克;新文化史;《制造路易十四》

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09)04-157-03

想象一下;路易十四回到寝宫,摘掉假发,洗尽铅华,脱掉华丽的礼服和高跟鞋,与他身后巨幅画像中那高大威猛、骑马驰骋的形象相比,霎时间就变成了一个秃顶瘦小的糟老头。真的是这样吗?剑桥大学历史学教授彼得·伯克试图告诉我们:伟大的“太阳王”只是艺术家们带给我们的印象,是豪华包装的结果。

一、伯克对文化的建构

《制造路易十四》试图通过研究17世纪法国政治人物的自我塑造,揭示出这种历史现象,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文化现象。这本书探讨的不仅是路易十四怎样去塑造自己的形象,还包括形象制造出来以后的传播与受众——“一方面,有些人似乎接受了国王的表面形象;另一方面。有些人认为国王的光环基本上不过是那些阿谀奉承的人用以欺骗人的把戏。”这一阐释历史的方法通向了历史学领域的新大陆——新文化史。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史学在经历了“新史学”的沉寂之后,出现了“文化的转向”或称“语言的转向”,迎来了新文化史学的时代。彼得·伯克作为走在新文化史前沿的学者,最初致力于运用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试图找到‘文化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去识别一些文艺复兴艺术所传达出的信息——不只是艺术家和他们的资助人有意识地通过它们表达出的意图,而且还有受众的感知。”此后,他进一步转向了从语言、文本、影像以及它们在文化中的传播和接受的角度,来解读文化与社会、历史之间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末,伯克又一次拓宽了研究领域,他把注意力转向了高层政治的文化——不是意大利或者荷兰。而是法国。”由此,伯克于1992年出版了《制造路易十四》。在这本书中,他在坚持了以往研究路数的同时,也试图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比较研究、非文本史料的大量运用、借鉴人类学的理论,这些新的尝试把他的新文化史研究推上了新的高度。

二、国王的形象

秉承着这样的学术追求,伯克从博物馆搜寻到了各类有关路易十四的精美艺术品,从档案馆中发掘出了那些赞美路易十四的肉麻诗词,寻找解读图像和文本奥秘所在的曲径。

在整合分析了大量图像、文本的资料以后,伯克对路易十四从文化的角度进行了全新的阐释。他认为不论是后世看到的还是当时人眼中的路易十四形象都不是完全真实的,而是在宫廷的授意之下,由国王和大臣们、御用画家和作家们所组成的团队,以一套宣传机制共同创造出来的“国王演义”。形象被创造出来后,又通过以下手段广为传播:发行大量有国王头像的硬币和颂扬国王功绩的纪念章、使各类艺术品和文学作品在坊间流传、精心设计路易十四在公共场合露面、有意或无意的在民间散布各种关于国王的传闻,从而使得这种形象被公众逐渐接受并定型。于是,被制造出来的国王形象就在人们的集体意识中代替了真实的路易十四。

当然,国王的形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国王年龄的增长和宣传策划者的更替都带来了不小的改变。在路易十四后期。还出现了形象描绘的危机,伯克将其原因归结为“否定古典文化”和“扬弃类比”,这也反映出了社会的发展和王权的政治危机。在其统治的后期,路易也被表现为一种残暴的负面形象,它们主要是出自胡格诺流亡者和荷兰、英国政府主办的宣传机器。在这些表现中显示出较少的“一致性”,并不是因为它们出自平庸的画家或拙劣的学者之手,而是因为它们来自于各种不同的宗教、政体和爱国主义的信念。这恰恰正说明了形象的制造和传播在不同文化中,出于不同的宣传目的,就会展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本书开篇,伯克就指出了“本书旨在对路易十四国王的形象进行一次总体考察。”也就是考察他的“形象产生、流传及被认可的过程”。而这里所指的形象就是由石雕、绘画、文学作品、宫廷仪式等表演形式构造出的国王的公共形象——集体想象的威望。通过研究国王的这种形象“进行艺术与权力之间关系的个案研究,特别是‘树立伟人的个案研究。”之所以要进行这样的研究,是因为这种包装有政治意义。“就某些方面来说,我们都是人为创造出来的。路易十四之所以不同,不过是因为在塑造过程中。他得到的特别协助……路易十四形象的塑造者是当时的画家、雕刻家、版画家、裁缝师、假发制造人、舞蹈老师、诗人、典礼仪式主持人和设计者等等。”伯克认为路易十四手下有一个团队,对自己的形象进行有意识地系统地宣传和包装,在17世纪就初步具备了现代性的一些特征。“用另外一种现代说法,可称本书是对树立路易十四而进行的‘宣传,活动、对力图左右(或日操纵)‘舆论以及对‘意识形态(意即‘确认统治有理的手段)的研究。”“这类研究无疑是种时代产物。”用我们容易理解的话来讲,路易十四制造自己的形象就是为了维护王权统治,而他的做法并不是空前绝后的,古代名王曾屡试不爽,而后人师法者也不断有之。

三、方法与特色

1.图像的运用。

路易十四一生热衷于资助艺术文化事业,伏尔泰也曾指出,路易十四“对艺术的奖掖,要比所有其他的君主们来得大。”他的这种做法不仅把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化发展到了欧洲最高水平,也使法国文人们对“太阳王”产生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创造出大量的赞颂国王荣耀的优秀文艺作品。这些现存于博物馆、私人收藏家手:中的艺术珍品。给伯克提供了充足的资料来源,他利用这些史料生动地再现了路易十四的宣传手段。

在对艺术品进行描绘的同时,伯克引用了大量现存的图片,构成了这本书的最大特点。本书总计运用了88幅图片穿插于文字之间,将图像作为一种资料和叙述,这也是受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历史研究中“图像转向”的影响。在伯克那里,图像主要还是一种资料来源,或者说是历史留下的踪迹(traces)。这些图像留下的蛛丝马迹并不是直接的证据(sources),而是需要历史学家去探寻、体验或想象其中所传达的文化意义,正如伯克在《见证:图像作为历史证据的运用》(Eyewitnessing:The U-ses of Images as Historical Evidence)的书名中所说的那样,图像是一种历史的见证,它在无声地诉说着它所经历、所看到的过去,它补充了文字资料,“图像可以承载语言无法表达的见证”。图像在运用时必须从其内容、背景等方面进行解读,然后再用文字

描述出来,正如伯克强调的“语境、图像创造者的身份和隐含的意图。”

伯克关于图像历史资料的探讨,同一些新文化史学家有关历史与艺术作品、影视史学、视觉史学等种种讨论相契合,也是他积极倡导的文化史研究的重要部分,对认识图像或视觉在历史研究上的作用进行了探索。

2、戏剧国家。

伯克在本书中的讨论,也展示出了人类学与文化史联姻的美妙前景。“他在艺术和权力之间画了一条线,更具体地说。他引用了社会人类学家艾文·高夫曼和克里福德·吉尔兹‘伟人的制造这个理论框架。”更进一步说,他在许多场合不止一次地提到了克利福德·吉尔兹关于巴厘岛的研究。强调了他对吉尔兹“戏剧国家”这个概念的认同和借鉴。伯克将路易十四对舞台艺术的钟爱成功地引用到其对这种“表演”的定位上:“给《制造路易十四》换个书名,可以叫做‘路易十四的政治戏剧。”

“礼仪尤其要被看作是必须上演的一种戏剧;其目的在于激起民众的顺从心。”比如国王的起床和就餐一旦被规定为一种礼仪,就成了检验身份地位的一项重要指标,为起床的国王送上穿戴、国王进餐时与之交谈更是英大的荣耀。礼制不应仅仅被看作是奇闻轶事,无论是对君王的神化还是看似繁冗的礼仪,正如诺贝特·埃利亚斯在《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中所说:“人们相互之问所施加的压力不断增加,作为一种社会监督的方法具有更大的强制性。”

路易十四自己作为总导演和主角,自导自演了这出皇家戏剧,把自己塑造成了“神”。由此,在民众的“想象共同体”中,他就成了一个真实存在的“神”。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由于被塑造为无所不能的活着的神,统治者常常与现实产生了脱节,因为他本人的想象也受控于这一自我想象,使他误以为自己真的就是活着的神,因而甚至拒不相信事实。“战无不胜”的路易十四,晚年时法军屡次受挫,但官方却总宣称是“胜利”,这种信息屏蔽最终带来严重的问题,变成他的负面遗产。他越接近这种意象化权力,也就越远离了实际控制权力的机制;由于过分醉心于永恒的模式和完美符号性形象,他变成了一个仪式的物件。但这也恰恰证明了他“表演”的投入和这出“戏剧”的成功。

3、比较研究。

当然,路易十四所用的这些建构手法并非自己的首创,罗马帝国时期皇帝像同样被赋予神圣意味,唐太宗也十分在意后人的看法,反复试图修改史书中对自己形象不利的段落。然而正像前文提到的那样,在路易十四时代,这一形象塑造的程序才被制度化和严格化了,首次成为一种现代化的系统工程,一种有意识实施的政治目的,并且史无前例地与国家本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启发了现代政治人物的形象塑造,使人们充分意识到,礼仪、神话和象征在现代政治上的重要性正在越来越重要。因为现代社会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依赖于人们对共同体的想象。为了揭示这个道理,伯克运用了比较研究法,“因此,第十二章中所作的对照和比较就成了本书的重中之重”。

伯克运用比较研究法进行了三类比较。首先是同时代的其他统治者之问的比较。他们在形象的制造和传播方面其实是相互攀比、相互争斗的关系,而在这个过程中,路易十四似乎做的最好。“路易十四与菲利普四世在统治方式上的差异可能是因为性格上的不同,但也应该从政治和文化传统上来看问题。”“哈布斯堡王朝血统纯正,而路易十四只是波旁王朝第三代国王,他的肖像必须显得浮华、神异。”其次是拿路易十四与历史上的名王之间进行比较,从凯撒、奥古斯都到圣路易、亨利三世。经过比较后我们会惊人地发现。原来奥古斯都与路易十四一样也穿高跟鞋。亨利三世也曾称自己为“太阳王”。伯克试图告诉我们,这并不是巧合,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政治规律。“伯克把我们从路易十四的先人带到了上古和中古的统治者那里,最后又到了国王形象和现代领导人形象之间的差异。”古代国王为了造成“神”的神秘感,必须要高高在上,不得接近,而在现代民主社会里,靠竞选获得职位的政治家们则不得不面向公众、亲近大众,给人们留下亲民的印象。这种表面上的反差其实包含着相同的本质——树立统治者的形象,不管是居高临下的还是平易近人的,都是一种形象的塑造。“17世纪的领导人与20世纪的领导人之间的对比并不是虚情假意与真心实意之间的对比,而是两种虚情假意的表现方式之间的对比。”正是这样的对比,“不仅使读者在看待17世纪法国艺术时超越了以往的固定的看法,总的说来。也表达了伯克研究工作得出的合适结论。”

四、绪语

《制造路易十四》的出版,对那些认为新文化史忽视了政治和权力的批评进行了有力的回击,将政治史、社会史和文化史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可以看出,伯克是在试图找到一个可以将政治与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联系起来的视角,来分析政治是如何通过文化的形式被表现出来的,反之又是如何受到文化的作用的,宫廷、贵族的精英文化是如何渗透到民间的大众文化中并被广泛接受的这样一些问题。

伯克的努力是值得赞赏的,在很大程度上他也做到了,但他还不得不面对一些问题。在书中我们并没有更多地看到,17世纪广大的法国民众是如何看待国王的形象。那些精美绝伦的油画,他们是否有机会看到,是否可以理解其中的寓意?在书中并没有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知道贵族们、外国人,甚至现代人的想法,但是却触摸不到那个时代普通大众的心灵世界,我们不知道他们是否喜欢舞台上的国王。这是否背离了新文化史学对大众文化的诉求,政治文化史是否必定局限于精英文化?伯克没有做出解答,但却启示了后人去追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作为一本传播史的著作,《制造路易十四》最有价值的地方,也许是它提供了一种方法论。通过这种形象产生、流传、被接受的过程的剖析,启发人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分析和解构一切观念的传播和接受史——无论是美学观念、文学观念,还是神话传说。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其实充满了叙述学的趣味,即对一种想象体系的批判性反思。不过全书的缺憾似乎也正在于此:作者在这里显示出他主要是一个史学家,而不是一个跨学科的思想家。使人感觉他打开了一扇大门,但却停顿在门口,没有走进那个绚耐的花园。

猜你喜欢
伯克彼得
探寻彼得兔的故乡
《彼得兔》大电影:菜园争夺战
彼得,彼得,吃南瓜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彼得潘
彼得潘
干船坞中的美国“伯克”级导弹驱逐舰“菲茨杰拉德”号(DDG 62)
伯克“同一”理论在语篇分析中的应用
《福布斯》伯克希尔清仓通用电气
巴斯钢铁造船厂将为美海军建造首艘“阿利?伯克”级Flight Ⅲ型驱逐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