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玉
经过第一轮和第二轮两个阶段的复习,学生已基本形成了较系统的知识网络,对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但是要真正决胜高考,最大限度地提高地理成绩,还要在最后冲刺阶段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工作,既不能草率应付,也不能拼命蛮干,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复习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回归课本,继续巩固基础知识
各类试题,无论它有多难,对能力要求有多高,必须以基本知识为载体,正所谓“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要取得较好的成绩,必须先过基本知识、基本原理这一关,否则就会出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状况。地理学科也不例外,在复习的冲刺阶段,回归课本、继续巩固基础知识应是根本策略。
二、整体着眼,构建宏观知识框架
在进行完两轮复习后,就该进入冲刺阶段的总复习了。此阶段必须树立整体意识,从宏观上把握地理知识的板块、框架和体系,构建综合运用知识的平台。一般来说,地理知识主要包括四大块板:地理基础知识——地球和地图;自然地理——地(地形、地质、地貌等)、气(天气、气候)、水(河流、湖泊、海洋等)、土(土地、土壤)、植(植被、自然带)、矿产资源;人文地理——生产活动(农业、工业)、居住地(乡村和城市、城市地域结构、功能区、城市化、城市问题等)、地域联系(交通、通信、贸易)、可持续发展、人口、文化、旅游、政治经济;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含国土整治)。当同学们脑海里建立起了地理知识板块和框架后,才能查找不足,及时弥补,否则就会觉得地理学科头绪繁多、无章可循。让学生提问题,有的同学会感到到处都是不懂的知识,但又提不出什么问题来,这实质上就是没有从宏观上把握地理学科板块知识的结果。这样,在全面把握地理知识框架之后,再逐一落实每一个知识点,才符合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的认识规律。
三、查缺补漏,总结存在的不足
经过前期大量的综合训练之后,在冲刺的最后阶段,同学们应该做好查缺补漏工作,总结地理复习中存在的不足。主要应查找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地理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对地理过程理解不够透彻的地方;2,对初中区域地理知识掌握不牢,区域空间定位能力较薄弱,对规律认识较模糊,区域特征、区域差异把握不清晰;3,审题是否仔细,是否注意试题中的关键词;4,读图能力不强,从图文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意识不强,遗漏信息点;5,文字表达能力较差,答题技巧有待加强;6,对新情境、新材料适应能力不强(高考基本上都是新题);7,书写的工整、整洁程度有待提高,错别字、同音字较多。而多翻“错题”则不失为一种更有针对性的查缺补漏的方法,同学们应好好利用,以更好地做到举一反三,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四、精练试题,注意寻找规律和方法
高考冲刺,各种试题铺天盖地。面对众多试题,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精选试卷,精练试题。在做练习时,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来做相应的训练。做完题后一定要总结自己的得失。对教师来说这时应注意把握好讲课内容,精讲精练,做到“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自己解决的不讲,估计讲了学生也不能理解的不讲”。
对综合题要认真研究它的命题规律和方法。一般以区域地理为载体,围绕一个中心问题,从不同侧面或者事物的不同层面来设问。因此,必须用区域研究的方法,进行整体性思维,围绕“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来思考作,答,在答题时应掌握和应用以下几种方法:1,要仔细审题,明确题意。遇到文字表述较长的试题,要抓住题干的核心句子和关键词语,特别要注意最后一句话的其体要求。2,在用文字表述时要注意专业术语的运用,应力求准确,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叙述要符合地理学科的习惯和规范。3,要言简意赅,不要漫天撒网。在解答地理简答题时,要尽量达到“文字简练、表达清晰、全面完整、要点突出”的要求。4,要层次分明,在做地理综合问答题时,应该尽可能做到逻辑严密,文义顺畅,段落分明,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优”的怪圈,才能克服非智力因素失分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