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肖
纵观近年来的高考文综试卷,可以看到高考文综试卷的命题意图和设计思路是贯彻了新课程理念的,文综试题与新课程理念是吻合的。因此,在高三历史复习中,渗透新课程理念以提高复习效率,理应成为复习备考的新视角。那么怎样将新课程理念与高三历史复习结合起来?笔者试着从宏观上分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怎样适应基础性和时代性要求
新课程理念强调基础性和时代性,而历史学科主干知识体现的正是基础性,现实问题即所谓“热点”问题体现时代性。这就要求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要以本学科基础知识为主要阵地,夯实基础,强调学生把握主干知识,同时关注历史和现实的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文综高考与单科考试相比,每一学科考试内容所占比例大为减少,但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仍是重点。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是指影响历史传承、演进的主题知识。说白了,就是指那些构成历史发展线索的重要事件和历史人物。这就要求我们在指导学生复习时要引导学生抓住主干知识,联系建构知识体系,重视对事件原因和影响的探讨,从而使看似单一孤立的历史知识形成多角度、多学科的有机知识整体。这是运用和调动知识,在新的历史情境下分析、解决问题的前提。
近年来文综考试,重视对文明史观的考查。追溯重要现实问题在历史上的发展轨迹,借鉴历史上与现实问题相关或同类事情的作法,是常见的命题思路。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试卷I大体上就是沿着这种思路命题的。如选择题中对“城市化”“民主宪政”“文明史”的考查,以及第39题所涉及的对中美关系的考查等。这些问题明显反映或折射现实。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历史对当今现实社会的影响,现实社会重大问题的历史渊源等。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了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趋势,增强学生的历史洞察力和使命感,使学生通过对学科知识的领悟和体会,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并学会对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二、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新课程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这与高考历史学科“运用和调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要求不谋而合。而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这种学科能力,就必须改变对学生进行“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知识、感悟历史。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才是“自己”的,而建立在“理解”“感悟”基础上的“自己”的知识才可以灵活运用。分析近年来学生在高考答题方面暴露出的一些共性的问题,如审题不到位、史论不能有机融合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产生这些问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教师在平时习惯于对教学的“垄断”,以致于学生依赖性强、自主学习能力差、会学不会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须知,我们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获取、管理和运用知识。并且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新课标重视对学生进行历史情感、民族精神、人文情怀和价值观的培养。近年来,高考文综试题加大对学生人文思想和开放意识的考查。与这种理念完全一致。其导向就是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世界发展和我国国情。文综历史科的题目往往采用古今结合、中外联系的形式。这就要求我们。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通史意识”、“世界意识”和“现代意识”,要把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放置于世界的角度来考查,立体地、多角度地分析,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努力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此外,还要使学生树立“现代意识”,密切关注现实,理性思考,关心时政问题,学会鉴于往事、展望未来;关注世界整体发展,关心人类共同命运,具有国际视野。在复习教学中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掌握社会发展知识,丰富情感世界;指导学生以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为探究领域,关注学生的需求和体验,培养其人文素质、独立人格及实践创新能力;弘扬学生自尊、自信、不畏艰难的勇气和毅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民族振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帮助学生置身于广阔的社会生活之中,更注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才能真正把握文科综合学习的真谛。
总而言之,新课标体现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而经验和事实表明,高考就是综合素质的较量。因而,在高三复习备考中,贯彻新课程理念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010年高考必将证明:复习备考中渗透新课程理念,对提高高三复习效率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