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2009-05-17 05:05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9年11期
关键词:基因组温室航天

《温室湿帘-风机系统降温性能测试方法》等两项农业行业标准通过专家审定

(本刊讯)由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起草的农业行业标准《温室湿帘一风机系统降温性能测试方法》和《连栋温室采光性能测试方法》于2009年11月4日通过农业部组织的专家审定。两项标准分别由王莉高工和程勤阳高工担任首席专家。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质量监督处刘云泽处长、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崔军副院长、周长吉研究员参加会议,来自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等7家单位的8位专家参加了标准的审定。

湿帘-风机降温是温室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降温措施,由于其投资少,运行成本低,不仅在现代化温室中使用,近年来在日光温室中也被较多采用,特别是最近在北京周边的日光温室新建和改造中,应用广泛。成为保证目光温室周年生产的重要的夏季降温手段。温室湿帘-风机降温性能是湿帘降温系统应用于温室后降温效果的综合描述,但如何科学衡量和评价,长期缺少测试标准。《温室湿帘-风机系统降温性能测试方法》标准起草组通过一年的科学试验和实践,提出了足以反映系统降温性能的参数和测试方法,包括系统通风量、换热效率、系统阻力、耗电量等参数以及相对应的测试方法,为温室内湿帘-风机的测试提供了全面的测试方法。

温室的采光好坏不仅决定着进入温室的能量,也决定着进入温室中光的品质,继而对温室内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温室内作物用于光合作用的光合有效辐射(简称PAR)和温室内温度升高的热量主要来自于温室外的太阳辐射,所以采光性能是温室的优劣评判的重要指标。

《连栋温室采光性能测试方法》标准起草组经过大量的试验,总结认为,温室采光性能的评价体系应立足于全面衡量进入温室内的能量、用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合有效辐射以及温室内光照分布的均匀性等参数,提出了太阳总辐射透过率、光合有效辐射、光照分布均匀度3个重要指标,为温室今后采光性能的评判提供了科学的测试方法。

两项标准的制定满足了广大用户评判温室湿帘降温性能和采光性能的需求,符合温室行业发展的方向,可指导温室设计者、制造商、使用者掌握和比较温室的降温和采光性能,改进设计、提高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温室的降温和采光能力,合理布局温室内作物生产。

2009农业高新科技成果信息发布会召开

2009农业高新科技成果信息发布会于2009年11月3日在陕西省杨凌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会上,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1 5所国内知名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代表发布了近年来在种植业、养殖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生态环境建设及农资等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如中国科学院的药物纳米输送系统、中国农业大学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等。

据了解,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加强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全力打造农业高新科技成果信息交流平台,在本届农高会期间,采用了多种形式对全国最新的农业高新科技成果进行了发布。除邀请成果单位现场发布外,还编印了《2009农业高新科技成果信息汇编》,汇集成果323项,在杨凌公众信息网、农高会网站设置专栏,供免费索取和查询。并筛选10项成果,通过农高会大型现场电视活动《鉴宝农高会》进行推介:筛选60项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在农高会期间通过主会场LED大屏幕滚动发布。

宁夏将提前实现百万亩设施农业目标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对全区设施农业建设作出批示,“今年设施农业抓得实,为农民增收,对自治区经济贡献突出。明年要确保完成20万亩任务,农牧厅要及旱下达计划。”按照这一要求,宁夏回族自治区将提前一年实现百万亩设施农业建设目标。

发展设施农业,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推进农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2007年,自治区出台《宁夏百万亩设施农业建设发展规划》,计划到2 011年新增设施农业1 00万亩(约6.7万公顷),其中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发展50万亩(约3.3万公顷),达到户均667 m2。全区设施农业总面积已由2006年的26万亩(约1.73万公顷)增加到目前的80余万亩,3年年均增长20万亩(约1.3万公顷),明年再完成20万亩任务。我区将提前完成1 00万亩设施农业建设目标。

目前,全区设施农业从业人员达60万以上,预计今年设施蔬菜总产量160万吨,总产值18亿元。

成都坝代农业发展舰划公布

“到2017年,成都现代农业将实现总产值53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5910元,力争实现‘西部第一,全国领先的目标。”近日,四川省成都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对外公布了已修订完善的《成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08-201 7年)》。

成都市农委副主任潘斌表示,该规划全方位地对未来10年成都农业发展做出了规划和描绘,10年后,成都现代农业发展将完成一个飞跃。

发展目标:争创西部第一全国领先

未来10年,是成都市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潘斌表示,按照阶段发展目标,《规划》确定了2010年、2015年、2017年三大发展阶段。

在具体经济指标上,《规划》提出,201 0年,成都现代农业将实现总产值43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129元。到201 7年,将实现总产值53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5910元。

发展战略:三大圈层发展不同产业

《规划》还将成都现代农业分为特色优势产业集中发展区、西部农产品加工中心、西部现代农业物流中心和西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中心四个区域而进行发展定位。

潘斌透露,《规划》提出了构建城市农业圈层、近郊农业圈层、远郊农业圈层都市三大圈层的设想,并提出了三大圈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

在空间布局上,将成都六城区纳入城市农业圈层(第一圈层)。将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县、郫县纳入近郊农业圈层(第二圈层),将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新津县、蒲江县、大邑县纳入了远郊农业圈层(第三圈层)。

发展支撑:全力打造三大农业增长极

为了实现都市型现代农业和产业发展目标,《规划》还提出了推进农业科技、品牌农业、数字农业、设施农业、有机农业、农业环保、水利设施完善和耕地质量提升等八大农业行动计划。

“而《规划》的另一大亮点,是首次提出了打造三大农业增长极计划。”潘斌谈到,《规划》提出了全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经济、生物质能源开发和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发展三大农业增长极。

计划到2017年,将发展优势特色产区和带动作用强的区域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30个40个,还计划开发出适应不同区域的新型沼气高效发酵菌剂5种一10种,还计划利用岷江、沱江、都江堰灌区、龙门山脉、

邛崃山脉、龙泉山脉等自然资源及成都平原的田园生态景观,构建以苗木花卉、果蔬、特色养殖为重点的休闲观光农业带、区、面、点,全面推动成都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

鞍山今年新增2431个设胞农业小区

记者日前获悉,2009年鞍山市计划新建设施小区2431个,面积1万公顷。截至9月末,全市已开工的设施小区达1 711个,其余的720个秋季设施小区建设任务已经全部落实,鞍山市设施农业建设进度排在辽宁全省前列。

10月27日,台安县达牛镇南岗村的95栋设施种植温室大棚建设已经接近尾声,水、电等基础设施已经配备完毕,农民们正在准备安装钢筋。村党支部书记刘辉告诉记者,台安县在达牛镇规划了“达十线”(达牛村至十四家子村)设施蔬菜种植小区,沿线6个行政村在原有2000亩(133.3公顷)设施种植面积基础上发展成5000亩(约333.3公顷)集中连片的蔬菜种植小区。为了鼓励农民发展设施农业,村里出资为温室大棚集中打基础,购进钢材、棚膜、架材、水泥等物资。特别是钢材,采取以村为单位统一组织货源,统一焊接的方法,每栋大棚村里出资10000余元。同时,村以集体的名义为发展设施农业的农民担保贷款,每延长米贷款150元,两年还清即可。一栋200延长米的标准温室大棚,成本需要6万元,当地的农户只要拿出2万元就可发展设施农业。

据了解,为促进秋季工程建设,台安县在认真贯彻省、市扶持政策的同时,还出台了自己的补贴意见,并以县政府办文件形式下发。对规模小区、精品小区和温室生物秸秆反应堆技术推广三项予以扶持。金岗村在台安县达牛镇和西佛镇的交接处,在秋季设施小区建设中,当地政府通过产业扶贫的形式,为村民注入50万元扶贫资金发展温室花卉,明年春天这里的花卉种植小区将达到5000亩。

为了大力支持设施农业发展,海城在出台惠农政策的同时,把扩大小区面积,集中连片发展,提升规模档次作为设施农业建设的重点,着力建设了一批规模化小区。年初以来,海城市新建500亩(约1 33.3公顷)以上设施农业小区20个,占地1 2000亩(约800公顷),折合标准设施小区240个。温香镇在前湖、前坎、后坎、铁石等4个村又新规划了万亩连片温室小区,总面积1.2万亩(约800公顷),计划新建标准设施小区200个,新建日光温室6000栋,计划总投资2.3亿元,其中群众自筹1.5亿元,贷款6000万元,争取省、市政策性补贴2000万元。目前,园区规划已经完成,正在着手进行动员、串地等前期基础工作。

岫岩满族自治县为调动基层积极性,在上级补贴资金暂没完全到位的情况下,积极自筹资金,准备对春季建成的设施小区予以补贴。

农业部将在全国蔬菜发展重点区域创建400个蔬菜标准园

2009年10月30日,农业部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举行全国蔬菜标准园创建活动启动仪式。记者获悉,今明两年将在全国蔬菜发展重点区域创建蔬菜标准园400个,通过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稳定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增强产业竞争力,打造一批高标准、高水平、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蔬菜生产“国家队”和主力军,通过树立样板标杆,让农民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得实惠。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叶贞琴告诉记者,标准园创建是新时期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是转变经营方式的重大举措,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农业部开展蔬菜标准园创建活动就是要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营方式创新,逐步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

叶贞琴透露,2009~2010年,农业部将在全国蔬菜重点发展区域基地县组织创建设施蔬菜标准园200个,集中连片面积达200亩(约13.3公顷)以上;露地蔬菜标准园200个,集中连片面积达1000亩(约66.7公顷)以上。标准园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做到病虫害统防统治100%,测土配方施肥100%,节本增效10%以上;产品100%进行商品化处理,质量达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并实行品牌化销售。

农业都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协调相关单位,整合有关项目和技术力量,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要科学选点,组织自然条件优越、有一定规模、工作基础好、技术力量强、地方政府重视、菜农积极性高的蔬菜基地参加创建活动;要强化指导培训,组织蔬菜产业体系及专家指导组的专家,制定蔬菜标准园建设和生产技术方案,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加大培训力度;要积极争取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向蔬菜标准园投入,加强水电路、集约化育苗、采后商品化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要抓好宣传引导,注重总结经验、树立典型,营造良好的氛围,充分发挥蔬菜标准园的示范带动作用,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效。

据了解,我国蔬菜产业发展为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劳动就业、发展区域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全国蔬菜种植面积2.68亿亩(约0.18亿公顷),产量5.92亿吨,出口量819.71万吨,出口额64.4亿美元。据测算,2008年全国蔬菜生产总产值突破8000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比例超过30%;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740多元,占农民人均收入16%;吸纳从事生产的劳动力约1亿人,从事加工、贮运、保鲜和销售等采后服务的劳动力约8000万人。今年,特别是设施蔬菜和夏秋高原蔬菜、高山蔬菜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金融危机情况下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

农业部:种菜成为农民增收亮点

农业部今明两年将在全国蔬菜发展重点区域创建400个蔬菜标准园,通过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稳定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日前农业部在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举行了全国蔬菜标准园创建活动启动仪式。

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叶贞琴表示,蔬菜标准园创建就是要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营方式创新,逐步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据统计,2008年全国蔬菜生产总产值突破8000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比例超过30%;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740多元,占农民人均收入16%;吸纳从事生产的劳动力约1亿人,从事加工、贮运、保鲜和销售等采后服务的劳动力约8000万人。2009年,蔬菜产业特别是设施蔬菜和夏秋高原蔬菜、高山蔬菜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金融危机情况下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

江苏省将建17个样板型蔬菜标准园

根据农业部部署,江苏省将在今明两年内创建17个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的样板型蔬菜标准园,以引领农民发展蔬菜规模种植。

据了解,按照病虫害统防统治100%、测土配方施肥100%、节本增效10%以上、产品商品化率100%、质量达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并实行品牌化销售的创建标准,2009—2010年农业部将在全国蔬菜重点发展区

域基地县组织创建400个蔬菜标准园。江苏省拟建的17个标准园中,含10个设施蔬菜标准园和7个露地蔬菜标准园。

前三季度供港蔬菜批次同比增16.9%

近日,记者从中山检验检疫局获悉,2009年1~9月,中山蔬菜输出港澳1049批、约2万吨,与上一年同比分别增长16 9%、9%。由前年年中的15吨/天,增加到现在的70吨/天。

但目前,由于蔬菜种植的科学程度不高,反季节、新品种蔬菜的种植能力不强,蔬菜品种单一,造成出口竞争力不强,影响了中山蔬菜的出口。

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再获国家支持

近日,记者在采访时获悉,甘肃天水航天育种示范区、陕西扬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广西、云南亚热带农业示范区被列入国务院55号文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国家将大力支持中国西部航天(太空)育种基地,以提高产业化水平,这无疑将为天水市的航天育种插上腾飞的翅膀。

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位于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与天水市合作建立的、专业从事航天育种的基地,是“两院”与地方合作正式命名挂牌的西部唯一一家航天育种基地。

11月3日,记者在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采访时了解到,西部航天育种基地在航天育种实践中,配合中国科学院遗传所总结的“一种空间诱变育种”的方法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以该专利技术为基础,结合基地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太空诱变、分子生物学技术、日光温室加代选育、杂优利用等技术进行集成创新,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的选育方法。

目前,中国西部航天(太空)育种基地已拥有通过我国神舟飞船、返回式卫星措载进行太空诱变的蔬菜、瓜果、花卉等航天农作物品种9大类393个品系,通过选择优良编译株系,已经育成功6000多种优异种质材料,航椒1—10号、航豇1、2号,航茄2、4、5号等18个航天蔬菜新品种通过了省级鉴定,并开展了航天品种扩繁与中高档盆花生产销售,同时向全国适宜地区辐射。在8年间里,先后在浙江杭州,北京顺义、朝阳、怀柔,山东寿光,广西桂林以及内蒙古、山西、新疆、陕西、四川、湖南等25个省、市设立了试验示范和推广点145个,累计推广面积达90余万亩,实现产值达36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6.8亿元。

此外,该基地还顺利完成了甘肃省创新基金项目,培育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8个航天系列蔬菜新品种,且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有2个新品种获得中国杨凌农高会品种奖,3个品种获得中国花博会金、银、铜奖,太空诱变育种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育成的8个航天蔬菜新品种通过国家食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的检测。

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董事长包文生告诉记者,在天水航天育种示范区被列入国务院55号文件后,他们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加强了协作洽谈。目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控股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前期洽谈合作事宜已全部结束,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将在今后3年的时间内。利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技术力量和品牌优势,加强航天育种,力争继续研究出粮、棉、油类型的6个~10个航天农业新品种,继续在全国推广新品种种植面,让农民真正享受到航天种子带来的优质、高产、多抗、广适的农业增产效应。

我国科学家绘制出黄瓜基因组精细图

11月1日,《自然一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在线发表了世界第一个蔬菜作物的基因组测序和分析的重要论文。这是由我国科学家发起和主导的国际黄瓜基因组计划第一阶段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对黄瓜和其他瓜类作物的遗传改良、基础生物学研究、以及对植物维管束系统的功能和进化研究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黄瓜基因组论文是《自然一遗传学》至今为止发表的为数不多的植物学论文之一。

国际黄瓜基因组计划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于2007年初发起并组织,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承担基因组测序和组装等技术工作。参与单位包括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美国康乃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以及澳大利亚多态性芯片技术中心。这是由我国发起的第一个多边合作的大型植物基因组计划。

黄瓜基因组共有约3.5亿个碱基对。项目采用了新一代测序技术,自主开发了一套全新的序列拼接软件,成功地以较低的成本绘制了黄瓜基因组的精细图。这一套测序策略已经成为了其他植物基因组测序的模式。

在黄瓜基因组中共发现了26,682个基因。项目创建了包含1 800个分子标记的高密度遗传图谱,把基因组的20,000多个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这给重要经济性状基因的克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目前已经发现了与黄瓜产量、品质、抗病性等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300多个,已经克隆了与产量相关的性别决定基因(和上海交大合作)、苦味基因和抗黑星病基因,为这些重要性状的分子育种提供了快捷准确的工具。

黄瓜有7条染色体,而甜瓜有12条染色体。本研究表明黄瓜7条染色体中的5条是由甜瓜的12条染色体中的10条两两融合而成的,这一发现解决了葫芦科染色体进化上一个多年未解的难题。在基因区域,黄瓜和甜瓜有95%的相似性,和西瓜也有超过90%的相似性。我国瓜类作物的栽培面积在40D0万亩(约266.7万公顷)以上,黄瓜的基因组序列将推动所有瓜类作物的生物学研究和遗传育种。

植物的维管束系统相当于人体的血管,是植物营养运输和长距离信号传导的主要通道。黄瓜是维管束研究的模式系统。黄瓜基因组研究首次揭示了800个与维管束功能相关的基因,并且发现它们所在的基因家族在低等植物向高等植物进化的过程中得到了扩增。

在基因组测序完成的基础上,国际黄瓜基因组计划进入下一个阶段,将系统地研究黄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黄瓜基因表达及调控的特性,将克隆主要的经济性状基因,开发廉价快捷的分子育种工具,推动基因组的研究成果直接应用到优良新品种的培育上。

猜你喜欢
基因组温室航天
宏基因组测序辅助诊断原发性肺隐球菌
科学家开发出人工基因组高效简化策略
逐梦航天日
“我与航天有个约定”征文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谁困住了热先生?(一)
中国温室网会员一览
中国温室网会员一览
中国温室网会员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