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地区设施园艺发展现状与思考

2009-05-17 05:05张会永裴先文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9年9期
关键词:巴州日光温室园艺

张会永 裴先文

设施园艺是通过现代农业工程技术改变自然环境,为动植物生产提供相对可控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肥等环境条件,使动植物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具有高投入、高技术含量、高品质、高产量、高效益等特点,是最有活力的农业新产业。

巴州地处祖国西部,境内大部分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在纯自然条件下进行植物生产,代价相对较高,农民增收相对困难。因此,发展设施园艺必然是调整和优化巴州种植业结构,创新生产方式,使农民实现稳定增收的一项重要而有效举措。设施园艺在巴州必然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巴州设施园艺生产概况及远景规划

巴州设施园艺的发展历程及生产现状

巴州地区设施园艺生产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巴州农科所即开始采用阳畦育苗技术,并建起了简易加温温室。80年代初,和静县上游乡农民为解决冬春淡季吃菜问题,自行设计建造了围固式温室。由于增加了一定经济收入,农民积极一性很高,短短两年时间,设施园艺面积就发展到13.34hm2,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库尔勒士地区蔬菜淡季供应紧张的矛盾。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塔里木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库尔勒地区人口急剧增加,蔬菜供应矛盾更为突出,春季菜价居高不下,一度位届全国中小城市第二位。1991年后,为缓解蔬菜供应紧缺的矛盾,巴州政府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大规模实施“菜篮子工程”基地建设,各县(市)相继成立了菜篮子办公室,并结合当地实际,规划了大片温室区域。由于科技经费投入少,蔬菜科技研究工作滞后,这一时期温室均为简易日光温室,造价低廉,结构极不合理,温室采光、保温及抗风抗压强度等均存在问题,只能生产对温度要求不高的叶菜,经济效益较低。加之农民对保护地蔬菜生产认识不足、温室蔬菜栽培配套技术缺乏等因素,果类蔬菜生产投入高、产出低,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设施园艺生产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末期,和硕县从山东寿光、莘县引进了寿光式温室。温室结构相对合理,采光、保温较好,冬季不加温亦可生产瓜类、茄果类蔬菜,填补了巴州地区淡季茄果类蔬菜及瓜类蔬菜的空白,经济效益得到很大提高,仅1997、1998年两年,和硕县日光温室蔬菜的种植面积就发展到266.2hm2。这一时期,巴州农科所和农技中心积极研究温室的结构及温室栽培技术,巴州的温室蔬菜栽培技术日益成熟,温室结构、建材选择及种植模式等都有了很大改进。温室的类型由最初的围圈式温室、简易加温温室,发展到唁什式目光温室、和静式温室、辽宁海城式日光温室、甘肃武威式日光温室以及荷兰的现代化智能自动控制温室等十门种类型,

目前,巴州地区目光温室面积已由最初的13.34hm2发展到1648.2hm2,蔬菜年产量达13.3万吨,蔬菜的品种也由原来单一的黄瓜、番茄,发展到今天的瓜类(黄瓜、苦瓜、冬瓜、瓠瓜、丝瓜、佛手瓜、西葫芦)、茄果类(番茄、茄子、辣椒)、豆类(四季豆、芸豆、豇豆、荷兰豆)、水果类(西瓜、甜瓜、洋香瓜、草莓、油桃、杏、葡萄)等产品,不仅能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还远销吐鲁番、乌鲁木齐、喀什等区内外城市。每公顷产值达22.5万元~37.5万元,每公顷效益达12万元~22.5万元,总产值达2.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

巴州设施园艺发展规划

党的十七大对“三农”工作做出了重大部署,要突出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巴州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设施园艺的发展,力求加快发展步伐,打造农民增收新途径,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设施园艺发展工作。2007年出台了《加快自治州设施园艺发展的意见》,并成立了自治州设施园艺发展领导小组,制定了指导性计划,将计划分解到各县(市),与各县(市)签定了目标管理责任状,各县、市也相应制定设施园艺发展措施,设施园艺在巴州呈现出大力发展的良好势头。

“十一五”期间,设施园艺生产面积力求达到4667hm2,其中日光温室达到3333hm2,年用一次性拱棚保持在1334hm2

巴州地区园艺设施的主要类型

巴州从事设施园艺生产的多为外来人口,设施类型多种多样。经过多年实践,在辽宁海城式温室、山东寿光式温室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巴州人民发明了“干打垒”土墙木拱架结构的英下式日光温室(当地农民改造的一种新型日光温室称为“英下式日光温室”)、并逐渐形成了以英下式日光温室为主,寿光式温室、简易围圈式、现代化日光温室和一次性小拱栅为补充的棚型系列。

简易围圈式温室

围圈式温室只在和静县上游乡保有133.4hm2。温室跨度大,四周围以土墙,无后屋面,倾斜角度很小,土地利用率高,构造简单、造价低,作物生产技术要求简单。

此种温室屋面平缓,采光、保温性差,升温慢,冬季不能生产,温室跨度大,抗雪压能力差,棚面清扫困难最高点在中间,通风换气不便。

喀什式日光温室

1987年从喀什引进,主要分布在库尔勒市铁克其乡、英下乡,总面积66.7hm2。墙体为砖混(双层夹墙)、干打垒、土墙等形式,钢管、竹木棚架,墙厚0.7m~1.0m,跨度9m~10m,矢高2.6m,前屋面倾斜角17°~18°。

此类型为改良型围圈式温室,抗风、抗雪压、采光及保温性能等有所提高,冬季覆棉被,室温达7℃,可生产叶菜类蔬菜。由于温室跨度大,前屋面角较小,抗压、采光、升温较差,生产喜温果菜需加热升温。寿光式日光温室

1994年由山东寿光引入,主要集中在和硕县,面积为280hm2。温室墙体堆土夯实而成,后墙厚1.8m~4.0m,高2.0m,第一立柱高2.8m,第二立柱高2.5m,第三立柱高1.65m,第四立柱高0.8m,后坡厚0.5m,走道宽0.7m~0.8m,栽培床宽7.7m,棚面倾斜角21。左右,后坡仰角45°棚架由钢丝、水泥立柱、木杆、竹竿组成,压膜线压膜,保温层为无滴膜+草苫+白色膜(防雨雪),后屋面底部铺薄膜防散热,大棚呈全封闭状态。

温室造价较低,光能利用率高,升温快,保温性好,不需加温能够生产喜温蔬菜,密闭性好,使用烟雾剂防治病虫害效果好。温室后墙多为推土堆积而成,温室湿度较大,稳固性差,使用时间短,草苫覆盖,温度难达到果菜生产要求;棚前后较多深土坑,室外土地无法利用。

英下式日光温室

参照海城、寿光温室类型,对温室后屋面、山墙加以改造而成。温室脊高3.1m,跨度7.0m,后墙高21m,摹宽1.2m,顶宽1.0m。后屋

面角45°,后屋面长1.2m,后屋面垂直投影2.8m,前屋面角21°,后立柱、中立柱、前立柱高度分别为2.6m、2.2m、1.4m。

温室墙体厚,采光量大,保温、增温效果明显,冬季不需加温,室温达1 0℃~1 5℃,可生产各种蔬菜,跨度小,抗风灾能力强。

墙体采用砖混结构,建设成本较高,此类温室仅分布于库尔勒市周边,面积3.34hm2

巴州地区设施园艺主要栽培模式

巴州菜农结合当地饮食习惯、市场行情及棚型特点,发明了系列栽培模式。简易围圈式温室

(1)韭菜/黄瓜模式

韭菜为秋冬茬,黄瓜为春夏茬。3月份韭菜直播(雪韭791),国庆节前后收获第一茬,11月初扣棚。春节前后收获第二茬黄瓜(津绿3号)于翌年1月下旬育苗,2月下旬定植于韭菜行间,3月下旬开始收获,6月初拉秧。(2)辣椒/油白菜(四季豆、结球甘蓝)模式

辣椒(改良猪大肠、陇椒2号):于]2月下旬育苗,翌年3月中旬定植,4月下旬收获上市。

四季豆(结球甘蓝):1月下旬育苗,3月初、下旬定植于温室立柱旁、垄头,4月初上市。

油白菜:直播于行间,根据市场行情收获。

寿光式温室

(1)秋延后栽培模式

黄瓜、西葫芦,7月底~8月初苗床嫁接育苗,9月上中旬定植,10月中旬开始采收。

番茄、辣椒:7月20日左右苗床直播育苗,苗龄70天后定植,11月20目开始采收。

四季豆、豇豆,7月中旬直播,11月初开始采收,采收期可延长至翌年5月中旬。(2)春提前栽培生产模式

黄瓜、西葫芦:11月中下旬苗床直播育苗(加盖小拱棚),苗龄30天后定植,翌年1月下旬~6月底采收。

番茄、辣椒10月中旬苗床直播育苗,苗龄70天后定植,3月上中旬~6月中旬采摘。

四季豆、豇豆,10月初直播,第二年3月中旬~7月上旬采收。

英下式温室

(1)一果一叶模式(辣椒一芹菜)

9月下旬辣椒育苗,2月初定植,3月中旬~6月底收获,整地后直播芹菜,翌年1月初收获。辣椒行间可套种莴笋、甘蓝,走道、立柱旁可栽植四季豆、丝瓜、苦瓜。(2)一果两叶、两果一叶

模式

果菜(辣椒、茄子、黄瓜、番茄)一般为春提早种植,时间与其他模式类似,但秋延后种植两茬叶菜(芹菜、菠菜等其他叶菜类),在两茬果菜的茬间期种植一茬叶菜。(3)杏树/草莓模式

品种选择:杏为凯持杏、早白杏等品种;草莓为图特拉、达赛莱科特、卡姆罗莎等品种。

定植时间杏树于3月中旬定植,草莓于9月下旬杏树行间定植。

上市时司:草莓于2月中旬上市:进入结果期的杏树于翌年5月中旬果实可上市。

(4)油桃/油白菜、菠菜

3月中旬定植莘粗1cm左右的油桃实生苗,7月~8月嫁接,10月中旬行间直播油白菜、菠菜,12月扣棚,春节前后采收油白菜、菠菜,翌年的5月上旬油桃上市。

油桃一般选择曙光、霞光、艳光等品种。

此种模式经济效益较好,但尚未形成规模。(5)葡萄/油白菜、苘蒿、春萝1、

春节前后葡萄定植,7月采摘,3月上旬,行间直播油白莱、茼蒿、春萝卜,4月底~5月中旬收获。

葡萄一般选择‘里扎马特、‘兴华一号等特早熟品种。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存在的问题

◇巴州设施园艺基础建设比较落后,设备不配套,设施结构不太合理,采光、保温效果差,不能对光、热、湿度进行有效调节,抗风、抗雪压能力差,生产效益普遍不高。

◇设施园艺产业化程度低。未能形成有效经营模式,蔬菜协会组织作用不明显,产品市场开发不够,无公害蔬菜在市场上未能形成品牌优势,市场竞争力弱。

◇培训力度不够,熟练生产者少。科技示范基地、示范棚较少,效果不显著,农户运用无公害生产、绿色安全食品生产技术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高,设施园艺生产的标准化、机械化管理程度低,优质产品、精细产品、特色产品少。

◇设施园艺前期基础设施投八大,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承受能力有限,扩展速度缓慢,难以跟上“十一五”发展规划要求。今后发展对策

◇力求规模化、区域化生产。根据不同的地域条件,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发展不同结构类型的目光温室,统一技术指导,选择优势明显、发展潜力较大的品种,规模经营,建成各具特色的日光温室产业带,形成地域优势和规模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

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调整作物种植结构,优化生产布局,满足州内需求并扩展州外市场。将日光温室产业与农家娱乐、休闲观光农业结合起来,提高整体生产效益。

◇加大投入科研,提高日光温室建设质量。探索投资运行机制,加快新型日光温室结构优化的探索、研究、推广工作,提高日光温室的保温、采光、抗风和防病虫等综合生产能力。

◇普及无公害生产技术,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完善、普及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大力推广无公害种植技术。树立品牌意识,围绕标准化和无公害,实施产品全程监控,争取产品国内国际标准认证,提升果蔬品牌知名度,带动全州标准化生产发展。

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根据植物吸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及肥料效应,确定施肥模式推广地下加温、节水灌溉技术,加强病虫测报,积极推行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的病虫害无害化防治措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大力推广农村一户“一圈、一池、一棚”生态型经营模式,将巴州日光温室生产发展提高到新水平。

◇积极探索经营机制。探索完善“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机制,在农户、企业、市场、政府之间形成纽带和桥梁:加强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做好市场信息服务、开拓市场、防范风险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日光温室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建立生产科技示范基地。建立多个生产科技示范基地,加快良种良法综合配套技术推广,促进成果转化,提高单产,提升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与内地蔬菜的市场竞争力。

◇加强生产技术服务队伍建设。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培训工作,及时更新科技人员专业知识,将新信息、新技术、新品种等及时传至生产一线。建立有效运行机制,使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良种良法直接到田,快速有效地推广新技术。加强农民培训工作,提高从业农民综合素质,树立产品质量意识,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增强应对市场的能力。

猜你喜欢
巴州日光温室园艺
《环保水培园艺》教案
园艺奇葩
山东省探索开展日光温室补贴试点
园艺
新疆巴州葡萄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新疆库尔勒纺织服装城建设发展思考
巴州纤检所开展第十四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
探秘楼兰 畅游巴州
2008年荷兰国际园艺展览会盆花新品种(二)
设施农业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