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利
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是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着管理会计理论开始,有不少的企业运用了责任会计,但大部分企业会计人员缺乏管理会计的基本观念,更谈不上应用这些方法去参与经营管理。管理会计是以预决策会计为主,以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为辅的会计体系。它不仅弥补了财务会计只能侧重反映过去的经济事项而不能有效预测未来经济事项的这一缺陷,而且对于指导企业的生产管理实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现代企业必须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企业应自觉地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企业管理者既需要加强内部管理,还要预测企业发展前景,科学决策、规划未来、调控企业日常活动。管理会计是将传统财务会计的职能扩展开来,把侧重“反映”的职能向重视“控制、预测、决策”发展。这无疑对于我国大中型国有企业而言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而且,现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大中型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与外国企业相比,我们在资金、技术、管理等诸多方面处于不利地位。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只有从现在起放眼全球进行科学管理、合理规划,展望新世纪大经济环境,把握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适时调整企业经营结构,才能使企业稳住脚,发展壮大。这些都要求企业的高级管理者通晓财务、管理会计。而且中层管理者、财会人员也要积极参与企业的规划管理。
二、目前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
(一)企业经营者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和重视不够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经营中更多地凭借自己的经验,而不是使用科学的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来指导实践,他们没有看到管理会计的巨大效用。一些会计人员和经营决策者认为,会计就是记账、算账、报账,至于管理、经营决策是企业领导的事情。财务会计一直是会计人员工作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而管理会计属于副业,有精力和条件的零星分散的搞一些,否则干脆弃置不管。企业的管理层更是把管理会计作为会计工作的一部分,未将管理会计特有的职能与作用突出出来。企业的会计系统只是作为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会计人员在目前仍是属于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参谋人员,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管理会计作用的发挥。
(二)企业会计人员素质较低
我国现阶段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比较低,突出表现为知识层次低、知识结构不合理、在专业教育方面层次低。由于会计人员素质跟不上,就使他们没有精力去实践管理会计。虽然有些会计人员学习过一些管理会计知识,但大多数处于纸上谈兵阶段,没有进行系统的实际操作。同时,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准不是很高,在会计披露上弄虚作假,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严重。这些因素都限制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
(三)企业自身应用管理会计的环境不具备
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与一定的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相联系,环境的变化必将导致管理会计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相应发生变化。我国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国有企业处于主导地位,国企领导的任命是出于某种特殊的原因(如关系、资历等),而不是凭借其能力,结果是,这些管理者可能不太愿意使用新锐的管理手段,而是坚持传统以保护自己的利益和影响。我国的法律制度如投资风险保护机制、公司治理机制和会计准则都比较落后,这些缺陷不但削弱外部机制和个人对公司的制约,也减少公司采用更有效、更透明的管理和控制方法的动力。同时,中国的文化与许多西方国家有着本质区别,这些差异可能会引起我国管理人员和职员的某种偏好,从而对管理方法的持有产生不同的见解。由于管理会计理论没有真正解决企业改善管理所急需的问题,企业缺乏应用管理会计的内在动力。
(四)知识陈旧,理论脱离实际,可操作性差
现在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还仅局限于对国外情况的翻译介绍,没有很好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法、体系。例如,投资决策分析中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问题,所有教材都是沿用西方国家的复利制计算利息,而我国则普遍应用单利制计算利息。这种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的方法影响了它的实际应用,以至出现了“长期投资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敏感分析几乎没有企业在实际中予以应用的情况。此外,追求高深莫测的理论与数学模型,有的将一些本来比较简单的方法加以复杂化,使其不易掌握,可操作性差。
三、加强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的建议
(一)建立完整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管理会计学科成熟的主要标志是具有一套完整、系统、规范实用的教材。这是应用管理会计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有关部门组织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人员组成编写队伍,编写出适合于各个不同层次需要、规范实用的、易学易懂、便于操作的教材,并以此为指导,展开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广泛研究和探讨。
(二)强化管理者的管理会计意识
要增强企业领导人的管理会计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植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文化。企业价值包括人力资产的价值、生产价值和财务价值。企业在增加人的价值和生产价值方面表现出色,财务价值也不会逊色。当企业追求价值最大化,必须借助管理会计进行价值测量。管理会计围绕成本、时间、数量、差错、员工满意度五个方面测定价值业绩,力求反映员工满意与顾客满意的程度,最终通过资产收益、市场份额、边际收益、利润、销售额等方面综合反映企业财务价值的现状及变化趋势,以逐步营造不断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文化体系。如果一个企业领导准备塑造一种追求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文化,那么,管理会计就成为其实现目标不可或缺的工具而得到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作用。自然管理会计得到企业领导应有的重视。
(三)提高企业管理会计人员素质
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会计队伍才能架起一座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才能促进管理会计的运用。在基础教育方面,应在大中专院校、成人教育以及广大经营管理人员、财会人员中进行广泛的、深入持久的管理会计基础教育,培养他们应用管理会计的能力。在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方面,仍要对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进行持续有效的管理会计内容和方法的教育,这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另外,在教学中可考虑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两方面调整企业的财务管理,使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具有较大的衔接性,使它们可互相作用、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四)加速开发管理会计软件
加速管理会计应用软件的开发,建立起系统、完整的电算化管理会计软件系统。管理会计要运用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分析方法,采用计算机可保证运算的准确性,可减少大量的工作量,使管理会计人员能够准确、及时地为企业领导者提供预测、决策等方面的信息,满足企业领导者决策的需要。同时还可以将管理会计软件与财务会计软件相结合,两者许多数据可以共享,帮助管理会计人员为企业管理者准确及时地提供预测决策方面的信息,扩大管理会计的应用范围。
(五)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我们应建立由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组成的管理会计师协会,这样就使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企业也能够很快地运用新的管理会计研究成果。理论界也可以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邀请实务界的人员参与,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并将研究的成果通过他们向实务界传递。开展典型案例研究,总结我国企业开展管理会计的成功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将我国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经验加以系统总结上升为理论,从中找出其发展的客观规律,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高效运行,促进企业自身适应能力的提高,以利于管理会计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六)完善管理会计的应用环境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良好的环境给予支持。如果营造一个适合管理会计发展的良好环境,那么管理会计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就可以为企业进行科学管理提供有力的帮助。管理会计在自身的实践中不仅得到充分应用与发展, 而且为理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因此应加快健全金融体制、价格体制,为企业提供一个公平、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只有当市场是健全的,市场提供的信息才及时有效,才能为管理会计的方法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企业需要努力减少影响企业管理部门决策的行政因素,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自主决策。
管理会计的应用与推广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实务界与理论界的广泛参与,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随着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会有更多与国际会计领域合作的机会,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应用必将有着极好的机遇与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