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2009-05-13 08:34葛云杰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11期

从大类而言,作文分直接命题与非直接命题两种;从审题与立意来看,前者易后者难。非直接命题作文在90年代前后的代表是材料作文,在2000年前后为话题作文,至今则又出现了结合二者特点的所谓新材料作文。

话题作文与新材料作文的命制差别不大,都分为三个逻辑段落:先是一段引论性的的文字,或是一个故事,或是一首诗歌,或是名家名言等等,其作用是引领学生走入语境,启发思考;然后是一段评论性的文字,或就以上材料而感慨,或引申开来由此及彼,其作用是引领学生打开思路,聚焦思维;最后则是话题或题目,作用是给学生框定范围,使其“带着镣铐跳舞”。

既然是“带着镣铐跳舞”就必然要考虑如何跳的更美,就要考虑审题与立意。

从话题作文与新材料作文的命题结构看,三个段落各有功用,各有侧重,阅读时首先要抓文段的中心句。所谓中心句原是阅读学的术语,指的是在一个句群中起核心作用的句子。上世纪50年代,德国人发现在一篇文章中起骨干作用的句子只占5%,其余95%的句子只是对这些句子的解释、支撑。也就是说,在一个句群中,关键的句子只有一个,其他句子是对这个句子的具体阐释。其基本形式有三种:一是中心句在开头,解释句在中间,总结句在最后,呈现为总——分——总结构(又称菱形结构);二是中心句在开头,解释句在中间,没有总结句,呈现为总——分结构(又称正三角形结构);三是解释句在前面,中心句在最后,呈现为分——总结构(又称倒三角形结构)。在审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准确地把握材料的中心句,明确文段的主要意思。

很多时候,确定了中心句还不够,还要对关键词加以把握,抓住语言的关键信息,进行更为精细准确的理解。

比如:2009年4月江西省八校联合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生活中,人们总想到远方去旅行。远方似乎有我们身边找不到的东西,不仅仅是风光美景、人文历史……更多的是一种梦想、一种精神的归宿,一种看不见的灵魂里涌动的向往。

生活中近的是现实,远的才是诗。所以远方总像一簇圣火,在人们心中燃烧。于是,我们总是期盼远方。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超出材料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在第一段文字中,第一句话就是中心句,它说出了一种现象,后文则具体解释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即为什么“人们总想到远方去旅行”。

在第二段文字中,第一、第二句阐释“远方”的作用,第三句是总结句。

这里面的关键词是:总想(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到远方(不是在近处)、灵魂(不是物质层面的)、向往或期盼(不是一般的喜欢或愿意)。两段文字的意思概括起来就是:到远方去,那里有我们精神的追求、灵魂的向往。

所谓价值取向是指命题人在文字中流露出来的肯定或否定、赞赏或批评的情感倾向,立意时应当服从、符合这种价值取向,而不能唱反调,不能“反弹琵琶”,作翻案文章。在这个问题上,就这两段文字而言,命题人显然对“到远方去”充满了美好的情怀,认为这是一种美妙的生命体验,因此写作时就应展现这样的情感而不能是相反。假如仅仅依据自己的喜好,就大写特写远方如何不好、不能到远方去等内容,就背离了命题取向,自然也就难以得到理想的评价。

完成了上面的工作,接下来就与个人视域相关了。

在日常教学中,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会大脑一片空白,许多已知的、已学过的、已储存的知识全然不知所去。之所以会这样,从根本上说,主要是因为目前的作文评价标准窒息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长期以来,高考作文命题以道德、政治为着眼点,导致求同不存异,重共性轻个性,扬群体抑个体的价值取向,作文的逻辑起点已不是生活本身而是应试,学生一写作文就发愁,就看不到活生生的素材,而是习惯于以唱高调的方式来表现道德理想,以沿用成习的有固定象征意义的符号式的事件来表现脸谱化的人物,作文与做人脱节,思想与生活剥离,普遍存在“脱离现实”和“辞藻华丽”两种倾向,丧失鲜明的个性,写出来的文章如枯枝败叶一般,缺少生气,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无法体现青少年应该具有的强烈的现实关怀和批判精神。实际上,就写作本身来说,它固然具有社会功利性,但其本质却应是“我手写我口”,应是表达真情实感的媒介。因此,作文要向现实生活回归,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视野投向生活,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表现生活,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所以,笔者认为能够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见解,生动、形象、准确地表现出来的文章就是好文章。具体说就是,要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并形成有个人印记的理解与看法,而且用具有个性的语言——用词恰当,描写生动,叙述简洁——表达出来。换句话说就是,要打破作文思维的枷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理解生活,记录生活。

在此基础上,要教会学生两件事:一是要善于联想,由此及彼,前勾后连,阅读材料时能够迅速唤醒记忆,打开知识仓库;二是要给知识分类,像电脑分区一样,把各种知识、各种素材分为一个个扇区加以储存,写作时快速检索,迅速调出。这样的训练要不断进行,使学生养成习惯,形成理性自觉。

由于知识结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思维模式的不同,面对同一个题目,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这个最感兴趣的地方就是每个人写作最能激活思维的角度,是十分珍贵的,一定要抓住它。进而沿着这个路径认真思考,调动知识储备,表达自己的见解,就会有个性的光芒闪现,进而找到一片独特的性灵天地,在那里弘扬自我,任个性之花烂漫、真切、坦荡的开放

又如:2009年5月广东省重点中学联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南美洲的巴西,1956年,科学家从非洲引进了几十只杀人蜂,这些蜂被人不慎从蜂箱里放了出来,一场灾难降临到整个巴西。蜂群无可阻挡地飞进巴西的丛林,与当地的蜜蜂交配,生产出比非洲杀人蜂更凶猛的新一代蜂种,并迅速繁衍到十亿只。四十年来,杀人蜂制造的灾难仍频繁发生。

但是,后来人们发现杀人蜂在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巴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杀人蜂有惊人的产蜜能力,巴西的养蜂人因此而摆脱了贫困,巴西从而一跃成为世界四大产蜜大国之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由杀人蜂授粉的咖啡,格外的香浓可口。巴西咖啡的品质也随之大大的提升。

其实,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福祸相倚,利弊并存。请以“利与弊”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

在第一段中,最后一句为中心句,告诉我们:非洲蜂的到来给巴西人带来灾难。

在第二段中,第一句为中心句,告诉我们:当人们看到杀人蜂具有惊人的产蜜能力的时候,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又给巴西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为:杀人蜂、灾难、利益。

所以,对材料可以这样解读:“灾难”与“利益”共存,事物的“利”与“弊”共存,这样的结果让巴西人长久地处在幸福和不安之中。扩展开来看,从人类生存的普遍景况来说,生活总处在变动之中,新的潘多拉魔盒在一个又一个地被打开,福祸相倚,如一把双刃剑。材料蕴含的观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弊”能够转化为“利”;二是“利”与“弊”共存。而提示语中将其引申到许多事物,这就为立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角度:

1.可以“趋利避害”为论点,阐发在生活中应当正视利弊,进而趋利避害的道理。

2.可以论述认清事物的利与弊,便于我们更全面地看待、分析事物,提高我们的辩证思维能力的问题。

3.可以阐发我们在生活中处于“弊”而无法回避时,不必过于沮丧,我们应看到“庭前花开花落,天外云卷云舒”是一种平和的人生态度的问题。

4.可以记叙生活中正确处理“利与弊”的关系而受益的事件,或不能正确处理“利与弊”的关系而失败的事件。

《庄子·渔父》云:“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真性情须有真涵养,有大识乃有大文章。所以,作文要体现自己多年学习生活的知识积累、人文情怀,展现关注生活、思考生活的思想结晶,要充分展现自己的见解。在具体写作时,一定要依据自己的特点,从个人视域出发,将论题“化大为小”“化虚为实”,针对某一具体事物、事件阐发自己的观点,如网络的利与弊、中学生出国的利与弊、高考的利与弊、科技的利与弊等。进一步说,“科技的利与弊”还可分解成更小的方面,如塑料,自从它诞生到现在,确实给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但它深埋地下,不易降解,给土地资源、水资源造成巨大的污染;再如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它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巨大的便捷,但排出有毒气体,对人类以及大气层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正如提示语中所言: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福祸相倚,利弊并存。我们“化大为小”,选择的“小”一定是自己了解多,感受深,分析透的事物,自己了解不多的事物最好不要选择。

总之,从中心句入手,就是从材料文字的整体着眼,避免只看到某一不重要的句子,不顾其他,造成理解偏差。抓住关键词,就是进一步准确定位,精准分析文段主旨,避免理解过于空泛,造成写作无从下手。把握价值取向,就是正确理解命题的情感倾向,服从、符合材料的价值判断,避免跑调、唱反调。强调个人视域,就是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思考与评价,避免人云亦云,千人一面。上述这些是作文审题与立意之要义。

(葛云杰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科处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