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情趣 规范步骤

2009-05-13 08:34张业海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11期
关键词:命题作文语文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文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但长期以来“作文难”一直是老师、学生及家长的共识。作文本来是五味俱全的东西,如今却味同嚼蜡,造成了学生消极作文的心理。在语文教学中处于重中之重地位的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如何走出作文教学“高投入、低收效”的困境,让学生感到写作文不再是“苦差事”,而是一种有兴趣可激、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依的轻松愉悦的学习活动呢?笔者谈谈自己在轻松作文教学方面的思考和实践。

一、转换策略,激发作文情趣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如何转换教学策略,激发学生作文情趣?笔者认为需要做到如下几方面。

1.创设良好心理情境,让学生能够轻松作文

青少年的情感、思维、想象和个性对习作的影响很大,学生只有在心情舒畅、心境良好的情况下,思维才能活跃,情感才能真实,想象才能丰富,个性才能发展,文章才能写好。教学生作文,特别在起始阶段,教师首先要明白无误地告诉学生,作文既没有高深的理论,也没有统一的规范要求,不是只有作家们才会作文。作文就是把自己平常看到的听到的人和事、自己的心理感受和想要说的话写出来。如果动笔前先想一想,能有条理地写下来,就是一篇优秀作文。其目的就是设法减轻或消除学生作文时的心理负担和各种顾虑,使他们能够心情愉快,轻轻松松构思作文。

2.转换作文训练形式,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记

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重听读,轻说写的问题。许多学生害怕在众目睽睽之下发表自己的观点,一听说写作文就犯愁。语文新课标强调“作文要与阅读教学紧密配合”,“阅读与写作是相互联系的,二者依赖于同样的或相似的知识陈述、认知加工、上下文关系及其约束”。可见,听说读写是有机结合的整体,不能有所偏废。培养学生“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声声入耳,过目不忘”的良好品质,提高运用语言文字能力,是听说读写训练的目标。为此,教师应该在作文训练的过程中密切结合学生学习、思想、生活实际,结合语文教学中阅读训练、听说训练的实际,经常注意了解发现学生平时交谈的热门话题或一定时期的社会焦点,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讨论,然后让学生整理思绪,查找阅读有关的书籍资料,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事实依据和理论根据,把自己的想法一层一层地写出来。也可以借学生参加集体活动之机,及时组织学生讨论、评说、演讲,适当地辅之以作文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3.改变作文命题和指导评价策略,拓宽学生表现空间

语文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作文中“放开思维,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写作教学就应指导学生关注生活,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地表达出来。为此,笔者转变以全命题为主的作文训练模式,探索“半命题”“开放性命题”“呈现内容自主命题”,以及观察周围的人事物景,甚至“自选题材,自拟题目”等多种命题策略,努力在命题上给学生一个想写、爱写、能写的机会,这样作文内容会更充实,形式会更多样,学生写起来有兴趣,写出来有情趣。在作文指导策略上笔者更多地采用范例引导法。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连说带练好把式。”笔者在尽可能写下水文的同时,充分发挥经典范例和伙伴范例两种写作范例的作用,让学生在范文模仿和伙伴互助中激发创造激情,学习写作技巧。在作文批改环节,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和写作热情的保持与老师的评价是分不开的。教师要有伯乐的慧眼、慈母的爱心,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然后恰当地放大这些亮点,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照亮学生作文的心路历程,让他们能从这些点滴的收获中一次次地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和满足,而不再担心教师的挑剔、同学异样的目光。教师在作文实践中,要充分利用一切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施展拳脚,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活动,拓宽学生表现自己能力的空间。如:开展读书活动,写读书笔记;引导学生创办作文园地,编辑、作者轮流坐庄;多办并办好班报、墙报、黑板报;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竞赛;鼓励向校报、校刊和其他的各级中小学生报刊投稿。通过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读书与作文相结合,充分挖掘开发学生的作文潜能,同时鼓励学生敢于否定权威的定说,敢于奇思妙想,并能将其诉诸笔端。

二、循序渐进,规范作文步骤

有效的作文教学需要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和创作规律,注意学习内容安排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规范作文教学的步骤和操作程序。唯有这样,作文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

1.明确目标

“轻松作文”教学实现的第一步,就是要学生明确自己在不同学习阶段的作文学习目标,以有利于在作文学习中进行有效的自我监控。

作文要求应该呈现阶段性,这样有助于学生的作文能力接近“最近发展区”,学生可以不断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作文的兴趣,树立作文的信心。如日本教育界对初中学生在选材方面设定的目标就注意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七年级要求学生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寻找素材,“归纳自己要表达的思想”;八年级要求学生要广泛自由地寻找素材,“丰富自己要表达的思想”;九年级则要求学生要根据写作目的和场合的不同,选择适当的题材,“加深对想要表达事物的理解”。

2.课堂交流

根据学年的作文教学任务、单元作文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能力特点,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适当地传授有关作文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然后设置练习或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它们初步获取知识。在教材单元课文学习前,学生已经知晓作文任务,在初步获取教师传授有关作文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后,经过10分钟左右的时间思考准各后,应列出作文提纲。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先以小组交流,小组推选代表全班交流,教师有针对性地做引导点拨。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分享学习的经验。小组交流与全班交流共需时间20分钟左右。

3.自主作文

根据语文新课标规定:7一9年级学生“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以学生自主作文为主。教师全堂巡视,以随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特别值得教师们学习的是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化万先生在学生作文时,对作文特别困难的学生降低要求,如果当堂实在无法完成作文,可拖后完成,在课堂上只需抄写一篇美文代替,或者将上次作文重新写一遍。这样,既帮助学生合理安排了时间,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不至于在作文上受打击,呵护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4.评点作文

作文评点课,切忌教师搞“一言堂”。不少的作文讲评课是教师评,学生听;教师改,学生看。即使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往往还是无动于衷,最终导致作文讲评收效甚微。有句谚语说得好:“我听到的会忘记,我看到的能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在作文讲评方面,只有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学生的“群言堂”,师生间形成良好的互动,让同学们自己赞赏好的,评点不足的,引导同学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做讲评作文课的主人,使之形成自改能力,才能充分激发学生潜力,成为他们新的起跑线。

总之,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转变自己的“角色”,不再扮演作文的“命题者”,不再是学生眼中的“号令者”,而是一位引导者、设计者,千方百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急于想用文字来沟通、表达,使习作成为学生自己的需要,让学生摆脱陈旧作文模式的束缚,开动发散性思维,自由、自主地感受生活,抒发情感。让我们的孩子在写作之路上走得轻松些吧!

参考文献:

[1]徐法强.作文教学之五招[J].作文教学研究,2007,(01).

[2]孙艳.让我们走进作文教学的新天地[J].语文教学通讯,2006,(2).

[3]段薇.作文“起步”初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6,(05).

(张业海 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教务处226500)

猜你喜欢
命题作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