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起点,也是学校教育的终点。现代社会变化越来越快,我们的学生走向社会,能不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能不能在千变万化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立身之地,关键在于能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千变万化。要适应社会的千变万化,就一定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学校教育,必须要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需要,造就现代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敢于创新的教师。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顺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潮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全方位、多渠道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出发点,也是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出发点,是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钥匙。问题意识则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产生一种悬而未决又必须要解决的求知状态。它是产生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基础。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就可激发起强烈的学习欲望,催生出探究、创造、追求真理的动力,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问题意识是学生与生俱来的禀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加以重视、保护、诱导和激励,让这种天赋得到充分的发挥,做到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发现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
(一)重视、诱导。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问题意识教学,尽量创设情景,激励学生打破自己常规的思维定式,通过故事、疑问、破绽、换位等诱发学生问题意识,让学生能在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没有机会的地方创造机会,没有道路的地方开拓道路。以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木兰诗》为例。学生在熟读全诗的基础上,教师通过讲述相关的故事,播放影视《花木兰》片断等营造一个轻松、愉快、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然后引导学生从思想内容、语言修辞、传统世俗等方面去寻找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发现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往往会发现不少的问题,最多时,从《木兰诗》这篇课文中发现近三十个问题。
(二)保护和激励。学生的问题意识虽是与生俱来的,但并不是不需要保护和激励。只有保护得越好,激励得越有效,学生提出的问题才会越多,问题才会越有探究价值,最终学生的学习才会有创新。要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能驱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并去涉足自己未知领域。 “好奇产生疑问。”只有学生感兴趣、好奇,才会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深入分析,才会打破砂锅问到底。作为教师一定不能呵斥、指责、大泼冷水,而是要肯定和鼓励,要让好奇的星星之火呈现燎原之势。其次是构建心理安全区,让学生敢问。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在“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秀的表现和成长。作为语文教师要合理利用手中的教材和身边的的教学资源,营造宽松、安全的环境氛围,提供自由、开放的空间,还要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让学生敢问、不怕问。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还要引入激励机制。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有无偏颇 、有无深度,教师都要予以肯定,不能横加干涉,不能批评、指责。因为学生提出的有些问题对教师或他人来说不是问题,但对提问学生自身来说就是问题。如中考语文试题中有“三英战吕布是哪三英”的考题,对于城市学生和农村条件较好的学生来说不是问题,但对于偏远山区的学生来说就成了问题。因为他们不仅没有看过《三国演义》原著和《三国演义》影视,就连《三国演义》的连环画都没看过。
在进行问题意识教学时,教师还要鼓励、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技术创新、科学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前提,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学生在探寻问题时如果敢于挑战自我、挑战他人,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就不至于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小学语文教材里《三个和尚》和《龟兔赛跑》的故事,在今天演变出了若干现代版,内容和情节都在不断翻新。这正是因为现在的人们有了更多的批判性质疑精神。
二、培养学生的探究力
学生提出问题,只是学习的起点,产生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基础,而要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就需要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探究。只有对问题展开探究,才会有新的发现,形成新的见解和主张。教师在探究活动中,要成为问题探究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一)合理组织。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上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不搞“一刀切”“统一化”。不能由教师指定某一个问题,让全班学生一起探究,限制学生的自由组织、自由表达和自由创新。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和问题探究的动力。在问题探究中,尽量将学生兴趣化为探究动力。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满足学生的个人兴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时可把提出相同或相近问题的学生分成一个组,让他们一起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这样,既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发挥自身的潜力,又可借鉴和学习他人的探究方法、经验和成果,取长补短,为自己的探究找到捷径,还可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有时也可让学生单个去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寻访他人,独立进行探究。
(二)正确引导。问题探究虽是学生自主学习,但绝不是放任不管,让学生处在盲目无序的探究状态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探究问题的基本知识,引领学生进行分析,确定研究方向,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切入口,怎样形成假设,怎样查找资料,怎样进行论证,怎样突破常人的看法,形成自己的见解。以《木兰诗》为例,学生在探究“木兰为什么不愿接受赏赐,继续为国效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个问题时,首先帮助学生找到探究问题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请教历史老师和专家,搜集我国的世俗传统、风俗习惯和人情世故等信息;然后教学生把自己获得的信息进行提取、筛选、整理、组合,形成自己的创新见解;最后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展示自己探究成果的平台。
(三)积极参与。教师不仅要成为问题探究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还要成为参与者,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教师的参与既可帮助学生解决探究问题中遇到的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帮助,又可防止学生误入探究的死胡同,有效控制学生的探究过程。
总之,教师的合理组织、正确引导和积极参与,有利于营造安全、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潜力的发挥和探究能力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
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的,需要的人才必将是复合型的。要造就复合型的创新人才,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今天的学校教育仍然采取的是分科教学的方法,目的是更有效地传授人类积累的知识。基础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语文学科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是综合性的,要探究遇到的问题,找到问题的答案,仅靠语文学科的知识已不可能,往往要涉及到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知识。学生要解决遇到的这些问题,必然就会去获取相关的信息,查阅相关的资料,请教相关的人。这对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完善、不断提高、不断创新的过程。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不仅能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而且还能够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
四、培养学生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人的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没有穷尽的。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都源于想象,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发明,就不会有创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因此,教师一定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想象成为一种学习习惯。想象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维方式,和问题意识一样,是与生俱来的天赋。对于学生的想象,教师的首要的任务就是给予保护,不管学生的想象是否大胆,是否合理,都要予以肯定,给予表扬。对于不合理的想象,教师要正确引导,不能批评、指责,打击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初中语文教师在讲完《山的那一边》这篇课文后都会布置这样的作业:让学生把自己心目中的“海”描绘出来。有的学生描绘的海,就不是什么“书海”“人海”“食海”之类的,而是“钱海”“情海”“游戏海”等,并且很多想象的内容不尽合理,甚至出现思想内容上的偏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做的不是去进行批评、指正,而是鼓励、诱导,要通过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的想象符合时代要求,体现自己的知识水平,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
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这是由语文学科本身特点决定的。中学语文教材入选的不少作品都凝聚了创作者美好的想象。它会让学生在阅读、欣赏时进入创作者所描绘的意境,再生出更多更美的想象,使作品内容更为充实和丰满。作为教师就一定用好、用活手中的教材,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延伸书本知识,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的想象力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具体的做法有以下一些:1.发掘教材思想艺术内涵,找到能让学生产生丰富想象的切入点,并以此为起点,让学生思维冲出教材内容,纵横驰骋、自由翱翔。2.运用科学、新颖的教学方法。如中断阅读、跳跃阅读、延伸阅读等。3.活用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艺术。4.用好作业。续写、扩写和童话创作等。5.巧借现代媒体和妙用书中插图。6.揣着书本知识,走出课堂,融入社会,融入大自然。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件说起容易做起难的事。它不仅需要教师有渊博的知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而且还需要有锐意进取、敢于创新、勇于挑战的精神。相信通过广大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定会让学生创新能力有显著提高,定会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创新才。
(普国富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第三中学61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