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吆喝:品析传统文化的醇香

2009-05-13 08:34冯晔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11期
关键词:春酒文本传统

吆喝,往往包含着个性与创造,是传统民俗文化的一种。对吆喝的品味,也是对文化的赏析。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吆喝声在逐渐消失,如今竟成了需要抢救的文化遗产。引导学生了解和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已经刻不容缓。因此本文想谈谈“吆喝”,这个吆喝不光是指叫卖,也包含为保护传统文化呐喊的意思。要呐喊,自己先要被打动,所以“吆喝”应分两步走:一是引导学生深入品味所吆喝的东西,被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二是鼓励学生在理解与喜爱的基础上,能够主动地去承传、保护、弘扬。当然,语文学科有自身的特点,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以现代方式、语文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吆喝,不光要讲究内容,还要讲究语言。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除《吆喝》外,《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春酒》《俗世奇人》都涉及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笔者的设想是进行单元整体设计,以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为载体,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借助语言训练,带领学生进行丰富的语文实践,并有重点地进行探究,使知识和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整个单元教学的结构为:整合——突破——延伸——运用,简介如下:

整合:纲举目张,系统设计,突出主题。

围绕“民俗文化”,对本单元5篇课文进行系统设计,以突出内容和语言形式上的“传统味”为主,教学设计上有所取舍,突出主干,摒弃繁杂。

突破:巧妙切入,沉入语言,深度挖掘。

从文章出发,以语言为教学立足点,找到切入口,教师先示范并引导学生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词句,再让学生自主剖析有情味的语句,加强朗读教学,感悟内容,深入领会文中的思想情感,并力求将课文语言积累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延伸:课外拓展,扩充视野,强化主题。

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借助音像资料及学生自己的搜集、调查、整理、研究,结合本地民俗开展语文活动,引导学生走向课外,走向社会,增加知识储备与体验,使语文教学更鲜活有趣,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但注意不可喧宾夺主,把语文课上成“民俗”课。

运用:读写结合,运用语言,转化能力。

将读的成果转化成写的激情,积极运用所积累的文本语言,并鼓励有所创新。可以写几句话,写小传,写颁奖词,也可以写成段成篇文字。

单元整体教学,为实现弘扬传统文化的目标提供了便利。而单篇教学,则必须深入文本、沉入语言、聚合焦点,深刻挖掘文本中的语言内涵、美学内涵和思想内涵,方能最终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创新。

一、联系课文内容,让“吆喝”成为品读文章内涵的钥匙

对课文内容进行“吆喝”,设计广告语、吆喝词、小传、颁奖词、导游词,看起来游离于文本,其实只是换个角度解读文本,便于激发兴趣,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感悟,理解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用学生自己的口和笔表达出来。要想喊出有品味的吆喝词,前提是紧扣文本,真正深挖内涵,因此,“吆喝”就可以成为品读文章的一把钥匙。

(一)简头绪,巧切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思想内涵

紧扣文本找到切入点,即可以统领全篇的主问题和关键字词句,简化头绪,保持教学的整体性和流畅性,方可保证听说读写、语文实践的时间,弘扬传统文化也才有了立足点。

以教学琦君的《春酒》为例,阐释怎样切入文本,巧妙利用“吆喝”手段。

初读后,笔者让学生为春酒写一句广告词。由于领悟不深,学生尽说些“味美香甜”之类雷同的话语,有学生提到“家乡的酒,有情味的酒”,但究竟是什么情味呢,都说不上来。在这种愤悱状态下,笔者提出了写吆喝词要直击事物内容与情感核心的要求,接下来,以“家乡味”为经,巧妙切入,深入挖掘“春酒”习俗中浓厚的传统文化意味。

△闻香,寻“味”:浏览课文,找出文眼“家乡味”。

△细读,品“味”:道地家乡味从哪些细节中荡漾开来?

△扣题,回“味”:“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该怎么读?为什么?

△勾联、玩“味”:

A.共有的乡愁:联系其他作品了解“文化乡愁”现象,体会文字中涌动的寻根意识。

B.独特的乡愁:强调的不是愁,而是“味”。醇香酒味中美丽的乡愁,有泪却不悲凉。

C.不朽的乡愁:“故乡情结”已沉淀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折射出永恒的民族凝聚力。

在深入理解“乡愁”这一传统文化现象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写一两句吆喝词,许多学生一挥而就,借助“吆喝”,写出了自己对春酒,对“故乡情结”的体验:

好喝啊,母亲酿的八宝酒;一点点,就能醉你到白头!

“乡情牌”春酒,补气健脾明目暖心的喽!

甜蜜春酒,温润芬芳令人醉;美丽乡情,追寻回味使人愁。

沉淀故乡情,会聚游子心,道地家醅,余韵无穷!

饮春酒,补气健脾家家扶得醉人归;喝会酒,聚情暖心村村飘来民风淳。

可见,“吆喝”这一环节的设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噱头,它是精心设计的一项语文活动,与切入点、与文本解读密切相关,讲究实效性和层级性,吆喝词设计的水平,直接显示着学生对文本理解的程度。学生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所以利用“吆喝”来促使学生对文本认识的螺旋上升,无疑是巧妙有效的。

(二)走来回,细体味,吸收语言表达中的传统韵致

为传统文化大声吆喝,离不开语言文字这个载体。而语言的习得,是一个积累与运用、吸收与转化的过程,要“带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张志公)。

根据单元整体设计,每个单篇的教学都应该在语言文字中徜徉体验,突出传统味,吸收语言表达中的传统韵致。

《云南的歌会》以找寻文中能够体现“美妙有情”的词句为切入点,学习对歌语言“见景生情、即物起兴、语言通俗、韵律错落”的特点。

《端午的鸭蛋》以组织辩论“你认为汪曾祺语言是雅还是俗”为切入点,体会文白夹杂,方言口语(短句)入文,平淡有味,雅俗共赏的语言特色。

《吆喝》一文,以“你喜欢哪句吆喝词”为切入口,让学生细品慢嚼,懂得好的语言,都有着诗般的韵律,音乐的美感,讲究合辙压韵。

《俗世奇人泥人张》则以设置“精彩对决”为平台,让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表演,体会“鲜活传神,个性十足”的语言特点。

学以致用。如果说,对课文内涵及语言的品析,属于信息输入、语言吸收,是接纳传统文化的馨香;那么,根据课文内容自编吆喝词,就是信息输出,是课本语言经过吸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言语积累,再加以灵活运用,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吆喝、呐喊。

举几段学生消化文本内容后写的吆喝词,以及活用文本语言形式,所采用的吆喝方式:

①民谣式吆喝:

金满斗会,文化承传;十二月花,龙吟凤哕,唱和相续,气势宏伟;盛会难逢,弥足珍贵。——《云南的歌会》

外壳青白心儿红,筷子一扎红油来;吃前作兴挂络子,吃完不妨做萤袋;质细油多风味足,高邮鸭蛋美名传。——《端午的鸭蛋》

②俚曲式吆喝:

传歌师傅(那个)歌儿多啊,唱了一担又一挑;东桌旁教(那个)西桌旁笑,唱得众人乐陶陶。——《云南的歌会》

泥人张,捏嘛嘛像,瞧瞧!

鸭蛋高邮牌,红心永流传!

③对联式吆喝:

山花山鸟映山歌,盛妆盛会显才智。——《云南的歌会》

千家春酒情,万里游子心。——《春酒》

单只妙手捏万象世态;一身傲骨惩奸邪小人。(天下独绝!)——《俗世奇人泥人张》

民谣、小曲、对联,皆为我国独有的古老文学样式。尤其对联,灵活地把语法、修辞、逻辑训练综合在一起,用它们来为传统文化吆喝,不但训练了语言,当然也多了几分韵味。

二、拓展课文主题,让“吆喝”成为对话传统文化的途径

语文教学是平等对话的过程,但是传统毕竟离学生较远,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富有时代气息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找到作品与学生生命之间,传统文化命题与学生生活感悟之间的契合点,使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才会有穿越时空的心灵交流,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学生心里。“吆喝”的最终目的,就是引导平等、互动、开放、建构的“对话”,使学生能够认同文化的价值与魅力,从而大力去弘扬我们古老的文化。

——跟帖式吆喝

利用QQ空间、班级博客、论坛跟帖等新的文学形式,对传统文化习俗进行思辨和深度对话,为保护传统文化大声吆喝。

例如上《端午的鸭蛋》,笔者在班级空间里设置了论辩主题:“04年韩国成功将江陵端午祭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千年中国端午节面临被外国端走的局面,对此你怎么看。”学生的反响十分踊跃,语言也较精美,请看他们的跟帖式吆喝。

清寂端午:你吃到了吗?那赤诚红心的高邮蛋!你闻到了吗?那围炉共煮的粽香?你看到了吗?那踽踽独行上下求索的屈子!我为民族而悲愤!祖先留下来的东西都守不全,非要等到人家来抢了才知道是好东西,才懂得珍惜!

小白粽:既是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非得要外国人承认,才心安理得?太不自信了吧?端午被别国申遗,我们会不过端午吗?我们会抹杀自己的文化吗?

鸭蛋络子:虽然外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们的文化,但是传统文化的根没断,中国人没有忘本,现在国学不是大热吗?端午清明中秋不是成法定节日了吗?

咸蛋超人:国学热,虚啊。我们不是连粽子、月饼都懒得吃?你自己不珍惜,文化在你这里中断了,别人传承下来,郑重地去申遗,有什么不好?哪个国家申遗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文化可以遗留下来了。我们要大气,文化是全人类的财富,是没有国界的。

艾草香:关键不是申遗,而是我们必须采取具体及时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民族传统文化必将复兴,我们责无旁贷!……

——论辩式吆喝

萧伯纳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之后,我们就各有了两种思想。”论辩是出声的吆喝,也是思想的碰撞与融合。对于中学生来说,要对话有着深刻内涵的传统文化,这种交流更是必需。教师应该提供论辩交流的平台,放手让学生参与对话,充分肯定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也可以选择某一观点作为辩题,让学生联系传统与现实,进行思辨。譬如《俗世奇人好嘴杨巴》中,围绕小人物的“世故”是智慧还是市侩,让学生对传统“市井文化”自主地进行筛选、争论、分析,排除糟粕,吸收精华。

——习作式吆喝

习作,也是一种静态的对话与吆喝方式。传统文化的精神指导着写的内容,外在形式指导着写的技法;反过来讲,学生写的内容也透露着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显示着对传统写作技巧的习得水平。写作的过程和作品,彰显了弘扬传统文化的成果。

除单篇的针对性习作外,还可采用“系列读写”法,进一步深入传统文化,比如笔者所在班级开展的《我与XX的故事》原创故事连载(可写传统习俗、器物、文化名人等),长期坚持系列写作,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语言形式的把握,文字的锤炼,都是一种很好的训练。

三、结合乡俗文化,让“吆喝”成为开展语文实践的载体

越富有地域特点、民族特点的文化,越能走向世界。吆喝,是文化的载体,也可以是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载体。这种最古老最世俗的传播方式,也许最适合让我们关注民生和脚下的土地,让我们找出周围富有鲜明特色的东西,挖掘城市记忆中最久远最鲜亮的东西。

以下是学生对南京六朝文化进行分组分类调查的基础上,写出的部分吆喝词。

南京大萝卜,脆生生水灵灵朴实得紧!

鸭血粉丝汤,金陵口味独好!

朱雀桥边野草花,秦淮风光乐万家!

南京云锦,大气喜庆,江南织造,款款真情。

好一朵茉莉花,唱响金陵,飘香世界!

神韵鲜活的吆喝,唤起我们遥远而清晰的记忆,那质朴纯粹的市井风情、渐趋消逝的京腔宁韵、盛况不再的民族歌会……昨日的民生画卷,在今日的喧嚣中重现;年华似水,我们的学生,我们年轻的一代在倾听,也在重新品读那一段历史,于繁华深处,聆听古老城池的心跳……于是,在口耳之畔不断回响的吆喝声中,传统文化的音容鲜活起来,渐渐、渐渐地立在了孩子的心里。

(冯晔 南京扬子一中210048)

猜你喜欢
春酒文本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小小回春酒帮你赚大钱45岁残疾大哥卖回春酒一年赚一套房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春酒》中的民风民俗
如此铺排意何在——《春酒》教学价值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