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以其叙事清楚,详略得当,人物对话生动,且要言不烦,堪称《左传》中的名篇,也是很多版本的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都喜爱收录的一篇文言文。《左传》对战争的描述很是独到的,然而《左传》到底不是军事史,这场春秋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长勺之战,仅凭几句简单叙述,已经很难窥其全貌了。本来简练的笔法未尝不可以,但是却也带来了一大遗憾,就是削弱了这场以弱胜强的战役的感染力,也不能更好地展现鲁军将领曹刿的军事才能。如果说,凭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就可以断定鲁庄公有一个不算坏的民意基础,那还差强。只是凭借曹刿在战后的那段叙述即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这段文字就能奠定鲁军胜利的基石,倒显得有些故作轻松了。
众所周知,《左传》是诠释《春秋》的,当然《左传》有它自己的独创性。《春秋》对这场发生在齐鲁之间的长勺之战是这么记录的,“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寥寥十三个字记叙了一场当时规模并不小的战役。这大概就是《春秋》的微言大义。《左传》相对于《春秋》实际上对这场战争已经做了相当的阐释衍生,但是今人看起来还是有些费解。
特别对于“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一关键细节,理解不到位便可能望文生义。很遗憾,课本的页下注还是字面上的解释,教师用书也没有更详尽的注释。为此,笔者特地查阅了杨伯峻先生写的《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版),其中对这句也没有相关解释。后来通过查阅其他相关资料,才获知了这场战役的概貌。公元前686年,鲁国因为参与了齐国内部国君之位的斗争,但是鲁国支持的公子纠未能如愿,而最终公子小白登上王位,是为齐桓公。桓公即位第二年便开始清算鲁国的一箭之仇,于是便有了长勺之战。这是春秋无义战的诸多翻版之一。而在公元前686年,鲁国与齐国已经有过军事接触,战争的结果是鲁国惨败。鲁国新败,但鲁庄公到底还算春秋时期一个明君,在公元前686年的对齐国的军事行动失利后,鲁国上下修明政治,积极备战,进行了全国性的战争动员。这一点《曹刿论战》虽然没有提及,但确实是鲁军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齐国一直以来都是东方大国,此时的齐军统帅恰恰又是鲍叔牙,齐军可谓上下戮力同心,势不可挡,此时的齐军确实有些不可一世。但这时是曹刿的及时出现,真是天佑鲁国了。曹刿的建议是,避其锋芒,固守阵地。于是,鲁军陈兵长勺这个有利于反攻的地形。战争之初,齐军当然有恃无恐,猛冲鲁军阵营,而此时鲁军保持阵形,避其锋芒,同时利用弓弩进行压制。如此三次进攻,鲁军依然稳如泰山,所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即是指齐军进行了三次攻击,而三次无功而返。但是鲁军基本上是以逸待劳,看见齐军的士气低迷,这时曹刿果断建议庄公下令一鼓作气击垮齐军。军事斗争有时是很难琢磨的,抢占先机,速战速决,可以取胜;有时以逸待劳,消耗敌方有生力量,同样可以以弱胜强,后发制人。这就是军事的辩证法,同时需要杰出的军事家才能灵活运用之。如此,才算还原了公元前684齐国与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长勺位于今山东省曲阜北)。
事实上,还可以从一些古代军事书籍和一些同一时代的战役中找出战时击鼓的相关信息。探讨“击鼓”这一细节对了解古代战争也很有意义,《司马法》仁本篇在追述古代军礼的时候说,“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就是说等待对方布阵就绪,然后击鼓也就是下令进攻,是代表一种诚信,也是仁义的体现。也就是说击鼓在战争中除了有鼓舞斗志,增强气势的作用外,它有着号令的作用。在严位篇中更有对击鼓功能的详细记载,如“起噪,鼓而进,则以铎止子”,就是说,如果要起身投入进攻,就高声呼喊,擂鼓前进;如果要停止行动就鸣金铎。又如“奏鼓轻,舒鼓重”是说,鼓点急是让士卒轻捷向前,鼓点缓是让士卒轻缓前进。再如“凡鼓,鼓旌旗,鼓车,鼓马,鼓徒,鼓兵,鼓首,鼓足,鼓兼齐”。意思就更为复杂,用现在的话就是说,通常作战的鼓点,有指挥旌旗的,有指挥兵车的,有指挥战马的,有指挥步兵的,有指挥兵器使用的,有指挥队形的,有指挥起坐行动的,这七种鼓点都应当规定齐全。
这样看,春秋战国时作战的击鼓所代表的含义竟包括:指挥军队开战;命令前进和停止;控制进攻的速度;调动各兵种;控制阵型;安排军事临时休整等复杂内涵。同时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规模已经很大,并且有了兵车的参与,和各兵种配合作战,如此繁复军礼也说明古代军事学的发达。
那么可有详细的战役作为印证呢,也还是有的,虽然一些古代典籍中不乏一些战争记载,但大多寥寥数语,如“郑伯克段于鄢”,如“齐师伐我”,还有“大破之”等类似语言,他们对于战争过程,尤其细节的详细叙述并不不多见。公元前638年的宋楚泓水之战,这场战役《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也有详细记载,而且这两场战役时间也很相近。这场战争也许知道者不多,但只要提到这位宋襄公,知道的人一定很多,他早已被当做历史上的一个“憨豆”,一个标榜高唱“仁义”之歌的“半吊子”统帅。但这场战争中明确提到了“击鼓”者一细节,其实当时是宋弱楚强,宋军更应该在抓住瞬息万变的战机,打击楚军。可是,当宋军排列整齐正等待楚军时,楚军正忙于渡河,本来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但时宋襄公不肯下命令,认为这个做法不符合仁义,就这样等全部楚军上了岸,这时总该可以出击了吧,宋襄公还是不肯,因为对方还没有像宋军那样“成列”。最终宋军一败涂地,宋襄公受了伤不久后死去。但他在战后留下一句话很受用,“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不鼓不成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讲仁义的人不忍心再杀伤已经受伤的敌人,不俘虏头发花白的人。自古用兵之道,不在形势险要的地方拦击敌人。我虽然是亡国者的后代,但是我也不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这场战役中也明确提到“击鼓”就是发动进攻的意思。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发现,由于时间的久远,一些古代典籍的内容在当时写作的时候,可能认为是很简单的一句话,但两千年后的人们理解起来就可能费解。通过论述,阐明了古代战争中“击鼓”这一细节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后,学生们可以对《曹刿论战》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同时有了上文的论述,学生也可以了解一些古代战争文化,对以后理解类似的战争题材的文言文也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程素红.中国历代兵书集成[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
(黄刚 江苏省金坛市河头中学2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