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传媒平民化的得与失

2009-05-13 08:10邵红梅
新闻爱好者 2009年6期
关键词:庸俗化平民化平民

邵红梅

摘要:平民叙事是当前电视传媒操作的框架模式,其存在和发展有其固有的时代意义,但其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大众为终极的指归,潜在地为现代电视产业的赢利为终极目的的走向,其表现形式也显示了激情淡化、内涵缺失的大众文化特质和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某些特征。

关键词:平民叙事意义空间

时代的进步和开放。使广大电视观众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参与者,传播者也从居高临下的地位走进受众中间,这种观念的转变引发了一种平民化的电视潮流。平民叙事是当前电视传媒操作的框架模式,对于普通人生活状态和生命价值的关注、知晓权和话语权向平民化阶层的转移,成为媒体平民化的重要特征,体现人文关怀,表达平民意识,是许多电视传媒内容的关键所在。

平民化实现了新闻贴近性的回归

电视传媒平民化倾向是实现电视新闻贴近性的主要表现。平民叙事作为一种确切的模式,总是与指认它的人有关系。平民叙事不是指某一人,而是进行叙事所选取的角度,这个角度既有外在的视听审阅,又有平民内容的所见所闻,两者是互相联系在一起、互相作用的。故事可以在外在的观照层面展开,也可以是所见所闻所感于回忆层面展开。近几年,媒介领域最引人注目的即是“民生新闻”的兴起,以及“造星节目”的遍地开花,这种平民化,不仅表现在节目报道方式与内容上的“平易近人”与“贴近民众”,同时还表现在,平民不仅仅是媒介产品的消费者,而更多地成为传播过程的直接参与者与记录者,或成为故事的讲述者、表演者。随着大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电视传媒的创作不再是专业作家们的秀场,而是平民大众自我表达、自我抒发的领地——平民大众在这里真正成了主人。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适合讲述故事的模式,或许可以说,这个叙事角度,最适合各种叙述方式在其中纵横驰骋。

平民,在电视等传媒所表达意念的过程中,总是属于特定人物的,具有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在当代电视媒介的叙事中,平民叙事方式已经超出了一种表现方式所能够承载的意义,成为“现实怀旧”的象征。无论是普通观众还是专业学者,对它的兴趣已经不再满足于对平民化社会里百姓命运的叹惋和现实社会的兴奋或感伤,他们更多的是从电视媒介各种形式的表现方式中细细品味现实生活中老百姓的喜怒哀乐、衣食住行。普通观众可能更多地满足于这种消费性的怀旧表现,而研究者则力图从中挖掘出现代性的因子。从某种意义上说,电视传媒的平民叙事——诸如电视民生新闻、各类造星节目已经被等同于“平民故事”了。在各种形式的故事讲述中,“平民生活”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和消费的对象。电视传媒的平民叙事,重要的不仅仅是讲述了一个个“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而且是这个老百姓自己故事的“讲法”。《东方时空》栏目中的生活版第一次将记录普通人、老百姓的生活作为常设内容。一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成为凝聚百姓目光的重要口号,体现了对百姓生活的关注,如何更大范围内争取百姓的权益,为百姓争得话语权则是平民化的内在表征。

受众成为主动参与者

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谈话类节目,为大众提供了一个交流的空间,对人们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题材进行发挥,帮助人们在接受信息的同时,还以言论点化信息底蕴的真谛,使观众得到理念的启迪与精神的共鸣。在大部分的谈话节目中,使用的都是民间话语,叙述的都是民间话题,使交流回归到对话的原始状态。时间的记录让观众了解现状,空间的对比更是抒发各种复杂感受的最好场所。如《实话实说》的定位是:“一群各怀衷肠、各抒己见的平民百姓,从城市的四面八方涌来,在一个极具平民风范的主持人引导下,开始畅所欲言的对话。”主持人的平常心态,嘉宾们的平凡故事,参与者的平实语言,共同构筑了一个平等的公共话语空间。

电视媒介的平民叙事必然有其目的,这也是这个模式适合生存的机制所在。平民叙事给中国电视等媒介的发展带来的价值观念上的冲击、传播实践上的创新,传播形态上的突破和话语空间上的转移,电视平民化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媒体争取到了更多的受众,也增强了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媒介表述的情感愈来愈趋于平民化,对普通人的生活景观与情感世界多了一份理解和尊重、同情与关心,媒体与芸芸众生之间以一种平等的姿态。进行对话与沟通、交流。

但不能回避的是,目前电视等媒介的平民叙事表现并不能称为一种成熟的样式,各种平民化节目形式的推出还存在偏颇之处,从一般理论的角度论述和概括电视传媒的平民化叙事模式中的宽阔讲述空间与便利,以及产生意义的多种可能性,恰恰是为了探索平民叙事与其他模式的不同,在平民叙事自然显示出来的最一般的初级意义上还有更为深刻的形而上意义,这恰是当下电视传媒的平民叙事所要理性避免的。

平民叙事的内涵缺失

当下国内电视传媒的平民叙事,是源自以受众为中心的叙事思维,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大众为终极的指归,潜在地为现代电视产业的赢利为终极目的,其表现形式充分显示了大众文化特质和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某些特征。

其一,平民叙事对社会关注激情的淡化。激情的淡化已不是一个新鲜的问题。激情的进发是与高远的理想精神联系在一起的,也离不开理性的追寻和向往,社会转型期给媒介带来的失落和茫然是其一方面的原因,创作者本身的精神素质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社会的转型给各类媒介带来了许多问题,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那种优越感在逐渐地丧失,作为社会代言人的角色逐渐遭到了人们的冷落,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纯理性的观众群体越来越少。在这种形势下,与其构建一个空洞的理想王国。倒不如回到普通的平凡人生中寻找一种温情,因为在这里可以找到一种温馨的情感氛围而不会有固守自己的那种“悲怆”。中国人有时是很难忍受那不被人认可的“孤独”的,我们的传统强调“群体”的作用和意义,个人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在群体的肯定中才能实现。尽管在这些作品中也流露着历史的残酷、人生的苦涩,但那份温情总是在悄悄地化解着沉重,在粗糙的现实中留下一缕温馨的情思。韩剧的大受欢迎也应该归于此类的原因之一。

其二,批判精神和对人类终极命运思考的淡化。在平民叙事大行其道的同时,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受欢迎的传播方式尽管能给人以温情,却给人带不来力量。我们赞赏作品的那份深沉和对普通人生的细腻把握,却为作品中缺少磅礴的激情而遗憾;赞赏作品中平民意识的深化所带来的别一番艺术境界,却又为缺少深邃的理性批判精神和思考而惶惑。缺少了激情和理想,沉溺于平凡的生活氛围中。为普通人的生活情趣所陶醉,当然也就淡化了超越平常人之上的批判精神,也就难以尖锐、深刻地挖掘国民身上的劣根性以及在历史流程中表现出的某些丑陋品质,也就难以在形而上的哲学层次对灵魂进行无

情的拷问。于是城市的“痞子相”的大量曝光,如邻里争吵、街头打架、家庭纠纷、夫妻矛盾、被盗被骗甚至极其一般的小车祸等,更通过一些原生态的镜头、原生态的同期声,让观众看到了所谓的客观真实。至于新闻当事人的粗口、鲜血等,更是时有所见,还有不少记者在报道犯罪事实时,热衷于犯罪细节报道,世俗化的倾向使一些并不具备新闻价值的新闻充斥屏幕。相对应地,一些本来具有较高价值的新闻则在日常生活和平民话语表现的引导下,过滤掉了其中的严肃主题与内涵。这是批判精神淡化所出现的流弊。我们不否认这类作品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但它仅是在一个平面上展现了平民生活的一个侧面,并未能在更高的理性层次上,深刻地透露出平民生活的根基。

其三,平民化向庸俗化的靠近。华中师范大学的多娜在其《平民化与庸俗化之比较》一文中指出:“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容易将平民化与庸俗化混淆在一起,因为平民化与庸俗化在操作过程中没有绝对的区别,只有相对的价值标准的区分。具体说来,平民化的全称为平民化价值取向,庸俗化的全称是庸俗化价值取向。两者都是价值取向,都是世俗化内部的表现。”在社会急剧转型的变革时期,人们往往在否定原有的价值标准的同时找不着北了,于是“道德没有了,审美没有了,剩下的只有与大脑相脱离的感官和肉身。感官与大脑脱离,全部活动就变成对视、听觉的刺激,以及各种变着花样的刺激。”“在当今人性的自由被物质的欲望普遍统治的状态下,以本能的满足来追求浅薄的快乐,以人性的奢侈、安逸和麻木取代人的真正自由,这种状态并非人的解放,它只能使个体进入新的异化过程。”这种迷茫一旦披上“平民化”的外衣,就离庸俗化不远了。在电视新闻中,很多电视台在非黄金时段开播了一些社会新闻栏目,有的能够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反映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与情感意趣,但也有的内容则明显是为了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刻意收罗一些琐碎、荒唐、无聊的内容,并没有适当的引导,表现出不健康的庸俗趣味。有学者指出:在市场化、信息化时代,受众在对媒体的解读中不仅要求知识上的获得,而且非常强调体验,这种感受型需求,表现为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媒介上丰富的生活细节的互动。因此,电视节目的贴近再贴近、直观再直观的主观意愿是合理的,也是应该的。但是,平民化的出发点在于使传受双方最大限度地交流与互动,关注普通人的命运和生存状态;庸俗化的出发点则是满足人的本能需求,商业化的特征是以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通过这样的辨析,我们可以分清真正的平民化与借“平民化”之名行“庸俗化”、“商业化”之实的内在区别。

英国学者约翰·伯杰在《视觉艺术鉴赏》一书中写道:“历史上也没有任何一种形态的社会曾经出现过这么集中的影像、这么密集的视觉信息。”电视传媒从表达方式到话语形态、从报道角度到内容题材、从表征形态到内在特征形成了对以往僵化的传播内容与形式的颠覆。平民叙事作为一个多元化的概念,它关注的应该是缤纷多彩的民生。从关于新闻平民叙事的表述中,可以明确看出,电视传媒的平民叙事,也就是让电视媒介从政治话语回归到民众话语,从宣传回归到传播,许多电视台的民生节目都在极力向这个方向靠拢。“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欲望已自动脱离了精神的信仰维度,指向了对于外观形象满足的关注和渴求。外在于传媒的强大社会力量,的确使电视传媒的那种“理性自觉”变得有点衰微,因此,中国电视文化转型和电视娱乐节目中基本的创意与取向走向普通人、走向对生命的生活化展示,宽容地对待生活中的一切也就不可避免。一旦宽容,就会对一些问题漠然。宽容使生活景观变得广阔,但是宽容也消解了对问题尖锐性的提出。如何在两者的统一中创造出深邃、博大、富有理性激情的作品是我们深情的期待。

猜你喜欢
庸俗化平民化平民
走好军旅路 珍惜战友情
乌克兰战火未息,平民在帮助平民
非富即贵? 平民也很爽 10款5000元以内AV放大器简析
从“兄弟”“老板”到“同志”,助推党内关系清朗化
切勿将“和谐社会”庸俗化(道德化)
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视角
关于电视新闻平民化的分析
电视新闻平民化不等于娱乐化
平民领袖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