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2009-05-13 08:10
新闻爱好者 2009年6期
关键词:情感音乐思维

谢 芳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奇迹。但是,这种高速发展的经济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其惨重的:社会已变得越来越不和谐,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各种不平等现象突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已变得非常迫切。基于此种社会背景,在2006年的“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这是改革开放后,党中央明确提出的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健全和有序的社会。即人与自身、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处于协调、适宜、恰到好处的状态,而形成一种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秩序的融融社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从孔子的“和为贵”、“和而不同”到墨子的“兼相爱”、“爱无差”等,再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表达了社会和谐的主张。在西方,“美在和谐”是一个古老、恒久而又日新的命题。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认为“整个天体是一种和谐”,柏拉图也主张“美是和谐”。而音乐就是和谐之美。从春秋时期起,中国古典美学认为音乐的本质就是“和”。《国语》提出了“乐从和”的观点:“夫政象乐,乐从和,和从平,声以和乐,律以平声。”荀子《乐记》对“乐”的阐释也以“和”为主要概念:“乐者,天地之和也。”《庄子·天道》曰:“与天和者,谓之天乐;与人和者,谓之人乐。”所谓“天和”、“人和”即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音乐的产生也正是源于人们对大自然的感悟:“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礼记·乐记》)这些论述都反映了中国传统的世界观,即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都要像音乐一样,把杂音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把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形成了平和恬淡、自然从容、宁静悠远的东方音乐文化精神。

音乐之于人的和谐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人自身的和谐,从根本上说,也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自身的和谐,就是要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能理性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

音乐培育人的和谐情感。情感具有巨大的心理潜能,是生成理念的摇篮,又是调动思维、驱动行动的引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论是物质层面的构建还是精神层面的构建,都离不开情感的力量。情感和谐才能驱动心灵和谐,才能启导行为和谐,一个情感失谐的人必然导致精神世界匮乏、肤浅、偏僻、脆弱,这样的人是不会以和谐的眼光审视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音乐是表达情感、寄托感情的心灵艺术,情感是音乐的根、音乐的魂。脱离了对情感的诉求,音乐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和存在的价值。黑格尔强调“音乐作品能渗入人心与主体和为一体,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音乐对人们情操的陶冶,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常常连听者本人也无法明显觉察,不知不觉受其感染而产生某种情感体验。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因为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人心灵的最深处。张良吹洞箫瓦解项羽百万雄兵,靠的就是音乐情感直人心灵世界的力量。

音乐塑造人的和谐人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社会讲文明、重道德的社会。一个国家能否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人格素质。音乐对于塑造和谐的人格起着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作用。美妙的音乐、奇妙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和令人心驰神往的音响,是人们形成和谐人格的重要因素。音乐作品在很大程度上融入了创作者的创作意识,表现了创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具有伦理道德的内涵,有着向聆听者教化的功能。优秀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通过歌词、旋律、节奏、单调、力度、音色等要素能启发聆听者的心理活动和外在行为,排除邪念、消除烦恼、减压释躁,促成人格的和谐。一部好的音乐作品必定能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振奋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鼓舞人的斗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

音乐拓展人的和谐思维。思维是认知活动的源头,是生成理念、思想、观点的活的加工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思维,思维和谐才能生成和谐意识、和谐观念、和谐思想,才能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和谐行为。音乐思维是由曲式思维、旋律思维、节奏思维、和声思维等诸多思维形式组成的一种复合思维,其中每一种思维形式都具有和谐的基本特征,如声波态势就呈现出高峰与低谷、上升与下降、高昂与低沉、规整与变化、紧张与舒缓、扩张与浓缩、前进与后退、对称与破损、多重与单一、分离与交会等对立因素的统一。这些对立的统一从不同的维度展示出音乐思维的和谐本质,同时也折射出人类追求和谐统一的深厚哲理。音乐思维的和谐审美功能,决定了它必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美感动力。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有三把,一是字母,二是数字,三是音符”。

音乐之于社会的和谐建设

社会的文明以社会和谐为基础,它与音乐的和谐在很多方面有相通之处,比如:构成音乐的细胞是一个个流动的乐音,构成社会的细胞是一个个活动的人;乐音的音色、音品的好坏相当于人的品质、素质高低;音乐中的主旋律与副旋律好比我们社会中各行各业的工人、农民、于部、知识分子等中坚力量与其他社会成分;音乐的节拍、节奏类似于文明社会人们所遵守的法律法规;和谐的音乐讲究声部平衡、音色协调,和谐文明的社会更需要统筹协调发展。音乐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音乐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音乐可以培养和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关系,养成互相尊重、团结互助、遵守纪律、协调配合的集体主义和群体意识。包括音乐表现、音乐欣赏、音乐教育等在内的音乐活动,许多是以集体形式进行的,需要参与者具有很强的群体和谐意识,依靠集体的力量实现活动目的。只有声调一致的合唱团和交响乐团,才能演唱、演奏出一首和谐动听的歌曲与乐曲;只有各个声部和各种乐器的合奏、协奏及密切配合,才能演唱、演奏出《黄河大合唱》和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等不朽之作。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恰恰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的人际交流,有助于培育人们的集体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社会交往能力,有助于促使人们和谐相处。

音乐促进社会两个文明建设。和谐社会是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作为一种精神食粮,音乐有利于促进物质文明建设,提升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程度,在今天的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经济作用。作为21世纪的人类社会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艺术产业,它从各种渠道,以各种形式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音乐艺术更是如此,它的市场之大令人难以想象。音响、音乐考级、各类音乐会、艺术启蒙教育等,这是音乐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音乐还有许多间接的经济效益在人类对音乐的不断开发中得以产生,如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销售量的增加等。相比之下,音乐更重要的是提升社会的精神文明水平。通过音乐审美实践,可以培养人们热爱美的心理定势和审美价值取向,并以此来使他们按照审美理想去审视自己的心灵与行为,对社会的美与丑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同时,人们在先进审美理想的引导下,以美的法则来塑造自己、以美的规律来改造世界,使社会结构、生活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在美的旋律中。

音乐促进社会的安定有序。随着改革的深化,人们的贫富差距日渐加大,造成利益冲突尖锐化等社会矛盾,这些年来,激情犯罪乃至因一时冲动而杀害无辜的案件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音乐可以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使音乐聆听者合理、适度地调控自己的情绪,合理表达正面情绪,削弱乃至消除自己的负面情绪,进行自我安慰与疏导,从而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防止过激行为的发生。如在情绪低落时,可以唱一唱《爱拼才会赢》,鼓舞人的斗志,展望美好的前景。在紧张的学习或工作之余,听上一首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那清新、和谐、柔美、明朗的旋律,仿佛将人们引入鸟语花香、树林草地的田园境界中,呼吸着新鲜空气,欣赏着大自然美妙的景色,在不知不觉中放松了紧张的情绪,陶醉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因此,音乐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也能帮助人们养成乐观豁达、聪敏理智、通情达理的健康心理及行为习惯,不会悲观厌世、自暴自弃,陷入违法犯罪的泥潭,从而有助于整个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总之,人们需要音乐,就像万物需要空气、阳光一样,音乐作为和谐之美,以人类最自由、最能够直接唤起情感体验的形式,以其强烈的感染力,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具有独特的价值。

猜你喜欢
情感音乐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