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特
借由互联网上的“女大学生”这一众说纷纭的问题,本文试图使用搜索引擎谷歌(Google)以“女大学生”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并对搜索结果进行内容分析,在对女大学生的网络形象从整体上进行描绘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对搜索结果的数据分析,从信源、匿名性、交互性、信息形式等方面显示一些互联网上信息和言论的特点,并试图分析其成因。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就某一时点使用搜索引擎谷歌(Google)以“女大学生”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取搜索结果的前10页共100项信息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Google保证其检索结果中排列越靠前的信息,与主题的相关性越高,在互联网上的影响力也越大。
研究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网民仅会耐心查阅检索结果的前5页。由于Google检索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对排列位置靠前的前10页信息进行分析,便可说明绝大部分网民看到的关于“女大学生”的信息是什么样的。使用这种研究方法能够借助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本论文使用的数据来自2008年10月24日10:00用搜索引擎谷歌(Google)以“女大学生”为关键词进行的搜索。搜出约10,700,000项符合“女大学生”的查询结果,取前10页100条信息作为此次研究的分析样本。对搜索结果按信息内容进行类目建构和编码,结果如下:指向其他信息集合20个(20%,不包含指向其他网页链接),其中进入门户网站4个(4%),进入其他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5个(5%),进入专题页面11个(11%);关于性观念及相关行为的23个(23%),其中性教育5个(5%),卖淫6个(6%),性诱惑3个(3%),流产1个(1%),身体展示6个(6%),同居1个(1%),性心理1个(1%);关于犯罪的7个(7%),其中实施犯罪者4个(4%),受害者3个(3%);关于婚恋的8个(8%),其中师生恋1个(1%),被包养3个(3%),择偶观4个(4%);作为文艺作品题材的10个(10%),其中网络小说4个(4%),电影6个(6%):探讨女性行为、形象的4个(4%);探讨女性日常生活行为状态的9个(9%);关于就业的17个(17%);作为产品营销对象的2个(2%)。
以女大学生的视角呈现的信息为“主位”呈现,以女大学生为客体的信息为“客位”呈现,门户网站、专题页面等信息集合体无法判定信息呈现角度,以上信息的呈现角度中,“主位”6个、“客位”74个、“无法判定”20个。
塑造女大学生的正面形象、负面形象,以及立场中立的信息的数量分布为“正面”4个、“负面”37个、“中立”39个、无法判定20个,其中无法判定指的是门户网站、专题页面等信息集合体。
综合以上数据来看,网络上关于女大学生的信息以多元化为主要特征,任何一类信息都无法在数量上占据绝对的优势,但与性相关的信息(23%)和关于就业的信息(17%)相对较多;将“女大学生”置于主位和客位的信息并存,但将其置于客位的信息占多数(74%);塑造女大学生正面和负面形象的信息兼而有之,以中立的信息(39%)和塑造负面形象的信息(37%)为主。这与以上三个结论——网络新闻中女大学生形象过于消极(86%);女大学生成为“性”的受害者;女大学生多数情况下“失语”呈现一定的一致性。而出现的变化包括关于关注就业问题的信息增加,负面信息减少。这是由于在中国网民的构成中,从性别分布看,女性比例已经上升到46.4%;从年龄分布看,30岁及以下的年轻群体占到68.6%;从身份分布看,学生所占的比例占到30%。这意味着女性和学生对信息的关注及其意见反馈是互联网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互联网上“女大学生”形象的呈现,使得与其事业等相关的信息受到关注,而导致其“认知不和谐”的信息受关注的程度有所降低。
基于对互联网上目前关于“女大学生”信息的内容分析,本文将进一步分析互联网上该类信息的搜索结果形式、信息来源、匿名性、交互性等方面,试图解释互联网信息的某些特点。
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信息的形式更为多样,图文并茂,嵌入视频,并可使用超链接提供相关信息。以“女大学生”为关键词的搜索结果体现了这种形式的多样性,以及不同形式的信息使用的频度。
互联网信息形式包括以下几个类别:单一形式信息51个、复合形式信息29个、信息集合体20个。其中单一形式信息包含“文字"37个、“图片”5个、“视频”9个;复合形式信息包含“文字和图片”20个、“文字和超链接”4个、“文字、图片和超链接”4个、“文字、图片和视频”1个;而信息集合体包含“门户网站”4个、“其他搜索结果”7个、“专题”9个。
由上述数据可见,互联网上的大多数信息形式单一(51%),其中纯文字信息占了大多数(37%)。这是由于形式单一的信息编辑效率较高,且纯文字信息对传者来说技术要求相对较低,对受者来说读取速度相对较快。值得注意的还有,以信息集合体的形式出现的信息占到了一定的比重(20%)。
样本信息的信息来源分布比较多样,其中来自“互联网”的信息包括:论坛(社区)9个、新闻网25个、仅标明“互联网”2个,共计36个(36%);来自“传统媒体”的信息包括:报纸11个、通讯社2个,共计13个(13%);来自于“原刨”的信息包括:网友投稿2个、原创小说4个、博客5个,共计11个(11%);“未标明”的信息包括:视频上传6个、未标明的14个,共计20个(20%);最后“无法判定”的信息则为20个(20%)。互联网上关于“女大学生”信息的信息源有如下特点:第一,互联网上相对多数的信息来自互联网本身(36%);第二,考虑到部分新闻网的内容基于传统媒体的资源,传统媒体仍然是互联网信息的重要信息源;第三,网络原创并具有影响力的信息仍占少数(11%);第四,互联网上的信息源有较大部分较为模糊(20%),尤以视频信息为甚(6%)。
互联网的匿名性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之一。但鲜有研究对目前互联网上信息匿名性的状况如何进行描述,本文试图对此进行一个“网络快照”式的描述。关于“女大学生”信息的匿名状况为“未署名”19个、“署实名”22个、“署ID”22个、“署责任编辑名、选稿人名”17个、“无法判定”20个。由此可见,互联网上“未署名”的该类信息仅占19%。但署ID及署责任编辑名和选稿人名的信息均具有一定的匿名性。在署名的信息中,绝大部分署实名的信息来自传统媒体。
互联网以信息的交互性为主要特点之一。在本文所取的样本中,除“无法判定”的门户网站、专题页面等信息集合体外,几乎每个信息后均提供了相关的留言板或论坛。关于交互性的数据为:“有回复”38个、“无回复”的又分为“有回复功能但无人回复”34个和“无回复功能”8个,两个子类别共计42个,“无法判定”20个。虽然在技术层面互联网上的信息交互已经成为现实,但由信息的回复状况来看,网民们并未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虽然“女大学生”的信息较富争议性,但仅有38%的信息有人回复,而34%的信息,虽然提供了回复功能,却得不到回应。互联网信息的交互性未能充分使用的原因有如下两点:首先,部分网站要求用户首先注册才能发表观点并进行回复,形成了交互性的“门槛”;其次,大部分网民上网的目的是获取信息或获得娱乐,他们并无充分意愿表达观点或提供反馈。
本研究的研究结论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网络女大学生形象的呈现以多元化为主要特征,但客位信息仍占较大比例,中立和负面的信息仍居多数,不过由于中国网民构成的持续变化和互联网舆论环境的发展,较之2005年有一定的改观。另一方面,从互联网的信息特点来看,互联网信息形式多样,纯文本信息较受欢迎,技术层面和传统层面的“把关人”在互联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互联网生产并传播着大量信息,传统媒体是重要的信息来--源;互联网上的信息不署名的相对较少,绝大部分信息通过署ID名等方式实现相对的匿名性:互联网比传统媒体更具交互性,但这种交互性并未充分实现。该结论应对网络媒介素养研究和网络新闻业务研究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