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雄飞 朱 燕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为适应新的国际贸易发展趋势,我国自入世后对出口退税进行了三次重大调整,其目的在于不断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本文重点分析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以期实现出口退税政策的优化。
关键词:出口退税政策 高新技术产业 纺织品及服装产业调整 优化
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外贸环境时,国家所采取的外贸政策时常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外贸政策的调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家对整体外贸形势的把握,而在众多的外贸政策中,出口退税无疑是运用最多,效果最为明显的。2001年我国入世后,为适应新的国际贸易发展趋势,我国对出口退税进行了三次重大的调整。出口退税率的几次重大调整,其目的旨在不断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出口退税政策实有成效。
出口退税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一)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历来是国家重点的关注行业。根据商务部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高新技术出口商品共分为十类。在这十类中,出口的主要是计算机类、通讯技术类和电子技术类相关产品,而生物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产品的出口相对薄弱。在进口方面,也主要集中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类。可见,信息技术类商品在高新技术贸易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长率看,2001年至2006年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增长率均超过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但从近期看,无论是外贸总额的增长还是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增长,其增幅均有所放缓,特别是2007年,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首次出现低于总体贸易额增长的情况。这也与总体的外贸环境不容乐观有一定的关联。
即使外贸环境发生如何的变化,国家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态度始终不变。国家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大部分都维持在17%的最高退税率。
近年来,计算机类、通讯技术类和电子技术类产品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三大类,其出口总额一直维持在90%以上,且以笔记本电脑,手机及其配件为主,而上述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均为17%。
对高新技术产品实施17%的出口退税率充分显示了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正逐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高新技术产品正向技术含量高、消费需求大的方向加速优化,产品技术升级趋势明显。2005年底,我国已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第二大国。
(二)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品及服装产业
纺织品及服装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国家对服装及纺织品的出口也采取了出口退税的政策。
国家自2004年起先后两次对纺织品及服装的出口退税率进行下调,纺织品由原先的15%下调至11%,服装由原先的17%下调至11%。伴随着出口退税率的下调,以及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国际市场需求放缓,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因素影响,纺织品及服装行业的不景气自步入2008年后愈发明显。2008年上半年我国纺织品及服装的出口不容乐观,中小型出口企业压力巨大。
面对纺织品及服装行业企业的生存压力,2008年国家不得不先后两次调整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退税率,2008年8月由原先的11%上调至13%,2008年11月再次上调至14%。这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些中小企业出口困难的窘境。
国家多次调低纺织品及服装的出口退税率,虽然使得一些生产效率低的中小企业从市场中淘汰,低端产品规模逐步减少,产业结构有所优化。但毕竟纺织品及服装行业还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过于庞大。因此,国家又不得不提高其出口退税率,以缓解由于产业结构升级所导致的剩余劳动力释放所带来的就业压力。
出口退税政策的优化
我国目前的出口退税政策旨在促使国家的产业结构由原先的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出口商品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这也是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为了进一步有效运用出口退税政策,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细化出口退税率。对于不同行业不同产品乃至同一行业不同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应尽可能予以细化,而不仅是仅仅局限于现在六个档次的出口退税率。对于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升级的产品,应鼓励其出口,制定较高的出口退税率;而对于落后产业则采取较低的出口退税率。
形成出口退税率联动机制。应尽快建立出口退税率与出口额的联动机制,一旦某类产品的出口额受到影响,企业生存压力过大,相关部门就应该适时适度调高出口退税率,以缓解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相反,当某类产品出口额出现激增时,相关部门就应考虑适度调低出口退税率,避免不必要的贸易摩擦。
提高出口退税率政策制定的效率。目前的出口退税率是由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发改委、商务部等多部门联合制定实施的,今后可以考虑专门在某一部委下,成立专门的出口退税制度研究小组,及时根据出口情况制定出口退税率,提高出口退税制度运行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