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效果

2009-05-13 08:09薛凤鸣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5期
关键词:小蝌蚪积极性习惯

薛凤鸣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阅读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笔者认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是老师主导教与学生主动学的双边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多方引导,充分调动学生这个主体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才能活跃起来,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一)创设情景,引起共鸣

教师要运用语言的技巧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是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导语的设计上就可将汉语的幽默诙谐、语调的抑扬顿挫等充分动用起来。学生在教师优美动听、充满激情的语言诱导下,情绪定会高涨,积极性定会调动起来。

(二)正确引导,潜移默化

小学生对教师有着一种近乎崇拜的感情。如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着过硬的基本功,学生必将为教师的语言艺术所熏陶而乐于接受,久而久之就可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引导学生朝着正确方向上前进。

(三)多方表扬,鼓励向上

教育学心理学中提倡的“成功教育法”对于阅读教学有着极强的借鉴作用。由于每个学生在朗读能力方面存在着水平上的不同差异,所以往往读的时候,能力强的同学表现自己的机会就多一些。能力差的就少有表现甚至于无表现,针对后种情形,教师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参与,当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或小小的进步时,要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经过这样多次锻炼,学生对读书就不会畏惧如虎了,学习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

二、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小学生的注意力又不长久,如没有兴趣,积极性只是昙花一现。因此,必须在教学中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一)从内容引兴趣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篇目具有趣味性。教师要挖掘出这种“趣味”,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小蝌蚪像一个大头鱼,而青蛙却有着大嘴巴,四条腿,那么小蝌蚪会不会变成青蛙呢?学生非常渴望得到答案,便兴趣盎然,有兴趣的认真阅读课文。

(二)从生活诱发兴趣

语文教学的目的有一就是认识生活、感知生活。生活是部无形的书,以实例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如教《雪地上的小画家》一文,可让学生体验自己对生活中事物的印象和感知,很容易激起兴趣。

(三)由联想激起兴趣

在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引导联想课文所描绘的具体形象,能够激发阅读的兴趣。如学习《小音乐家扬科》一文,引导学生联想这样一幅画面:小扬科一天来到了一个放满了各种乐器的地方,他高兴的摸摸这摸摸那,最后挑了一件最喜欢的乐器,演奏开了他最爱听的音乐。大家能想象一下扬科演奏的是什么吗?通过联想,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激起了兴趣。而同时学生也更深刻地了解了小扬科所处时代的悲惨,加深了对主题的理解。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一)认真阅读的习惯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的训练学生“眼到、口到、心到”的三到阅读习惯。

(二)边读边想的习惯

教师要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读想结合,加深理解。

(三)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学生阅读时要借助工具书解决遇到的生字或词语,力求能自行读懂每一句话。

(四)课外阅读的习惯

只凭教材供给学生的知识毕竟是很少的。阅读能力的提高还必须从课外的阅读中吸取丰富的养汁。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从而阅读提高能力。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其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习惯,才能实现提高阅读教学效果的目的。

猜你喜欢
小蝌蚪积极性习惯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小蝌蚪
小蝌蚪
小蝌蚪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