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高考广东卷作文题解及佳作点评

2009-05-13 01:51何勇涛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09年9期
关键词:干粮评卷常识

何勇涛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解读】

一、关于对文题的理解和把握

关于对“常识”的理解和把握,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评卷组长、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陈妙云教授是这样阐述的:

1.从外延来看

凡是已被大众普遍了解的知识,已被社会认可的常理、常情、常规、常言,都可以视为常识。如旭日东升、晚霞日落属自然常识,尊老爱幼是一种伦理的常识、道德的常识。

2.从内涵来看

“常识”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基本的要素:

一个要素就是“常识”中的“常”。“常”指的是平常、普通、普及,不是精英、尖端,而是平常的知识,普通的知识,普遍被人了解的知识,普及的知识。

另一个要素就是“常识”中的“识”。“常识”中的“常”强调的是知识的普遍性、普通性、普及性、平常性,而“识”可以理解为一种主观的认知,强调的是人们对这些平常、普通知识现象的认识。没有进入这一认知的层面,就只有“常”,没有“识”。

3.从特殊性来看

“常识”的“常”具有相对性。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常识,如在文学领域虚构是常识,懂文学的人都知道,其他人未必知道;在中医领域“望闻问切”是常识,学中医的都懂。“常识”有地域性。如生活在沙漠中的人知道在沙漠中生存的常识,生活在水边的人知道在水上生活的基本常识。“常识”也是有阶段性的,在林则徐以前,石灰可以销毁鸦片还没有成为常识,“鸦片战争”以后,这才成为一种常识;又如,《三字经》在古代是小孩子的启蒙读物,今天很多孩子都不懂了。

作文评卷就是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界定一篇考场作文写的是“常识”,还是“非常识”。

二、关于对题干提示语的理解和把握

题干只有三句话,作文评卷领导小组经过反复研究后认为:由于作文题第二段的要求中并没有要求全面表达,也没有要求自选角度,因此,考生可以就这三个提示全面作文,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或两个角度作文,还可以在三个提示语之外另选角度作文。

三、关于对作文要求的理解与把握

作文题中明确要求: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两次反复强调“你”,如何理解和把握?经过讨论,作文评卷领导小组认为,两个“你”意在要求考生必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考生可以用第一人称写作,也可以不用第一人称写作,可以写实,也可以虚构,原则是不能抄袭。为了更好评卷,陈妙云教授还特别强调,由于无法鉴定,文中所写的经历可以虚构,但对“常识”的看法必须真实。

总的评卷原则是:全文是否在“常识”的范围内,对“常识”的看法是否真实深刻。

【考场佳作】

别拿常识不当干粮

广东某考生

如果你随便找一个中学生,问他什么是对数,什么是洛仑兹定律,什么是原子核,他一定讲得头头是道,让你惊叹当今青少年个个都是当科学家的料。

但是,你找个尖子生,问他在野外被蛇咬了怎么办,他也许会搔搔脑袋瓜,苦想各类化学反应式,然后迷茫地对你说声“不知道”。那么,“青菜多少钱一斤?”“不知道!”“被子怎么叠?”“不知道!”“为什么啥都不知道?”“也不知道!”

这就是中国教育的一种现状:对科学知识抓得狠,把各类奥赛搞得红红火火,但似乎对常识教育所下的力度不够。学校的课程包罗万象,可是独缺“常识”。学生们便因此被置于高高在上的“象牙塔”内,只钻研高端学问。当今中国要强国,靠的是飞机、大炮、火箭这些高科技,似乎就应该给学生“喂饱”科技知识。“常识那些小事儿,何足挂齿?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吗!”每当看到这些言论,我真想拍案而起,高呼一句:“此言谬矣,别拿常识不当干粮!”

常识是一门指导我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衣、食、住、行等日常行为,无一不需要常识的引导。我们现在洗衣煮饭等家务活可以由父母包办,各种事宜可以由父母操劳,俨然一个个不问政事的小皇帝。但父母不能照料我们一辈子,我们长大后还是要自理。倘若不懂常识,将来岂不是要处处碰壁?难道还事事都打个电话问父母?而连自己都照料不好,生活一塌糊涂,又怎有心思搞学问?

常识也是科技的基础。科学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产生于人们对身边事物的实践与探索。牛顿从苹果落地的常识中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鲁班从叶子会割伤手的常识中发明了锯子。离开常识而空谈高科技,就像盖楼房不起地基,是靠不住的。

由此观之,在素质教育制度中,普及常识是很有意义的,应做到常识与科技知识两手抓。同时,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能在常识中总结出科学规律。又或者让他们大胆质疑常识,不要囿于常识。当年,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正是在对常识的质疑中提出了新的理论。历史也证明了他的这一大胆质疑是正确的。

常识是人们生存的基础,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其对于人的意义堪比干粮。别拿常识不当干粮,用它来“填饱”学生的脑袋,用它来撑起科学大厦的腰腹吧!

【点评】

这是2009年高考广东省高考评卷场第一号样卷作文,一类议论文。文章批评了当前教育只重科学不重“常识”的现状,提出了常识是人们生存的基础,常识也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并呼吁加强常识的普及工作。

本文关注社会现实,针对有关“常识”议论,内容充实,中心突出,切合题意。结构严谨,论证具体,语言流畅,表达具有形象性。标题“别拿常识不当干粮”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干粮来比喻常识对生活的重要性,准确、具体、形象。结尾简洁有力,堪称豹尾。

最后评分为24+22+10=56,即内容24分,表达22分,发展等级分10分,打在立意深刻上面。

猜你喜欢
干粮评卷常识
一袋干粮
临时改变
健康常识我知道
健康常识我知道
常识:哪杯更冰凉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网上评卷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干粮
启程
高考评卷岂能草菅人命
超越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