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百戏的演出与禁毁

2009-05-13 08:09邹代兰
电影评介 2009年9期
关键词:百戏杂剧

邹代兰 郑 莉

摘要百戏是中国古代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它起源于先秦,兴盛于两汉,到了隋唐时期达到了极盛。宋代经济的繁荣、大都市的涌现,为百戏的演出提供了庙会、瓦舍勾栏这样的演出场所,使杂乐百戏由街头进入了专业表演场所。但百戏在宋代的发展自始至终都伴随着禁毁的声音,这个时期的百戏禁毁分成两个方面:一是朝廷的禁令,二是地方官府或儒士劝诫百戏。但禁奏不过是一纸空文,并没有从根本上影响宋代百戏的发展。

关键词百戏宋代演出禁毁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划时代的王朝,在经济上,商品经济相当发达,出现了一批繁华的商业大都市:在政治上,比较开明,社会十分宽松:在文化上,更是一派百花争艳、欣欣向荣的景象。可以说宋代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新局面。在戏曲史上。宋代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宋杂剧,散乐百戏也仍然非常繁盛。而经济的繁荣、大都市的涌现,也为百戏的演出提供了庙会、瓦舍勾栏这样的演出场所。使杂乐百戏由街头进入了专业表演场所。而这种商业性的演出环境又刺激了百戏的发展。

宋太平兴国三年,宋太宗于教坊之外别置军中乐部“引龙直”,以备巡省游行之时。导引用乐。淳化四年,又改“引龙直”为“钧容直”,其规模也有所扩大。“钧容直”的任务就是在宴乐或游幸时演奏音乐。担任仪仗。以及表演百戏杂剧。宋真宗成平三年。朝廷“始备设春、秋大宴”,与“圣节”一起并称为朝廷三大宴,每逢此类大宴或其他节日庆典,朝中都要举行隆重的演出活动。《宋史·乐志》记载:

每春秋圣节三大宴:其第一、皇帝升坐,宰相进酒,庭中吹臂粟,以众乐和之,赐群臣酒,皆就坐,宰相饮。作《倾杯乐》:百官饮。作《三台》。第二、皇帝再举酒,群臣立于席后。乐以歌起。第三、皇帝举酒,如第二之制,以次进食。第四、百戏皆作。第五、皇帝举酒,如第二之制。第六、乐工致辞,继以诗一章,谓之“口号”,皆述德美及中外蹈咏之情。初致辞,群臣皆起,听辞毕,再拜。第七、合奏大曲。第八、皇帝举酒,殿上独弹琵琶。第九、小儿队舞。亦致辞以述德美,,第十、杂剧。罢,皇帝起更衣。第十一、皇帝再坐,举酒,殿上独吹笙。第十二、蹴踊。第十三、皇帝举酒,殿上独弹筝。第十四、女弟子队舞,亦致辞如小儿队。第十五、杂剧。第十六、皇帝举酒,如第二之制。第十七、奏鼓吹曲,或用法曲。或用《龟兹》。第十八、皇帝举酒。如第二之制,食罢。第十九、用角抵,宴毕。

又说:“每上元观灯,楼前设露台,台上奏教坊乐、舞小儿队。台南设灯山,灯山前陈百戏,山棚上用散乐、女弟子舞。余曲宴会、赏花、习射、观稼,凡游幸但奏乐行酒,惟庆节上寿及将相八辞赐酒,则止奏乐。”《宋史·礼志》载:

三元观灯,本起于方外之说。自唐以后,常于正月望夜,开坊市门然灯。宋因之,上元前后各一日,城中张灯,大内正门结彩为山楼影灯,起露台,教坊陈百戏。天子先幸寺观行香。遂御楼,或御东华门及东西角楼,饮从臣。四夷蕃客各依本国歌舞列于楼下。东华、左右掖门、东西角楼、城门大道、大宫观寺院,悉起山棚,张乐陈灯,皇城雉堞亦遍设之。其夕,开旧城门达旦,纵士民观。后增至十七、十八夜。

《东京梦华录》卷六《元宵》条详细地记述了春节期间大内的宣德门前演出百戏,游人围观的盛况:

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不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擎丸蹴蹋。踏索上竿。赵野人,倒吃冷淘。张九哥,吞铁剑。李外宁,药法傀儡…更有猴呈百戏,鱼跳刀门,使唤蜂蝶,追呼蝼蚁,其余卖药、卖卦、沙书地谜、奇巧百端,日新耳目。至正月七日,人使朝辞出门,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面北悉以彩结,山沓上皆画神仙故事,或坊市卖药卖卦之人,横列三门,各有彩结金书大牌,中曰“都门道”左右日“左右禁卫之门”上有大牌日“宣和与民同乐”彩山左右。以彩结文殊、普贤,跨狮子白象,各于手指出水五道,其手摇动,用辘轳绞水上灯山尖高处,用木柜贮之,逐时放下,如瀑布状。又于左右门上,各以草把缚成戏龙之状,用青幕遮笼,草上密置灯烛数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自灯山至宣德门楼横大街,约百余丈,用棘刺围遍。谓之“棘盆”,内设两长竿,高数十丈,以缯彩结束,纸糊百戏人物,悬于竿上,风动宛若飞仙。内设乐棚,差衙前乐人作乐杂戏,并左右军百戏。在其中驾坐一时呈拽,宣德楼上,皆垂黄绿,帘中一位,乃御座。用黄罗设一彩棚,御龙直执黄盖掌扇,列于帘外,两朵楼各挂灯球一枚。约方圆丈余,内燃椽烛。帘内亦作乐,宫嫔嬉笑之声,下闻于外。楼下用枋不垒成露台一所,彩结栏槛,两边皆禁卫排立,锦袍、幞头簪赐花。执骨朵子。面此乐棚。教坊钧容直,露台弟子,更互杂剧,近门亦有内等子班道排立。万姓皆在露台下观看,乐人时引万姓山呼。

北宋的汴京、南宋的临安是宋代最繁荣的两大城市。每逢节日,各种形式的演出活动更是热闹非凡。综合《东京梦华录》、《都城纪盛》、《西湖老人繁胜录》、《梦梁录》、、《武林旧事》等书的记载,可以归纳出这些节日百戏演出活动大体有:

元宵,东京皇宫宣德楼下搭有露台一座,两旁还有宗室大臣搭的彩棚,家妓竞奏新声。相国寺大殿前。设有乐棚,诸军作乐。开宝、景德等寺,皆有乐棚,作乐燃灯。诸门皆有官中乐棚。万街千巷,尽皆繁盛热闹。每一坊巷口,无乐棚去处,多设小影戏棚子,以防本坊游人小儿相失,以引聚之。

二月十一日。崇仁真君诞辰,庙在杭州钱塘门外霍山路。初八日,诣庙献送。十一日,庙中有衙前乐,教乐所人员领诸色乐部,诣庙作乐呈献。龙舟六只,戏于湖中。其舟俱装十太尉、七圣、二郎神、神鬼、快行、锦体浪子、黄胖,杂以鲜色旗伞、花篮、闹竿、鼓吹之类。湖山游人,至暮不绝。

三月一日,东京开金明池琼林苑。近殿水中,横列四彩舟,上有诸军百戏。如大旗、狮豹、棹刀、蛮牌、神鬼、杂剧之类。又列两船,皆乐部。苑大门之两壁,皆高设彩棚,许士庶观赏,呈引百戏。

三月三日上巳日,又是北极佑圣真君诞辰。杭州诸军寨及殿司衙奉侍香火者,皆安排社会,结缚台阁,迎列于道,观睹者纷纷。

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大帝诞辰,诸社献送。

四月初开沽煮酒,九月初开沽新酒,十三酒库要举办呈样仪式。每库各用匹布书库名、高品,以长竿悬之,谓之“布牌”。有木床铁擎为仙佛鬼神之类,驾空飞动,谓之“台阎”。杂剧百戏诸艺之外,又为渔父习闲、竹马出猎、八仙故事,及命妓家女使裹头花巾为酒家保等等,各库争为新好。所经之地,市民围观。累足骈肩,有“万人海”之称。

六月二十四日,东京神保观灌口二郎生日,最为繁盛。二十三日,于殿前露台上设乐棚,教坊钧窖直作乐,更互杂剧舞旋。二十四日,自早呈拽百戏,如杂技、鼓板、小唱、说诨

话、杂扮、商谜、合笙、乔筋骨、乔相扑、浪子、杂剧、叫果子、学像生、装鬼等。色色有之,至暮呈拽不尽。

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东京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增倍。

中秋节,入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至于通晓。

除夕,皇城中呈大傩仪,宫中民间,都要守岁。

可见宋代百戏表演的丰富多彩。但是,百戏在宋代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阻碍重重,有宋一代,不断有人提出禁毁百戏的议论。

宋仁宗嘉佑七年(1062)正月,皇帝在宣德门广场观看百戏,有妇女裸身相朴,起居舍人同知诔院司马光上《论上元令妇人相扑状》谏禁:

右臣窃闻:今月十八日,圣驾御宣德门,召诸色艺人,令各进技艺,赐与银绢。内有妇人相扑,亦被赏赉。臣愚窃以宣德门者,国家之象阙。所以垂宪度、布号令也。今上有天子之尊,下有万民之众。后妃侍旁,命妇纵观,而是妇人赢戏于前,殆非所以隆礼法、示四方也。……伏望陛下因此斥去,仍诏有司严加禁约。今后妇人不得于街市以此聚众为戏,若今次上元始预百戏之列,即乞取勘管句臣僚,因何置在籍中,或有臣僚援引奏闻,因此宣召者,并重行谴责,庶使巧佞之臣有所诫惧,不敢道上为非礼也。

司马光此奏,认为有三不宜:其一,妇人裸戏于万众不宜,有违礼法:其二,宣德门乃国之象阙。观演百戏不宜,有悖仪典:其三,所司巧佞,籍中人不宜。勘问教坊。在司马光看来。在帝王巡游,满朝官员聚观,后妃侍女云集的场合,教坊妇人当街散衣扭打,是绝对的亵戏不恭之举,应当厉责于有司,勘问于教坊。

宋神宗朝,又诏罢四夷乐。元丰六年(1083)五月,“四夷乐者,召见米脂砦所降戒乐四十二人,奏乐于崇政殿。《大晟乐书》日。‘前此宫架之外。列熊罴案,肝奏皆夷乐也。岂容淆杂大乐!乃奏罢之。”

除了朝廷颁诏禁断百戏外,宋代还出现了另一种禁毁的新形式,即地方官府或儒士劝诫百戏。如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朱熹任漳州知州时就劝谕百姓禁戏,“约束城市乡村,不得以禳灾祈福为名,敛掠财物,装弄傀儡。”宁宗庆元三年(1197),朱熹弟子陈淳上书给时任漳州太守的傅伯成,备陈演戏八害:

某窃以此邦陋俗,当秋收之后,优人互凑诸乡保作淫戏,号乞冬。群不逞少年遂结集浮浪无赖教十辈,共相唱率,号日戏头,逐家裒敛钱物,豢优人作戏,或弄傀儡,筑棚于居民丛萃之地,四通八达之郊,以广会观者:至市厘近地。四门之外,亦争为之不顾忌。今秋自七八月以来,乡下诸村,正当其时,此风正在滋炽。其名若日戏乐,其实所关厉害甚大:(一)无故剥夺民膏为妄费:(二)荒民本业事游观:(三)鼓簧人家子弟玩物,丧恭谨之志:(四)诱惑深闺妇女出外,动邪僻之思:(五)贪夫萌抢夺之奸:(六)后生逞斗殴之忿:(七)旷夫怨女,邂逅为淫奔之丑:(八)州县二庭纷纷起狱讼之繁。甚至有假托私报仇击杀人,无所惮者。其胎殃产祸如此,若漠然不之禁。则人心波流风靡,无由而止,岂不为仁人君子德政之累。谨具申闻,欲望台判按榜市曹,明示约束,并帖四县。各依指挥,散榜诸乡保甲严止绝。如此,则民志可定,而民财可纾:民风可厚,而民讼可简。合郡四境皆实被贤侯安静和平之福,甚大幸也。

庆元五年(1199),陈淳佑上书给漳州太守赵伯遏,请禁淫祀,用优戏队悦神:

某窃以南人好尚淫祀,而此邦之俗尤为甚,白城邑至村墟,淫鬼之名号者不一,而所以为庙宇者亦何啻数百所。逐庙各有迎神之礼,随月迭为迎神之会,自入春首便措置排办迎神财物事例,或装土偶,名曰舍人,群呵队从,……或装土偶,名日急脚,……阴阳人鬼不同途。鬼有何说人之必迎,人有何见鬼之必欲迎?凡此皆游手诬赖好生事之徒假托此以括掠钱物,凭借使用,内利其烹羊击豕之乐,而外唱以禳灾祈福之名。始必涣乡秩之尊者,为签都劝缘之衔以率之,既又挟群宗室为之羽翼,谓之劝首:而豪胥猾吏又相与为之爪牙,谓之会干,愚民无知,迷惑陷溺,畏祸惧谴,截黾倾囊舍施。或解质举贷以从之。今月甲庙未偿,后月乙庙又至,又后月丙庙丁庙复张翼接踵于其后。……一庙之迎,动以十数像,…--四境闻风鼓动,复为优戏队相胜以应之。人人全身新制罗帛金翠,务以悦神。…---某余区区。欲望台慈特唤法司开具迎鬼诸条令,明立榜文。并朝岳礼俗严行禁止,仍颁布诸乡下邑而齐一之子以解人心之宿惑,而有风移俗易之美,省民财之妄费,而有家给人足之道。实为此邦厚幸。

宁宗绍定年间,朱熹另一弟子真德秀劝谕百姓莫贪浪游,莫看百戏:

十四年蒙恩复来,……真心爱民不减前时,今所望于父老者,劝化乡里后生子弟,各为善人、各修本业而已……莫喜饮酒,饮多失事:莫喜赌博。好赌坏人:莫习魔教,莫信邢师,莫贪浪游:莫看百戏。凡人皆因妄费无节生出事端,在乡为良民,在家为孝子,明不犯王法,幽不遭天刑,比之游惰废业、自取饥寒、放荡不谨、自招危辱者,相去远矣。尔民既喜太守之复来,则当信从太守之教令,敬听之毋忽。

宋代百戏演出从内容到形式都不断注入新的血液,促进了百戏艺术的日臻完善。但同时也遭到封建正统文人的歧视,从上面这些禁断的谏议中可以看出,禁毁的原因不外乎认为百戏演出是敛掠财物,荒废本业,诱惑妇女,败坏社会风气,但这样的谏议与“起山棚”、“开旧城门达旦,纵士民观”的狂欢的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见禁奏不过是一纸空文,并没有从根本上影响宋代百戏的发展。

猜你喜欢
百戏杂剧
论宋杂剧结构并无三段式
“百戏之祖”:昆曲里的古典传承
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112个剧种118个剧目献演
“唯以杂剧为正色”年代考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朱有燉杂剧版本新探
邹城汉画像中的乐舞百戏
《百戏梦幻夜》剧照
眉户《百戏图》《曲调名》考论
宋官本杂剧段数本事新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