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永琼 易连云
摘要: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发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在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从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方向保证和动力支持等高度不断思考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学校德育的一系列问题,形成了较系统的学校德育理论,创新回答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学校德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人”速一事关教育价值取向、现实目标、教育规律及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根本问题。
关键词:邓小平;学校德育理论;创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D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2-0122-05
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发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党的十四大,在探寻“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以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为主题,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及其方向保证和动力支持,站在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战略高度,不断思考和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学校德育的重要性、根本任务、现实目标和规律,形成了较系统的学校德育理论。
一、邓小平对学校德育根本任务的创新探索
任何社会和阶级的教育都要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人”这一事关教育价值取向、教育目标和教育规律的根本问题。学校德育不仅要与智育、体育、美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共同回答“培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而且还要回答“为谁培养人”这一最根本的问题。“为谁培养人”从根本上规定着学校教育的性质、方向与根本任务,体现着不同阶级在性质上的本质区别,是学校教育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学校教育“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他在继承毛泽东“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思想的基础上,根据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客观现实,特别强调教育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为人类服务的政治方向性,要求学校“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指出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应该使受教育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学校要“造就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一代新人,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优秀人才,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成为有很高的政治责任心和集体主义精神,有坚定的革命思想和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严守纪律,专心致志地为人民积极工作的劳动者”,要使青少年“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
邓小平对学校教育“为谁培养人”的重要论述既是对学校德育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根本任务是为党和国家培养能够高举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旗帜、具有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的理想信念和能力的“新人”的深刻揭示,更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维护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宗旨的深刻揭示。邓小平“为谁培养人”的思想观还是一种开放的思想观,他不仅强调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为人民利益服务的民族性,而且站在整个人类的立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宽广的胸怀,强调教育为人类服务的国际性。
二、邓小平对学校德育现实目标的创新探索
“培养什么人”规定着人才的素质、规格与学校教育的具体目标,决定着社会需要的人力资源能否得到有效保证。邓小平对此十分重视并进行了深刻探索。
粉碎“四人帮”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果断地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上来,确立了分“三步走”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现代化建设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实践活动,实现的效度既取决于工具和手段的先进性,更取决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及态度,且工具和手段又是由人来改造和创新的,因此邓小平非常重视人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具有什么素质和规格的人才能够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使命,邓小平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并认为高素质的人才是关键。他说:“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且邓小平从“红与专”的辩证关系出发,认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是具有较高科学文化技术水平的“专才”,更是“爱我们社会主义祖国,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努力同工农兵相结合,满腔热情地对待自己从事的科学技术工作”的“红才”。因此,他反复强调“要努力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由此,邓小平对人才的素质和规格提出了“四有”标准。邓小平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纪律对于战胜困难、凝聚人心、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诱惑的作用,因此在“四有”中,他特别强调要有理想和有纪律。他说:“我们历来提倡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最重要的是有理想、有纪律”、“有了理想,还要有纪律才能实现”、“一定要让我们的人民,包括我们的孩子们知道,我们是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我们采取的各方面的政策,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为了将来实现共产主义”、“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如果今天这部分人上街,明天那部分人上街,中国十亿人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会有事,日子还能过吗?还有什么精力搞建设?”
邓小平在继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毛泽东关于人才的“又红又专”的思想的基础上,根据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使命及改革开放过程中西方社会思潮、价值观念的涌入和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策略渗透对人们造成的思想混乱的现实,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个人的全面成长都需要科学文化知识提供智力支持、需要理想信念和艰苦奋斗精神提供方向保证和精神动力、需要稳定的社会秩序提供环境保障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追求的重要目标等高度对全国人民和青年学生提出的“四有”目标是由思想、政治、道德及科学文化素质构成的一个全面系统而又重点突出的目标体系,这个目标体系既是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学
校教育总体目标的深刻揭示,更是对学校德育现实目标的深刻揭示。
三、邓小平对学校德育理念、内容、方法和规律的创新探索
“如何培养人”规定着育人的效率,最终决定学校能否正确地坚持学校的性质与方向、有效完成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实现学校教育的现实目标。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有关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形成发展与教育引导规律及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深刻把握,对学校德育的理念、内容、方法和原则进行了深入探索,揭示了学校德育如何科学育人的问题。
第一,继承和丰富了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学校德育理念是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总的指导原则,是科学育人的总的观念和要求,对学校的内容、原则、方法等起着统帅作用,因此德育理念是“如何培养人”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学校德育以人为对象,最终目的是改变人的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因而如何对待人是学校德育能否取得实效的前提,也是最为重要的德育理念。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继承了毛泽东“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青年团要照顾青年的特点”等思想,既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层次性和主体性、主动性,又强调要严格要求。他说:“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学生负担太重是不好的,今后仍然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纠正。但是,同样明显的是,要极大地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没有‘三老四严的作风,没有从难从严的要求。没有严格训练,也不能达到目的”、“我们要求所有的人都努力上进,但毕竟还要看各个人自己是否努力。集体的努力也是各个人努力的综合表现。这种个人努力程度的差别,即使到共产主义社会也会存在。毛泽东说过,一万年以后也会有先进和落后的差别。因此,我们在鼓励帮助每个人勤奋努力的同时,仍然不能不承认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按照这种差异给以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前进”。邓小平的这些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以人为本”的有关思想,强调“以人为本”不仅包含关心人、理解人这一最基本的内容,还包括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层次性和主体性、主动性,体现了邓小平对教育对象的高度尊重和重视。
第二,继承和丰富了学校德育内容。德育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信息,是德育能够展开的逻辑起点,是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和现实目标得以实现的核心基础。因此学校德育的内容是“如何培养人”最为核心的问题。邓小平围绕“四有”新人的目标,从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严格的纪律是把我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夺取革命和建设成功的凝聚力等战略高度,针对“文革”十年浩劫造成的“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等国情及改革开放后一些青年男女盲目地羡慕资本主义国家、甚至在同外国人的交往中不顾自己的国格和人格等现象,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对于现代化建设、社会稳定的重大危害等情况,在总体强调学校德育要重视“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精神、社会风气、历史和民主法制教育。他说:“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在军队里要讲信念,在人民中间,在青年中间,也要讲信念。首先要向青年进行有理想、有纪律的教育。没有理想和纪律,建设四化是不可能的”、“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要在青少年中以至在整个社会上造成人人向上、奋发有为、不甘落后的革命风气”、“我们一定要教育好我们的后一代,一定要从各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搞好我们的社会风气,打击那些严重败坏社会风气的恶劣行为”、“要用我们自己的历史来教育青年”、“这个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所以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青年人不了解这些历史,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我们一定要向人民和青年着重讲清楚民主问题。社会主义道路、无产阶级专政、共产党的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都同民主问题有关”、“在党政机关、军队、企业、学校和全体人民中,都必须加强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没有规定纪律或规定得不完善不合理的,要迅速规定和改善。大中小学的学生从入学起,工人从入厂起,战士从入伍起,工作人员从到职起,就要学习和服从各自所必须遵守的纪律。对一切无纪律、无政府、违反法制的现象,都必须坚决反对和纠正。否则我们就决不能建设社会主义,也决不能实现现代化。合理的纪律同社会主义民主不但不是互相对立的,而且是互相保证的”。
第三,继承和丰富了学校德育方法。德育方法是有效传播德育信息的重要载体,在邓小平的学校德育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毛泽东说过“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对待人民内部的思想问题,对待精神世界的问题,用简单的方法去处理,不但不会收效,而且非常有害”。邓小平根据学校德育的特殊性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学生的特点,继承和创新了毛泽东的“民主方法”和“疏导方法”。他说“我们对学生闹事,前一段主要采取疏导的方法,是必要的。疏导,也包括运用法律的手段。如果破坏社会秩序,触犯了刑律,就必须坚决处理”、“学生闹事,要向他们讲清楚危害在哪里,这就不能对他们只用拍拍肩膀的办法。要把是非讲清楚,要把利害讲清楚。是非是涉及我国根本利益的是非,利害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能不能达到本世纪目标和下个世纪目标的重大利害。这才是对青年的爱护,对青年的真诚引导”、“最近我看到学生的现象是可喜的,他们真正在反思,是个大教育啊。问题是很多,但能进行反思就是一个最大的教育,比读什么书都重要”、“批评的方法要讲究,分寸要适当,不要搞围攻、搞运动”。由此可以看出,邓小平不仅继承了毛泽东的“民主”和“疏导”方法而且丰富了其内涵,认为疏导不仅包括说服教育、批评引导,还包括运用法律的手段及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等手段。
第四,继承和丰富了学校德育规律。学校德育规律是学校德育要普遍遵循的规则,是根据学生思
想、政治、道德素质形成发展的规律、学校德育内容及学生思想特点来确立的。邓小平在不断思考和总结学校德育的实践中,提出了及时教育与长期教育、引导为主与管理为辅、教师、学校主导与校内外合力育人、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等规律。
其一,及时教育与长期教育相结合的规律。学校德育是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进而提高人的改造世界能力的活动。而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之上的。人的正确认知的形成不仅需要主体能及时获得正确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的熏陶,而且需要主体在内心不断体悟、认同和内化这些正确的思想观念,并在不断同现实中的各种错误思想观念作斗争的实践中来检验和强化这些正确观念,因而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邓小平对此有深刻的认识,所以他既强调教育的长期性,又强调教育的及时性。他说:“现在我们的青少年中,有些人有些坏的风气。改变这种风气,要从小学教育开始”、“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品德,要从小开始培养”、“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是一个长期教育的问题,同四个现代化建设将是并行的”、“清华大学提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学生从到学校第一天起,就要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工作”。
其二,引导为主与管理为辅的规律。学校德育是通过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帮助学生在多种选择中作出正确行为选择的实践活动,因此学校德育既要注重思想教育,又要强调行为管理。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因此我们要重视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但学生通过接受教育所形成的思想是否正确,最终要通过行为来检验。同时,通过对正确行为的鼓励、不正确行为的惩罚可以使学生反思自己行为产生的根源,有利于形成正确思想。所以邓小平反复强调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能搞运动,而是要以教育引导为主,辅之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他说:“对于严重破坏革命秩序和革命纪律又屡教不改的人,也要采取严格措施加以认真的教养改造,不能让这极少数人危害学校和社会”、“在这个问题(笔者注:指坚持社会主义)上我们不能让步。这个斗争将贯穿在实现四化的整个过程中,不仅本世纪内要进行,下个世纪还要继续进行。正因为斗争是长期的,所以我们不搞运动,主要是进行教育”、“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我们不搞运动”、“既然是长期的事(笔者注:指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不可能搞运动,只能靠经常性的说服教育,必要时采取一些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其三,学校、教师主导与校内外合力育人的规律。学校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是极其复杂的过程,单靠学校、家庭或社会的努力都难以完成全面培养人和塑造人的使命,它需要学校及学校中的老师、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共同努力,需要家庭及家庭中的成员积极配合,需要社会新闻媒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文化氛围,需要全国人民和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配合,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合力育人的立体格局。因此,邓小平在强调学校和教师在育人中的主导作用的同时,非常重视校内外“合力育人”的作用。他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与学生的家庭联系,互相配合,共同做好教育学生的工作”、“我们希望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各个有关部门的同志,整个社会的家家户户,都来关心青少年思想政治的进步”、“文艺工作者,要同教育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政治工作者以及其他有关同志相互合作,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同各种妨害四个现代化的思想习惯进行长期的、有效的斗争”、“要大力加强工会工作和妇联工作,大力加强共青团工作、少先队工作和学生会工作。要努力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工程师”。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等“合力育人”思想加以继承与丰富。
其四,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学校德育的实施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理论教育,二是实践教育。这两大途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完成育人的任务。理论教育旨在通过严密的逻辑分析。说服劝导、情感熏陶,依靠真理和情感的力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性知识、思维和正确的情感。实践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在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检验、丰富和拓展认知,促进认知的“升华”。理论教育只能解决思想认识、情感问题,而思想认识和情感问题最终能否得到解决还要靠实践来检验。学校德育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选择正确的行为,而行为的发生以及正确与否都离不开实践。因此邓小平在强调理论教育的同时,特别强调实践教育,并且根据当时的社会实际状况认为实践教育的方式主要是生产劳动,并且强调要对社会实践进行精心设计,合理安排,以提高其实效性。他说:“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都非常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这是改造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这是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是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重要措施”、“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参加什么样的劳动,怎样下厂下乡,花多少时间,怎样同教学密切结合,都要有恰当的安排”。邓小平实践教育的思想不仅是对毛泽东“教育与劳动结合的原则是不可移易的”思想的继承和丰富,也为当代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指明了根本方向。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对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现实目标、理念、内容、方法、规律等问题的不断探索,不仅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科学有效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而且对现阶段的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责任编辑金华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