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一萍
【摘要】 目的观察双黄连、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急性水样腹泻疗效。方法 将86例急性水样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给予常规治疗加双黄连注射液, 大剂量维生素C;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8.6%。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双黄连、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急性水样腹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双黄连;大剂量维生素C;急性水样腹泻
作者单位:163711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人民医院
秋冬季是腹泻病的高发季节,本院采用双黄连、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急性水样腹泻,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5年6月至2006年11月本科收治急性水样腹泻患儿86例,诊断均符合文献[1]诊断标准。其中,男48例,女38例;年龄6个月~2岁;病程均<3 d;就诊前未使用微生态制剂及抗生素;均有发热,腹泻稀水便4次以上,无粘液血便;呕吐67例,脱水62例。随机分为双黄连、维生素C治疗组42例,对照组44例,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情况、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予思密达口服,1岁以下1袋/d,1~2岁1~2袋/d,分3次口服。根据电解质紊乱程度给予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纠酸、平衡电解质等综合治疗,并指导喂养。治疗组加双黄连注射液1~2 ml/(kgd),(黑龙江多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生产批号:Z23020795);维生素C 100~150 mg/(kgd),均1次/ d静脉滴注,3 d为一疗程;一般1个疗程,少数患儿2个疗程。用药过程中未出现药物性皮疹,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
1.3 疗效判断 显效:一个疗程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一个疗程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一个疗程内粪便性状及全身症状均无明显好转,甚至恶化[2]。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使用情况
治疗效果: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8.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3 讨论
急性水样腹泻以轮状病毒感染多见,轮状病毒进入人体内引起小肠上皮细胞毛破坏、脱落、变短,导致小肠吸收功能丧失,吸收减少,消化液分泌增加。且可使病变黏膜细胞分泌的双糖酶活性降低,双糖酶出现障碍,肠道渗透压增加,水份大量进入肠腔而产生水样便。急性感染腹泻患儿急性期血清IgG、IgA、IgM明显下降[3]。临床上多以补液、纠酸、平衡电解质和思密达口服治疗,一般需一周才能治愈。双黄连注射液主要成分为金银花、黄芩、连翘,均具有清热解毒及退热作用。现代药理研究,金银花有抗大肠埃希菌、抗病毒、抗细菌毒素及增强免疫功能,能促进外周细胞对异物的吞噬功能和杀菌、抗病毒作用。连翘能抗病原微生物、解热及镇吐。黄芩有抗炎、抗病毒、镇静、利尿及松弛平滑肌作用[4]。因此,静脉滴注双黄连注射液能提高腹泻患儿免疫力,杀灭轮状病毒及大肠埃希菌,促进肠上皮细胞的再生和修复,改善发热症状,松弛平滑肌,减少肠蠕动,抑制肠液分泌,促进水电解质重吸收。且腹泻患儿由于循环血容量不足,肾血管收缩而引起尿少,甚至尿闭,在补液基础上应用双黄连,可使患儿尽快恢复肾功能、排尿、排毒素,有利于纠正电解质紊乱。大剂量维生素C及清除自由基作用又可与双黄连协同抵抗病毒感染及清除炎症引起的自由基对黏膜组织损伤,缩短病程。
参考文献
[1] 李毅.儿科疾病诊断标准.科学出版社,2001:129-130.
[2] 方鹤松,魏永毓,段恕成,等.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中华儿科杂志,1999,37(4):139.
[3] 吕文清,董质冰,罗华堂.鱼腥草注射液治疗急性水样腹泻疗效分析.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3):235-236.
[4] 沈映君,徐秋萍,陈奇,等.中药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0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