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马卡连柯的“前景教育”引发的思索

2009-05-12 02:34童晶晶
科教导刊 2009年31期

童晶晶

摘要本文在阐述马卡连柯的“前景教育”原则的主要观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探讨了其对我们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马卡连柯 前景教育 前景观念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

1 马卡连柯的“前景教育”

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教育,而只有健康的集体往正确的方向不断向前发展,集体才有生命力,这是集体的运动规律。因此,他根据这个规律提出了“前景教育”原则,即“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经常给学生指出美好前景,给学生提出一个或好几个需要经过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新任务。”“前景教育”亦称“远景教育”、“明日欢乐教育”。马卡连柯认为,前景教育就是“建立新的前途,运用已有前途,逐渐代之以更有价值的前途……”并且他还认为“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因此,“前景教育是培养学生长远的前景观念,树立对自己前途的信心和希望,并予以前进的动力。

2 “前景教育”的概念误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多次课程革新与教材教法的改进,教育教学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新的问题总会层出不穷。面对学校教育教学现状,几乎所有教师看到“前景教育”的字面解释,都会认为自己的教学模式也符合其概念范畴。殊不知,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对“前景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

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是受教育者所要走过的几个阶段。在每一阶段里都离不了教师们的循循善诱。小学时,老师给我们定的目标就是“考上重点初中”;初中时,又反复强调“考入重点普通高中是通往名牌大学的‘唯一途径”;到了高中,耳边回旋的便是“名牌大学是明天找到好工作的敲门砖”。就这样,我们在不同阶段受不同老师给我们设定的“前景”在努力。我们不经质疑,这样的一个前景铺设真的有“欢乐的明天”?这个历程欢乐吗?它真的适合每一个学生?毕竟那是条黄金大道,不是谁都走得顺顺利利。换个角度说,没有朝这个前景走的学生今后就没“前景”了?走上了职业高中,意味着人生就从此无“欢乐的明天”了?

再说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每个阶段都有老师抛出的“前景”任务,那便是“三好学生”、“学习积极分子”,十天一小考,半月一大考,那是家常便饭。有些教学工作者把这种阶段性的教学方式也理解成了“前景教育”,可见,其对概念的真正意图和终极目标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是短浅的。现如今,为了弹劾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大行其道,但素质教育的全面施行始终摆脱不了应试教育,既然应试存在的必然性,又结合当前的激烈竞争,教育工作者当然会给学生铺设“前”,那就免不了浑浑噩噩了。

3 回到源头看“前景”

既然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有“前景”概念误区,那么我们首先回到源头看问题。马卡连柯所谓的“前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学生获得欢乐的明天,把这看成是最重要的工作对象之一。与此同时,我们要结合“前景教育”具备的前瞻性、刺激性、启发性和期待性的特点,深入理解其内涵及现实意义。

3.1 明确并提升前景观念

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中,缺少不了教师们对自身前景观念的明确,只有清楚地意识到要施加给学生的前景观念,才是有效开展前景教育的前提。正如马卡连柯认为的“很多儿童教育机构之所以失败,就是由于他们的前途观念薄弱和不明确。

3.2 把握前景教育的阶段性与长远性

小学教学工作者总是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结束后,便甩手将学生扔给了下一个阶段的教师,初中阶段的教师接手后又抛出升高中的“前景”,把这一批学生送走后便高高挂起,任务完成了。这种不顾前景教育长远性的教育方式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眼光狭隘,从未对自己的前途构想过,而一味追求教师设定的“前景”。因此,我们的教学工作者要综合考虑暂时目的与长远目的,从学生的思想政治、行为管理、知识和技能等各方面施以“综合的前景教育”。

3.3 注意前景教育的方式方法

在教育过程中,可以结合前景教育的正面刺激教育和负面刺激教育方式。正面刺激教育就是利用学生的上进心,针对学生个性差异,提出相应的远景目标,让他们去努力追求,并把可能达到的预设效果向他们作描绘,这些都是学生期望达到的,对于他们能起到很好的刺激作用。负面刺激教育是对学生,尤其是特殊生,教师从未来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的角度,描绘不具备前景观念的学生的不良前景,做为一种反面教育手段能让学生看到另一种前景。使负面教育产生正面效益。当然,结合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我们的工作者可以结合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力避短浅利益,将真正的远景教育目标体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融入到学生群体中。

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前景教育”的深刻现实意义,要关于通过适当的教育手段,引导学生形成阳光、乐观的前景观念,善于将集体目标转化为每个成员的自觉要求,并将他们组织到相应的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1]吴式颖,李明德,单中惠.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616~617.

[2]吴式颖.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