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投资学专业采用“3+1”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及运行

2009-05-12 02:34
科教导刊 2009年31期
关键词:导师专业教学模式

尹 枚

摘要文章简述了“3+1”教学模式的内涵,分析了在投资学教学中采取“3+1”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在模式运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投资学专业 “3+1”教学模式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

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学科培养应随教育科学的发展、技术手段的改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调整和完善,以不断适应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随着金融投资市场发展,原有关门教学的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对投资学人才的培养要求,也影响到了学生的就业,因此寻找新的教学方法,探讨新的教学模式就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任务。按照教育科学的原理,我校投资学专业决定实行“3+1”的教学模式。

1 “3+1”教学模式的内涵

我校投资学专业提出的“3+1”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将原有4年的本科理论教学压缩在3年内完成,第四学年在“校内实验场地和校外教学实践基地”集中进行实践知识学习、实践技能、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实现教学与实践、理论学习与就业的平滑过度的一种新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 投资学专业实行“3+1”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2.1 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及青少年成长和成才的社会规则都发生了剧烈变化,培养建设未来社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仅靠高校单极培养是不现实的。只有由高校与社会共同分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任务,才能有效培养符合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3+1”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改变高校人才培养一直以来所存在的学难以致用的困局。

2.2 符合专业培养的要求

投资学是门运用性极强的专业学科,投资品种、投资工具、市场运行规则、操作方法繁多,投资市场变化迅速,且投资技术日新月异,靠单纯的理论课讲授很难让学生将所学知识深入领会并融会贯通。只有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入仿真和真实的实践领域,“做中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提升能力,启发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能在工作过程中针对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毕业课题的设计和研究,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可以实现企业和学校双赢的局面。

3 “3+1”教学模式在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确立合理的课程体系

3.1.1 理论课程的设置需要更加精练

在“3+1”人才培养模式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对分离,提高了实习实训和实验教学的比重。在总体学分不能增加的情况下,减少了理论课时数。这就要求我们对理论课程做进一步有机整合,形成内部逻辑结构严密的主干课程群,实现课程体系设计的模块化,以使专业的理论知识更加体系化、科学化。为保持作为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投资学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充分考虑了本专业知识体系所需的经济学、数学、管理学、金融学、资本市场基础理论与投资学专业理论的渗透和交融。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增加可选择的课程数目,并设置选修课专业方向性模块,分别有股票投资、投资基金管理、金融衍生工具、房地产投资、银行业务与管理等供不同兴趣的学生进行选择,形成课程“超市”式的不同模块,每位学生至少选择一个模块,并实行课程设置的相对动态管理。

3.1.2 实践课程的设置讲究适用和灵活

在“3+1”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被提升到与理论教学同样重要的高度,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实践教学部分必须体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具体实践课程,甚至具体实践内容都允许灵活选择。高校和实践教学基地单位提供丰富的实践岗位和实践课程,且实践课程因不同的实践单位和不同的实践内容而相互区别,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自由选择实践单位和实践岗位,完成相应的实践课程学习。

3.2 建立“双师制”,以确保实践课质量

在实践课程教学安排上实行“教师+导师”的“双师制”, 切实帮助学生提高应用技能。学校选派不同专业研究方向的教师充当学生的实践教学指导老师,代表学校对实践期间的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同时对学生实践的理论知识进行跟踪辅导,及时为学生提供理论咨询和智力支持。而实践教学单位也为学生实践配备“师傅式”的业务导师,代表企业对实习生进行常规管理,并严格按照实践教学大纲对学生的实践学习进行业务指导,并对学生的实践效果进行考评。在教学管理中,“双师制”不仅有效维护了学生的人身安全,也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切实帮助学生提高应用技能。

3.3 全程跟踪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加强过程管理

“3+1”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进行实践学习(下转第116页)(上接第77页)的场所是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因此过程管理的难度加大,更增添了许多不可控因素。因此,必须把过程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

用导师指导记录监控导师的教学任务落实过程,确保教师尽到职责。指导记录表将详细记录教师和业务导师指导的主要内容和时间、地点,以及师生对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相互评价,由导师和学生共同签名确认,保证教学环节不出纰漏,并作为考核的依据。

建立起以专业所在院系主要领导为首定期走访实践教学单位,定期与实习学生进行座谈的过程管理机制,充分深入实践教学一线,了解实践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及时做好学校与实践基地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工作,解决好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做好教学质量监控。

参考文献

[1]李正梅.高校旅游管理专业“3+1”教学模式初探.内江科技,2006(5).

[2]唐立敏.纺织工程专业“3+1”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纺织教育,2007(1).

[3]徐彦.管理学教学采用“3+1”教学模式的尝试.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2).

猜你喜欢
导师专业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专业修脚店
导师的猫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