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永强 梅凤喜 郝之勤
[摘要]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精神文明有了更高的理解。太极拳成为陶冶情操及追求高质量的精神享受的重要的手段。太极拳已成为当今世界人们参与最广泛、习练人数最多的运动,而称之为五大流派的太极拳种各显风采。太极拳的技击功能是不可质疑的,望习练太极拳者用哲学的方法认识、研究、习练太极拳。
[关键词]太极拳技击
1 太极技击简史
杨式太极拳的创造者河北永年人杨露禅(1800-1875),学拳于陈家沟的陈长兴,杨露禅回到北京后教拳,清朝的王公贵族也向他学拳。当时杨露禅武技高超,打遍京城无敌手,还有其子班侯,性刚好斗,当时把他们父子俩都称之为“杨无敌”,名扬四海。霍元甲(1869-1909年),出生于天津的武术世家,自幼苦练武功。他的武功不仅继承了祖传绝技,而且旁参各派,(其中就有太极拳),博采众长,练就了超群武艺,曾打败了当时号称天下无敌的俄国大力土和英国大力士,力挫日本柔道队,大振国威。在1937年赵堡太极拳的和庆喜宗师,带领弟子郑伯英、郝玉朝等参加华北五省地区的武术比赛,在开封赛区有300多名武林高手,郑伯英力战群雄,获得大赛的冠军。
2 太极拳技击应走出误区
“太极拳十年不出门”,也就是说太极拳十年之内不能出门与人交技。威震华北五省冠军的郑伯英先生,跟和庆喜宗师学技时也只有23岁,至1937年郑伯英正好25岁,学艺也只有两三年,是何能为之夺冠,何能为之力败群雄,太极武技三年的时间足够了。有许多太极拳老师不允许自己的学生外出比技,而我们的老师却要学生出去与其他拳种比试,老师说这样不但可以长见识,熟悉各门各派的拳技路子,增长实战经验,这对太极拳的技能进展非常重要。有时你觉得自己功夫技击很好,但一旦与人交技比武时,实际上你不能取胜于对手,有时甚至诸多失利,你就要找差距,必要时找老师给你解疑,否则难以长进。
3 从修炼太极拳实要看技击
3.1强健的体魄是练习太极拳物质基础,拳论的学习是修炼太极的内在需要。基本身体素质练习:如力量它是维系生物个体保持基本生命活动的源泉,手无扶己之力何谈“四两”拨“千斤”。如协调是指我们在时间和空间上手与脚与身体合理配合完成肢体动作的能力,否则何以谈“相生相系”“要想打得恨全看指导准”。身形身法要“五张弓”“虚领顶劲”,“一动先手动,手动必乍肘,前乍加捧劲,后乍腋下空。”“一动脚先领,脚领膝要捧,膝捧胯要松,外包内要撑”。
3.2挖掘太极技击精华要加强六方面的练习:一是缠丝劲的训练:太极拳要技击,就要近身,缠丝就是近身技法。它是太极拳的特色,螺旋缠丝,发力方向性强,力沉不飘,且达到劲点瞬间有超强的穿透力。二是加强棚劲训练:太极拳由八门劲及五步组成,统称太极十三势。在八门劲中,棚劲居首,其它七门劲都必须包含棚劲。可见棚劲是太极拳的中定,所以太极又称棚劲拳。棚劲不是人体固有的劲,在肌肉弹性的基础上将韧带拉长的锻炼中产生的。因此太极身法要求“虚领顶劲”,“含胸塌腰”,“身备五张弓”,合理运用缠丝劲的螺旋运动原理,达到肢体松开放长的目的。三是稍节意识的训练:稍节的引动,有利于中节定位和根节放松,有利于身肢放长;稍节意识的增强,有助于螺旋缠丝劲的增长,更助于周身的放松和动作的协调,劲达稍节,则蓄劲短,启动快且变化迅速,劲力灵活干脆,易把握劲点,打击稳准。四是胸腰运化折叠训练:用弧线螺旋运动改变缠丝劲的方向,即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前先后。因反方向的运动易给人以错觉,这样混元的力对方就不知你往哪去,就无法适应你的方向和角度。折叠是一种较为精巧的手法,易达到“舍己从人”“引进落空”的目的。五是惊弹劲的训练:就是惊乍弹抖劲,弧线螺旋运动加上速度就是惊弹劲,它是缠丝劲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其用劲圈小、快速、旋转、力猛、意长,实质是棚劲的急骤压缩,是陈式太极较高劲力之一。它是在身肢放长的条件下,经胸腰折叠和裆胯的顺随协调运动完成的。惊弹劲速度快,爆发力强,具有很强的旋转性和穿透力。六是意、气、力的高度协调训练:“欲动意先行,意行气要领”。“开呼合吸,起吸落呼,蓄吸发呼,化吸打呼”简述了太极拳的呼吸方法。但其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情况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一切无定法,以自然、顺随、灵活为妙,以能与动作与意识完美结合为妙。
4 总结
技击关键主要是听劲,“听劲”是懂劲的功夫,不但手上要听,更重要的是脚上要听,步的变化决定了胜负的重要关键。任何一种拳术的训练,都特别重视步法的运用,所谓:“身欲动而步已为之周旋,手将动而步亦早为之催逼。”又曰:“步乃一身之根基,运动之枢纽也。”所以习拳不习步,就等于没有根基;没有根基何谈技击!
参考文献:
[1]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上海书店出版,1986,4.[2]青山,石恒.杨式太极拳:发劲、运气、练势.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7.[3]陈照奎,马虹.陈式太极拳拳法拳理.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4.
基金项目:邯郸市科技局软科学研究课题《弘扬太极文化对促进我市和谐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内容之一,编号:072420067—4。基金项目名称:邯郸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构建邯郸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研究》成果之一。